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蒡子药渣在制备肥料中的应用及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38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牛蒡子药渣在制备肥料中的应用及肥料。所述的牛蒡子药渣是指将牛蒡子经水煎或中药现代化手段提取后剩余的残渣。具体地,所述的牛蒡子药渣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干燥的牛蒡子粉碎后置于亚临界设备中,以丁烷,丙烷或二甲醚为介质亚临界萃取牛蒡子,去除牛蒡子油,得残渣;(2)将残渣进一步用甲醇或乙醇提取,分离提取液即得所述的牛蒡子药渣。实验证明所述的牛蒡子药渣及其制备得到的肥料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蒡子药渣在制备肥料中的应用及肥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牛蒡子药渣在制备肥料中的应用及肥料。
技术介绍
牛蒡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版)收录,菊科草本植物牛蒡(ArctiumllapplL.)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历来作为疏散风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之药,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等症状。其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牛蒡子苷及苷元,为牛蒡子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抗病毒、抗肿瘤及肾病治疗等作用。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现有技术未见有将牛蒡子提取后的药渣用来做肥料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新来源的肥料。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牛蒡子药渣在制备肥料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的牛蒡子药渣是指将牛蒡子经水煎或中药现代化手段提取后剩余的残渣。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牛蒡子药渣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干燥的牛蒡子粉碎后置于亚临界设备中,以丁烷,丙烷或二甲醚为介质亚临界萃取牛蒡子,去除牛蒡子油,得残渣;(2)将残渣进一步用甲醇或乙醇提取,分离提取液即得所述的牛蒡子药渣。优选地,步骤(1)中亚临界设备的萃取参数为:萃取压力30~40MPa,萃取温度50~60℃,CO2的流量1.0~2.0ml/min,萃取时间30~90min,解析压力1~12MPa,解析温度35~40℃;步骤(2)中的提取是指加热回流提取;具体方法为:将残渣用体积分数为60%~80%的甲醇或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2h,残渣与甲醇或乙醇的用量比为1g:8~12mL。优选地,所述牛蒡子药渣在制备具有杀灭蝼蛄作用的肥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肥料,其包含牛蒡子药渣。优选地,所述的肥料,还包含复合肥;所述的牛蒡子药渣和复合肥的重量份如下:牛蒡子药渣30~100份;复合肥100份;所述的复合肥为含有氮磷钾的复合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复合肥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尿素30~40份;磷酸二氢铵30~40份;磷酸二氢钾20~40份。优选地,在所述的肥料中,所述的牛蒡子药渣是指将牛蒡子经水煎或中药现代化手段提取后剩余的残渣。优选地,在所述的肥料中,所述的牛蒡子药渣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干燥的牛蒡子粉碎后置于亚临界设备中,以丁烷,丙烷或二甲醚为介质亚临界萃取牛蒡子,去除牛蒡子油,得残渣;(2)将残渣进一步用甲醇或乙醇提取,分离提取液即得所述的牛蒡子药渣。优选地,步骤(1)中亚临界设备的萃取参数为:萃取压力30~40MPa,萃取温度50~60℃,CO2的流量1.0~2.0ml/min,萃取时间30~90min,解析压力1~12MPa,解析温度35~40℃;步骤(2)中的提取是指加热回流提取;具体方法为:将残渣用体积分数为60%~80%的甲醇或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2h,残渣与甲醇或乙醇的用量比为1g:8~12mL。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提供牛蒡子药渣可以作为肥料的应用,所述的牛蒡子药渣及其制备得到的肥料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同时还具有杀灭地下害虫蝼蛄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实施例1牛蒡子药渣的制备(1)将干燥的牛蒡子粉碎后置于亚临界设备中,以丁烷为介质亚临界萃取牛蒡子,去除牛蒡子油,得牛蒡子渣;(2)将牛蒡子渣用乙醇提取,分离提取液即得所述的牛蒡子药渣。步骤(1)中所述的亚临界设备的萃取参数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5℃,CO2的流量1.5ml/min,萃取时间60min,解析压力10MPa,解析温度35℃;步骤(2)中的提取是指加热回流提取;具体方法为:将残渣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h,残渣与乙醇的用量比为1g:10mL。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牛蒡子药渣喂食100只地下害虫蝼蛄(蝼蛄为多食性害虫,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1天后蝼蛄的死亡率达82%;这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牛蒡子药渣具有杀蝼蛄作用。实施例2牛蒡子药渣的制备(1)将干燥的牛蒡子粉碎后置于亚临界设备中,以丁烷为介质亚临界萃取牛蒡子,去除牛蒡子油,得牛蒡子渣;(2)将牛蒡子渣用乙醇提取,分离提取液即得所述的牛蒡子药渣。步骤(1)中所述的亚临界设备的萃取参数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CO2的流量1.0ml/min,萃取时间90min,解析压力12MPa,解析温度35℃;步骤(2)中的提取是指加热回流提取;具体方法为:将残渣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h,残渣与乙醇的用量比为1g:12mL。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牛蒡子药渣喂食100只地下害虫蝼蛄,1天后蝼蛄的死亡率达80%;这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牛蒡子药渣具有杀蝼蛄作用。实施例3牛蒡子药渣的制备(1)将干燥的牛蒡子粉碎后置于亚临界设备中,以丁烷为介质亚临界萃取牛蒡子,去除牛蒡子油,得牛蒡子渣;(2)将牛蒡子渣用乙醇提取,分离提取液即得所述的牛蒡子药渣。步骤(1)中所述的亚临界设备的萃取参数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60℃,CO2的流量2.0ml/min,萃取时间30min,解析压力2MPa,解析温度40℃;步骤(2)中的提取是指加热回流提取;具体方法为:将残渣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h,残渣与乙醇的用量比为1g:8mL。将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牛蒡子药渣喂食100只地下害虫蝼蛄,1天后蝼蛄的死亡率达79%;这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牛蒡子药渣具有杀蝼蛄作用。实施例4含牛蒡子药渣的肥料将牛蒡子药渣(实施例1制备得到)60份、尿素35份、磷酸二氢铵40份、磷酸二氢钾25份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的含牛蒡子药渣的肥料。实施例5含牛蒡子药渣的肥料将牛蒡子药渣(实施例1制备得到)100份、尿素35份、磷酸二氢铵40份、磷酸二氢钾25份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的含牛蒡子药渣的肥料。实施例6含牛蒡子药渣的肥料将牛蒡子药渣(实施例1制备得到)30份、尿素35份、磷酸二氢铵40份、磷酸二氢钾25份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的含牛蒡子药渣的肥料。对比例1不含牛蒡子药渣的肥料将尿素35份、磷酸二氢铵40份、磷酸二氢钾25份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的含牛蒡子药渣的肥料。实施例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肥料对玉米出苗的影响在有地下害虫蝼蛄危害的地里用实施例4~6以及对比例1所述的肥料拌种播种4垄玉米,播种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5天后记录玉米的出苗率、玉米苗的高度、以及蝼蛄对种子的啃食率。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表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肥料对玉米出苗的影响统计结果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与对比例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6制备得到的肥料由于其含有牛蒡子药渣其能有效防止蝼蛄对种子的啃食,能够大幅促进玉米苗的生长;此外,含有牛蒡子药渣的肥料可以实现玉米种子与肥料拌种播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玉米种子与肥料拌种会出现烧种烧苗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牛蒡子药渣在制备肥料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牛蒡子药渣在制备肥料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蒡子药渣是指将牛蒡子经水煎或中药现代化手段提取后剩余的残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蒡子药渣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干燥的牛蒡子粉碎后置于亚临界设备中,以丁烷,丙烷或二甲醚为介质亚临界萃取牛蒡子,去除牛蒡子油,得残渣;(2)将残渣进一步用甲醇或乙醇提取,分离提取液即得所述的牛蒡子药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亚临界设备的萃取参数为:萃取压力30~40MPa,萃取温度50~60℃,CO2的流量1.0~2.0ml/min,萃取时间30~90min,解析压力1~12MPa,解析温度35~40℃;步骤(2)中的提取是指加热回流提取;具体方法为:将残渣用体积分数为60%~80%的甲醇或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2h,残渣与甲醇或乙醇的用量比为1g:8~12mL。5.一种肥料,其特征在于,包含牛蒡子药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肥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复合肥;所述的牛蒡子药渣和复合肥的重量份如下:牛蒡子药渣30~10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晓利李卫民谢友良易智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