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头盔和灭火头盔壳体及灭火头盔壳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2477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火头盔和灭火头盔壳体及灭火头盔壳体的制备方法。该头盔壳体采用碳纤维布料和玻璃纤维布料以3+2错层的方式叠层,该头盔包括头盔壳体、悬挂系统、披肩、面罩、粘扣,它具有抗冲击、耐穿刺、耐燃烧、耐高温、电气绝缘等特殊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火头盔和灭火头盔壳体及灭火头盔壳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设备材料
,涉及一种灭火头盔和灭火头盔壳体及灭火头盔壳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消防员在进行消防作业时都需要佩戴消防头盔,以保护消防员头部安全。现在的消防头盔壳体制备技术除了采用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经注塑成型外,也有利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经过抽真空的方式来制备成型。经由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制成的壳体虽然生产效率较高且表面容易处理,但头盔壳体较重,耐高温等性能较差;由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经过抽真空制备的盔壳虽然解决了盔壳较重、不耐高温的缺点,但抽真空工艺的影响因素较多,工艺不易控制,盔体容易出现缺肉、麻点现象,而且效率较低。盔体制备工艺中,涂胶工艺的确定是比较重要的工艺步骤,现有常用的制备工艺主要为注胶工艺。注胶是机械制造业中出现的一门新技术新工艺,其不同于传统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注胶是将一种液态的工程胶黏剂,通过注射、刮涂等工艺手段,注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或胎具中,但这个工程需要抽真空、加压力。对头盔盔壳的制造,通过数次试验总结,注胶工艺压盔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注胶需要抽真空,而盔壳的表面积比较大,这样就非常耗时;其次注胶工艺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灭火头盔和灭火头盔壳体及灭火头盔壳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盔壳体,包括碳纤维料片和玻璃纤维料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头盔壳体中,所述碳纤维层和玻璃纤维层交替叠层,其余空间用高温树脂胶固化定型;所述碳纤维层和玻璃纤维层的总层数为5层,且所述碳纤维层的层数为3层;构成所述碳纤维层的纤维为T700‑12K碳纤维;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层的纤维为脱水脱脂的平纹纤维;所述高温树脂胶以含有酰亚胺基团的树脂和固化剂为原料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盔壳体,包括碳纤维料片和玻璃纤维料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头盔壳体中,所述碳纤维层和玻璃纤维层交替叠层,其余空间用高温树脂胶固化定型;所述碳纤维层和玻璃纤维层的总层数为5层,且所述碳纤维层的层数为3层;构成所述碳纤维层的纤维为T700-12K碳纤维;构成所述玻璃纤维层的纤维为脱水脱脂的平纹纤维;所述高温树脂胶以含有酰亚胺基团的树脂和固化剂为原料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脱脂的平纹纤维的面密度为400g/m2;所述头盔壳体的重量为630~650g,防护面积为0.150~0.155m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盔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酰亚胺基团的树脂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将双酚S型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酚醛环氧树脂混合先进行脱水反应,除去脱水反应生成的水后继续进行交联反应而得;具体的,所述双酚S型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500-1000;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分子量为100-200;所述酚醛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50-100;所述双酚S型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酚醛环氧树脂的摩尔比为1:2:1;所述脱水反应步骤中,温度为110~125℃;搅拌转速为每分钟200~220转;脱水反应的时间为1~4小时;所述交联反应步骤中,温度为240~260℃;交联反应的时间为22~24小时;所述固化剂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得:将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和3-乙炔基苯胺以1:2的体积比加入到反应釜中,再分别加入乙酸酐和三乙胺咪唑,加热到60~70℃搅拌2~3小时后,继续加热到80~90℃,反应3~4小时停止搅拌,冷却分层收集上层,即为所述固化剂;具体的,所述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和3-乙炔基苯胺的体积比为1:2;所述乙酸酐与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的体积比为1:5;所述三乙胺咪唑与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的体积比为1:5;所述搅拌步骤中,搅拌转速为每分钟120~130转。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头盔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步骤中,固化方式为模压固化;所述模压固化步骤中,含有酰亚胺基团的树脂和固化剂的摩尔比为1~3:1;温度为120-130℃;压强为15-20MPa;时间为5-15min或10min。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头盔壳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溢料槽样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军王忠强张华张巾玲吴玲龙钦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