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75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主要结构包括一裁布机、及一设于裁布机上的刀盘组件,刀盘组件系包含一座体、及一可拆卸的设置于座体上的盖体部、至少一形成于座体上的第一定位部、至少一界定于盖体部邻近座体一侧的第二定位部、至少一界定于第一、二定位部间的第一磁吸部、及至少一界定于盖体部及座体间的第二磁吸部。藉上述结构,利用第一、二定位部的对应卡合供盖体部及座体快速定位,同时利用第一、二磁吸部将盖体部及座体相吸连结,藉此,利用凹凸定位及磁性相吸提供刀盘组件快速拆卸或组装的功能,而有利于清洁及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
本技术提供一种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同时利用凹凸定位及磁性相吸两种动作,做为刀盘拆装的结构,而得以简化拆装动作、方便清洁与维修的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按,市面上有很多裁切机台,裁切前需先将布匹整件摊开,进行量测及校正布线等动作,过程既费力又费时,裁切过程中容易因人为因素,造成裁切线不平顺。另,小型机台无法进行大范围的裁切,易造成裁切上的失误,影响布匹整体美观。大型机台的切刀工具不具有加热切割及压固布匹的功能,造成布匹裁切后,容易产生毛边及车边不平顺,需在进行后续的修边作业,增加布匹的制作成本及破坏布匹整体美观,降低消费者购买意愿。而为提升量产的生产效率,一种裁布机系可供同时大量裁切布匹的设备。但无论是何种布匹于裁割时都必然会产生布屑,而刀片在切割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静电效应,故布屑就会依附于刀片而随的进入刀盘室,此就会不断将布屑带入刀片与传动轮之间,造成其传动刀片的阻碍、偏移,甚而与传动轮脱离发生危险,而且也会不断的积存于刀盘、甚至带入传动室内,造成其传动的损害及维修上的困难。然而为解决此现象,有业者以空压吸屑的方式,但不仅效果不彰也不经济,故迄今此问题仍旧未获得有效的解决。再者,当碎屑积存于刀盘时,使用者为恢复正常使用,必须将刀盘拆卸下来进行清洁,然而裁布机运作中会不断来回移动、刀片也快速上下震动,故刀盘的固定一般采用螺丝固定较为稳固,但也因此导致拆卸清洁动作非常耗时而麻烦。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同时利用凹凸定位及磁性相吸两种动作,做为刀盘拆装的结构,而得以简化拆装动作、方便清洁与维修的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凹凸定位及磁性相吸提供刀盘组件快速拆卸或组装的功能,而有利于清洁及维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结构包括:一裁布机,该裁布机上设有一刀盘组件,且该刀盘组件系包含一座体、及一可拆卸的设置于该座体上的盖体部,又于该座体上形成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且于该盖体部邻近该座体一侧界定有至少一第二定位部,系与该第一定位部对应卡合,另于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间界定至少一第一磁吸部,系供磁性链接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及于该盖体部及该座体间界定至少一第二磁吸部,系供磁性链接该盖体部及该座体。俾当使用者利用该裁布机进行布料裁切时,除了可利用刀盘组件压制布料,确保布料平整性,辅助裁切效益外,在刀盘组件需要拆卸清洁或维修更换时,只要将第一、二磁吸部分别与第一定位部及座体分离,同时将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分开,即可轻松完成盖体部与座体的分离。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裁布机的刀盘所存在的以螺丝锁固不易拆卸、及刀盘内易堆积棉絮碎屑难以清洁等问题点加以突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刀盘组件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刀盘组件的另一角度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拆卸示意图。其中:裁布机、1,裁刀件、11,锯齿部、111,磨刀组件、12,刀盘组件、2,座体、21,通孔部、211,限位轮组、212,容置空间、213,压制面、214,盖体部、22,开口部、221,限位块、222,第一定位部、31,第二定位部、.32,第一磁吸部、41,第二磁吸部、42。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至4所示,技术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系包括:一裁布机1,该裁布机1系包含一活动穿设下述刀盘组件2的裁刀件11、及一活动设置于该裁刀件11一侧的磨刀组件12,且该裁刀件11上具有复数锯齿部111;一设于该裁布机1上的刀盘组件2,该刀盘组件2系包含一座体21、及一可拆卸的设置于该座体21上的盖体部22,该座体21上具有一通孔部211,且该盖体部22上具有一位置对应该通孔部211的开口部221,系供该裁刀件11活动穿设;一位于该座体21内且部分裸露于该开口部221一侧的限位轮组212,系对该裁刀件11进行左右限位;一设于该盖体部22一侧且邻近该开口部221的限位块222,系对该裁刀件11进行前后限位;至少一形成于该座体21内的容置空间213;至少一界定于该座体21背离该盖体部22之侧处的压制面214,系供抚平布料;至少一形成于该座体21上的第一定位部31;至少一界定于该盖体部22邻近该座体21一侧第二定位部32,系与该第一定位部31对应卡合;至少一界定于该第一定位部31与该第二定位部32间的第一磁吸部41,系供磁性链接该第一定位部31与该第二定位部32;及至少一界定于该盖体部22与该座体21间的第二磁吸部42,系供磁性链接该盖体部22与该座体21。藉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同时利用凹凸定位及磁性相吸两种动作,做为刀盘拆装的结构,而得以简化拆装动作、方便清洁与维修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6所示,技术藉由上述构件组构时,可由图中清楚看出,该裁布机1之裁刀件11在裁切时,除了活动穿设于该通孔部211及该开口部221,进行上下往复震动外,裁刀件11一侧的复数锯齿部111,更可让该裁布机1同时裁切多片堆栈的布料。又为了避免裁切过程布料因拉扯而移位,系利用裁布机1承载面的吸气动作,保持布料平贴吸附于承载面上,并配合座体21底部的压制面214在裁刀件11裁切前抚平布料。而布料的裁切重点除了保持布料平整外,裁刀件11的精度、稳定度、锐利度都很重要。故本技术系利用限位轮组212,在裁刀件11上下震动位移时,辅助夹置于裁刀件11左右两侧,以对裁刀件11进行左右限位,同时利用限位块222选择性抵持于裁刀件11背离该锯齿部111的一面(或亦具有对裁刀件11进行左右限位的刀槽部),以对裁刀件11进行前后限位,另外,用户可利用刀盘组件2一侧的磨刀组件12,随时磨利裁刀件11,以确保其锐利度。不论如何改良,裁切过程难免产生棉絮碎屑,本技术亦不例外,但当棉絮碎屑产生时,系经由座体21的通孔部211进入刀盘组件2内,并暂时积存于容置空间213内,故当使用者欲清除容置空间213内的棉絮碎屑时,只需打开刀盘组件2的盖体部22,即可快速完成拆卸动作,而轻松清洁;反之,用户要组装刀盘组件2时,只要将盖体部22上的第二定位部32对位座体21上的第一定位部31(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32为凹孔、第一定位部31为凸点,而可相互对接卡合),然后利用第二定位部32旁的第一磁吸部41磁性链接第一定位部31,同时利用座体21上的第二磁吸部42磁性链接盖体部22(座体21或盖体部22本身为金属材质,可直接受第二磁吸部42磁性链接),即可透过简单的对位下压动作,简单快速的完成组装动作。其中,该第二定位部32在本实施例的数量为二,故各该第一磁吸部41及该第二磁吸部42的位置邻近该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裁布机;一设于该裁布机上的刀盘组件,该刀盘组件系包含一座体、及一可拆卸的设置于该座体上的盖体部;至少一形成于该座体上的第一定位部;至少一界定于该盖体部邻近该座体一侧第二定位部,系与该第一定位部对应卡合;至少一界定于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间的第一磁吸部,系供磁性链接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及至少一界定于该盖体部及该座体间的第二磁吸部,系供磁性链接该盖体部及该座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裁布机;一设于该裁布机上的刀盘组件,该刀盘组件系包含一座体、及一可拆卸的设置于该座体上的盖体部;至少一形成于该座体上的第一定位部;至少一界定于该盖体部邻近该座体一侧第二定位部,系与该第一定位部对应卡合;至少一界定于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间的第一磁吸部,系供磁性链接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及至少一界定于该盖体部及该座体间的第二磁吸部,系供磁性链接该盖体部及该座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裁布机系包含一活动穿设该刀盘组件的裁刀件,且该裁刀件上具有复数锯齿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改良结构该座体上具有一通孔部,且该盖体部上具有一位置对应该通孔部的开口部,系供该裁刀件活动穿设。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拆刀盘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改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江荣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欧西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