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植物营养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2380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植物营养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基料和辅料均匀混合而成,基料由啤酒糟、泥炭土、中药渣、豆粕粉、秸秆粉、食用菌渣、菠萝泥、苹果泥、蚕沙、蛋白水解酶、固氮菌、根瘤菌、解钾菌、纤维素分解菌、抗生素产生菌和水混合发酵而成;辅料由蚯蚓粪、生物炭渣、尿素、草木灰、石灰粉、尿素铁络合物和螯合锌均匀混合而成;其制备方法为:A、制备基料,B、制备辅料,C、制备土壤调理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酸性土壤调理剂能为植物生长提供丰富且易吸收的多种营养物质,有效解决土壤板结问题,改善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酸度,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投入成本低,适合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植物营养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受土壤成分、种植模式、施肥、气候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分布着很多酸性土壤,大部分酸性土壤的pH值小于5.5,有的甚至更低。各地由于多年连作,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现象日趋严重,成为实现食品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限制因素。此外,随着无机化学肥料的不合理大量施用,致酸气体排放所导致的酸沉降增加等原因,导致酸化土壤面积逐年增加,土壤酸化程度明显加速。传统改良土壤酸化的方法是施石灰。虽然施用石灰在一定范围内缓解土壤的酸化程度,但由于石灰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不高,长期、过量施用石灰会造成表层土壤的板结,有效养分过多的被钙化,无法被作物吸收,引起营养元素的失衡。现有的土壤调理剂对解决土壤板结、缓解土壤盐碱危害、调节土壤酸碱平衡、增强土壤保肥保水问题具有一定意义,但农作物并不能很好的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微量元素,使得调理剂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植物营养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酸性土壤调理剂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植物营养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它由基料和辅料均匀混合而成,以重量份计,所述基料由45~65份啤酒糟、40~60份泥炭土、40~50份中药渣、35~45份豆粕粉、30~40份秸秆粉、25~35份食用菌渣、24~36份菠萝泥、20~30份苹果泥、15~25份蚕沙、10~16份蛋白水解酶、4~8份固氮菌、5~9份根瘤菌、4~6份解钾菌、6~8份纤维素分解菌、4~6份抗生素产生菌和60~80份水混合发酵而成;所述辅料由40~60份蚯蚓粪、25~35份生物炭渣、20~30份尿素、18~28份草木灰、10~20份石灰粉、10~20份尿素铁络合物和10~20份螯合锌均匀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植物营养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它由基料和辅料均匀混合而成,以重量份计,所述基料由45~65份啤酒糟、40~60份泥炭土、40~50份中药渣、35~45份豆粕粉、30~40份秸秆粉、25~35份食用菌渣、24~36份菠萝泥、20~30份苹果泥、15~25份蚕沙、10~16份蛋白水解酶、4~8份固氮菌、5~9份根瘤菌、4~6份解钾菌、6~8份纤维素分解菌、4~6份抗生素产生菌和60~80份水混合发酵而成;所述辅料由40~60份蚯蚓粪、25~35份生物炭渣、20~30份尿素、18~28份草木灰、10~20份石灰粉、10~20份尿素铁络合物和10~20份螯合锌均匀混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植物营养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炭土为低位泥炭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植物营养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渣为煎熬中药后废弃的残渣,所述豆粕粉为大豆压榨制油得到的豆粕粉碎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植物营养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粉为豆科作物秸秆和禾本科作物秸秆粉碎后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植物营养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菠萝泥由菠萝捣碎后制成,所述苹果泥由苹果捣碎后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植物营养功能的酸性土壤调理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仁爱帅正彬涂仕华唐敦义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四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