一种可调节的BIPV项目施工屋面临边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2918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的BIPV项目施工屋面临边防护装置,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转动轴、轴套、立杆、定位板ⅠⅡ、护栏,转动轴两端分别设有贯穿转动轴管壁的连接孔Ⅰ,轴套上设有与转动轴的连接孔Ⅰ相互对应的连接孔Ⅱ,轴套分别套在转动轴的两端,用销钉穿过转动轴的连接孔Ⅰ和轴套的连接孔Ⅱ可使转动轴与轴套相互固定连接,定位板ⅠⅡ分别与两个轴套的外壁固定连接,定位板ⅠⅡ相互平行,且定位板Ⅰ位于定位板Ⅱ的正下方,定位板ⅠⅡ之间形成可夹持屋面钢梁的夹持空间,立杆垂直连接在转动轴中部,立杆一侧连接有用于定位护栏的挂钩,护栏定位在相邻的临边防护装置立杆的挂钩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是一种可调节的工具式临边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BIPV项目施工屋面临边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的BIPV项目施工屋面临边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BIPV(即BuildingIntegratedPV)是指光伏建筑一体化,即将光伏组件直接安装于屋面檩条上,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能满足光伏发电功能,达到了BIPV的双重功能和美观效果。BIPV项目施工前,屋面只有钢梁和檩条,四周无女儿墙,也没有防护栏杆,在屋面上施工危险性很大。现有的临边防护技术是采用U型卡、竖杆、上横杆、下横杆、防护网及其它辅助结构通过螺栓组装固定于屋面钢梁上,以达到屋面临边防护的效果。该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该类型栏杆只能垂直于屋面固定,而BIPV屋面一般有一定的坡度,栏杆安装完成后未能保持竖直状态,整个临边防护装置处于倾斜状态,安全防护效果较差;2、该防护装置每个零部件结构均需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工序繁琐,耗费人工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的BIPV项目施工屋面临边防护装置,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是一种可调节的工具式临边防护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的BIPV项目施工屋面临边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的BIPV项目施工屋面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临边防护装置包括转动轴(7)、轴套(9)、立杆(1)、定位板Ⅰ(6)、定位板Ⅱ(11)、护栏(3),转动轴(7)两端分别设有贯穿转动轴(7)管壁的连接孔Ⅰ(18),轴套(9)上设有与转动轴(7)的连接孔Ⅰ(18)相互对应的连接孔Ⅱ(17),轴套(9)分别套在转动轴(7)的两端,用销钉(10)穿过转动轴(7)的连接孔Ⅰ(18)和轴套(9)的连接孔Ⅱ(17)可使转动轴(7)与轴套(9)相互固定连接,定位板Ⅰ(6)、定位板Ⅱ(11)分别与两个轴套(9)的外壁固定连接,定位板Ⅰ(6)与定位板Ⅱ(11)相互平行,且定位板Ⅰ(6)位于定位板Ⅱ(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BIPV项目施工屋面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临边防护装置包括转动轴(7)、轴套(9)、立杆(1)、定位板Ⅰ(6)、定位板Ⅱ(11)、护栏(3),转动轴(7)两端分别设有贯穿转动轴(7)管壁的连接孔Ⅰ(18),轴套(9)上设有与转动轴(7)的连接孔Ⅰ(18)相互对应的连接孔Ⅱ(17),轴套(9)分别套在转动轴(7)的两端,用销钉(10)穿过转动轴(7)的连接孔Ⅰ(18)和轴套(9)的连接孔Ⅱ(17)可使转动轴(7)与轴套(9)相互固定连接,定位板Ⅰ(6)、定位板Ⅱ(11)分别与两个轴套(9)的外壁固定连接,定位板Ⅰ(6)与定位板Ⅱ(11)相互平行,且定位板Ⅰ(6)位于定位板Ⅱ(11)的正下方,定位板Ⅰ(6)与定位板Ⅱ(11)之间形成可夹持屋面钢梁(5)的夹持空间,立杆(1)垂直连接在转动轴(7)的中部,立杆(1)的一侧连接有用于定位护栏(3)的挂钩(2),护栏(3)定位在相邻的临边防护装置立杆(1)的挂钩(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BIPV项目施工屋面临边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7)每一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际乐李世兴潘东美张瑞薪何怀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