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送料缝纫机的剪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74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下送料缝纫机的剪线机构。包括刀架座、切线驱动轴、切线驱动曲柄、动刀组件及次动刀组件,所述刀架座安装固定于缝纫机机壳上,所述动刀组件由动刀、动刀架、动刀架连杆构成,所述动刀安装固定于动刀架上,所述动刀架活动套设于刀架座上,可绕刀架座回转运动,所述动刀架连杆的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与动刀架传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传动连接于切线驱动曲柄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由一系列连杆构成的次动刀组件的设计,使得动刀与次动刀同时相向运动完成剪切,较现有技术,明显减少了动刀的回转角度,使得自动剪线后留在缝料上的线头较短,确保了缝制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送料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上下送料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缝纫机的剪线机构为动、定刀结构,其动作原理为:刀架座以螺钉固定在机壳上,动刀架套在刀架座上、可做回转运动,动刀与动刀架以螺钉固定,动刀架与刀架连杆的一端以轴位螺钉固定,刀架连杆的另一端同样以轴位螺钉连接切线驱动曲柄,切线驱动曲柄以螺钉固定在切线驱动轴上。自动剪线时,剪切力通过切线驱动轴上的切线驱动曲柄带动刀架连杆,传递到动刀架上的动刀转向定刀,达到动刀与定刀相切的目的,从而将缝线切断。因定刀是固定在机壳上的,仅仅依靠动刀转到定刀刀刃的位置实现切线的目的,因此自动剪线后留下的线头长短是由动刀的旋转角度决定的,然而现有的动刀的旋转角度较大,剪线后留下的线头较长,影响缝制品的下一道工序及缝制品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下送料缝纫机的剪线机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下送料缝纫机的剪线机构,包括刀架座、切线驱动轴、切线驱动曲柄、动刀组件及次动刀组件,所述刀架座安装固定于缝纫机机壳上,所述动刀组件由动刀、动刀架、动刀架连杆构成,所述动刀安装固定于动刀架上,所述动刀架活动套设于刀架座上,可绕刀架座回转运动,所述动刀架连杆的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与动刀架传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传动连接于切线驱动曲柄的一端,所述切线驱动曲柄的另一端安装固定于切线驱动轴上,所述次动刀组件由次动刀、次动刀架、次动刀架连杆、次动刀连杆及次动刀曲柄连杆构成,所述次动刀安装固定于次动刀架上,所述次动刀架亦活动套设于刀架座上,亦可绕刀架座回转运动,所述次动刀连杆呈“L”形结构,其“L”形结构的转折处通过轴位螺钉转动连接于缝纫机机壳上,所述次动刀架连杆的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与次动刀架传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传动连接于次动刀连杆“L”形结构的一端,所述次动刀连杆“L”形结构的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传动连接于次动刀曲柄连杆的一端,所述次动刀曲柄连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连接动刀架连杆与切线驱动曲柄的轴位螺钉上,剪切作业时,所述动刀与次动刀相向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由一系列连杆构成的次动刀组件的设计,使得动刀与次动刀同时相向运动完成剪切,较现有技术,明显减少了动刀的回转角度,使得自动剪线后留在缝料上的线头较短,确保了缝制品的品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次动刀架连杆;2、次动刀曲柄连杆;3、切线驱动曲柄;4、切线驱动轴;5、动刀;6、刀架座;7、次动刀;8、次动刀架;9、动刀架连杆;10、动刀架;11、次动刀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阅图1,一种上下送料缝纫机的剪线机构,包括刀架座6、切线驱动轴4、切线驱动曲柄3、动刀组件及次动刀组件,所述刀架座6安装固定于缝纫机机壳上,所述动刀组件由动刀5、动刀架10、动刀架连杆9构成,所述动刀5安装固定于动刀架10上,所述动刀架10活动套设于刀架座6上,可绕刀架座6回转运动,所述动刀架连杆9的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与动刀架10传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传动连接于切线驱动曲柄3的一端,所述切线驱动曲柄3的另一端安装固定于切线驱动轴4上,所述次动刀组件由次动刀7、次动刀架8、次动刀架连杆1、次动刀连杆11及次动刀曲柄连杆2构成,所述次动刀7安装固定于次动刀架8上,所述次动刀架8亦活动套设于刀架座6上,亦可绕刀架座6回转运动,所述次动刀连杆11呈“L”形结构,其“L”形结构的转折处通过轴位螺钉转动连接于缝纫机机壳上,所述次动刀架连杆1的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与次动刀架8传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传动连接于次动刀连杆11“L”形结构的一端,所述次动刀连杆11“L”形结构的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传动连接于次动刀曲柄连杆2的一端,所述次动刀曲柄连杆2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连接动刀架连杆9与切线驱动曲柄3的轴位螺钉上,剪切作业时,所述动刀5与次动刀7相向运动。剪线时:剪切力通过切线驱动轴4带动切线驱动曲柄3转动,一方面通过切线驱动曲柄3带动动刀架连杆9,传递到动刀架10上的动刀5,使得动刀5转向次动刀7,另一方面切线驱动曲柄3带动次动刀曲柄连杆2,再依次通过次动刀连杆11、次动刀架连杆1、次动刀架8,传递到次动刀架8上的次动刀7,使得次动刀7同时转向动刀5,当动刀5与次动刀7相切时,即完成缝线剪切作业,通过次动刀组件的设计,使得动刀5与次动刀7同时相向运动完成剪切,较现有技术,明显减少了动刀的回转角度,使得自动剪线后留在缝料上的线头较短,确保了缝制品的品质。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任何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或改用其他花型做此技术上的改变,都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上下送料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送料缝纫机的剪线机构,包括刀架座(6)、切线驱动轴(4)、切线驱动曲柄(3)、动刀组件及次动刀组件,所述刀架座(6)安装固定于缝纫机机壳上,所述动刀组件由动刀(5)、动刀架(10)、动刀架连杆(9)构成,所述动刀(5)安装固定于动刀架(10)上,所述动刀架(10)活动套设于刀架座(6)上,可绕刀架座(6)回转运动,所述动刀架连杆(9)的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与动刀架(10)传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传动连接于切线驱动曲柄(3)的一端,所述切线驱动曲柄(3)的另一端安装固定于切线驱动轴(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动刀组件由次动刀(7)、次动刀架(8)、次动刀架连杆(1)、次动刀连杆(11)及次动刀曲柄连杆(2)构成,所述次动刀(7)安装固定于次动刀架(8)上,所述次动刀架(8)亦活动套设于刀架座(6)上,亦可绕刀架座(6)回转运动,所述次动刀连杆(11)呈“L”形结构,其“L”形结构的转折处通过轴位螺钉转动连接于缝纫机机壳上,所述次动刀架连杆(1)的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与次动刀架(8)传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传动连接于次动刀连杆(11)“L”形结构的一端,所述次动刀连杆(11)“L”形结构的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传动连接于次动刀曲柄连杆(2)的一端,所述次动刀曲柄连杆(2)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连接动刀架连杆(9)与切线驱动曲柄(3)的轴位螺钉上,剪切作业时,所述动刀(5)与次动刀(7)相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送料缝纫机的剪线机构,包括刀架座(6)、切线驱动轴(4)、切线驱动曲柄(3)、动刀组件及次动刀组件,所述刀架座(6)安装固定于缝纫机机壳上,所述动刀组件由动刀(5)、动刀架(10)、动刀架连杆(9)构成,所述动刀(5)安装固定于动刀架(10)上,所述动刀架(10)活动套设于刀架座(6)上,可绕刀架座(6)回转运动,所述动刀架连杆(9)的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与动刀架(10)传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传动连接于切线驱动曲柄(3)的一端,所述切线驱动曲柄(3)的另一端安装固定于切线驱动轴(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动刀组件由次动刀(7)、次动刀架(8)、次动刀架连杆(1)、次动刀连杆(11)及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鱼苏霞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标准缝纫机菀坪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