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花生种衣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376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花生种衣剂,用于花生种子进行播前处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硼改性三十烷醇20‑30份、赤霉素15‑25份、生物驱避剂5‑10份、生物抑菌剂5‑10份、氯化钠10‑20份、微量元素1‑10份、高分子聚合物10‑20份、成膜剂10‑20份、助剂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保型花生种衣剂,对环境影响不大,属于环保型材料。对防止病虫害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提高花生种子发芽率的同时降低花生种子的病虫率,对花生的增产方面有显著的效果,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花生种衣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种子处理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花生种衣剂。
技术介绍
种衣剂是由农药、化肥、缓慢释放剂以及成膜剂等试剂组成,国内外泛应用于防治植物互相传播病虫害、调节植物生产的种子处理剂。种衣剂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粉末状的;有的是预制成型长久存放,也有的现制现用。种衣剂包覆种子后,农药一般不易迅速向周围扩散,又不受日晒雨淋和高温等其他环境的影响,故具有缓释的作用,因而有效期更长。但是,传统种衣剂农药含量较高,对土壤、大气以及水都有一定的污染,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对花生病虫害没有针对性,有一定的盲目与浪费。因此针对花生不同的病虫害,对种衣剂进行改进,以达到去病虫害同时对环境几乎无影响的目的。目前的研究表明,花生主要危害有:(1)花生茎与根腐病,病菌通过子叶和幼根侵入植株,根颈部首先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之后呈黑褐色,后期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在潮湿的环境下,病部会产生黑色突起,为孢子器,由于表皮易剥落,会导致纤维组织露出。在干燥的环境下,也会出现病症。主要表现:病部表皮凹陷,与茎紧贴,出现症状的部位大多在茎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大约10~30d全株枯死,有时也出现主茎和侧枝分期枯死现象。总之对花生的生长影响较大。(2)花生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2种,均可侵害叶片、叶柄、叶托和茎。褐斑病初发病时形成黄褐色和铁锈色针头大小病斑,后逐渐扩展成直径4~10mm圆形病斑,边缘有较明显淡黄色晕圈,在老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叶柄、茎部的病斑长椭圆形,暗褐色,中间凹陷。黑斑病病斑稍小,黑褐色,黄色晕圈较少或不明显,在叶背面的老病斑上着生小黑点,呈轮状排列。花生病毒病,发病症状为植株矮小,长期萎缩不长,节间短,叶片小而肥厚、叶色浓绿,结果少而小,有的果壳开裂露出籽仁。花生病毒病种子可带病,多为花生蚜传播。(4)花生蚜虫,海城地区花生的主要虫害是花生蚜。危害症状为花生蚜多群集在心叶及幼嫩的叶背面、嫩茎和幼芽处为害。受害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卷缩,影响开花结果,严重时茎叶变黑,重者可造成植株枯死。(5)地下害虫,地老虎等不仅为害期长而且严重,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方法。花生在发芽与生长过程中收到的威胁很多,不仅受到自身的约束,外界环境以及病虫害的影响甚大,甚至在中国的一些区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研究种衣剂配方时,不仅要考虑提高自己发芽率与生长的问题,更是要注意病虫害的影响,同时要保持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花生种衣剂,在实际运用中能显著提高花生出芽率,降低病虫率,从而增加花生产量,同时又对环境无污染,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花生种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硼改性三十烷醇20-30份、赤霉素15-25份、生物驱避剂5-10份、生物抑菌剂5-10份、氯化钠10-20份、微量元素1-10份、高分子聚合物10-20份、成膜剂10-20份、助剂10-20份。进一步的,所述环保型花生种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硼改性三十烷醇25份、赤霉素20份、生物驱避剂8份、生物抑菌剂8份、氯化钠15份、微量元素5份、高分子聚合物15份、成膜剂15份、助剂16份。进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由浓度为1%的硫酸锌、浓度为1%的硫酸亚铁、浓度为1%的硼酸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生物驱避剂由印楝油、浓度为600g/L的吡虫啉和浓度为5%氯虫苯甲酰胺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生物抑菌剂为低分子壳聚糖、吡虫啉、丙亚氨基壳聚糖、丁亚氨基壳聚糖、噻虫嗪、辛硫磷、丁硫克百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硫瑾、环糊精高分子聚合物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成膜剂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聚乙酸乙烯酯、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虫胶、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助剂由胺鲜酯、紫罗兰色素、戊二醇、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组成。印楝油是印楝树种子经干燥、脱壳、冷榨后获得的一种植物油,约占干燥后种仁重量的21%左右,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为内环三萜类化合物,对多种植物线虫、病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左右,而且,对地下害虫具有很强的拒食、趋避作用,保证花生种子不受伤害,降低了多种病害,如猝倒病、枯萎病、根腐病、病毒病的发病率。低分子壳聚糖(聚合度7-34,分子量1628-5492),具有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活化根际状态,解决作物重茬的问题;具有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抗逆性,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具有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改善作物品质,发根促茎的作用;具有抑制病菌发生生长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植物诱抗剂。吡虫啉(imidacloprid)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对花生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主要解决目前花生苗期主要害虫蚜虫、蓟马的危害。胺鲜酯杀菌机理:它能提高植物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加快光合速度,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根系的发育,调节体内养分的平衡。通过实验得出,其对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抑制和防治作用。通过结构分析,得知其为无毒的植物调节剂,在实际运用中既有杀菌的作用,又对环境无污染。紫罗兰色素的杀菌原理:紫罗兰色素是从紫罗兰植株里提取出的物质,能与细胞内的氢离子发生结合,使得细胞内的酶失去活性,从而进行杀菌。紫罗兰色素无毒性,对人体几乎无危害而且能与坏死组织凝结成保护膜,起到一定的收敛作用。1,2-戊二醇是杀菌剂丙环唑的重要中间体,其可以与细菌的蛋白质结合,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而且对人体无害,是属于环保型材料。15%粉锈宁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锈病、白粉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与繁殖,用15%的浓度可以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花生种衣剂中加入1%硫酸锌、1%硫酸亚铁、1%硼酸的微量元素,当种衣剂包在种子上能立即固化成膜为种衣,由于种衣在土壤中遇水只能吸胀,几乎不被溶解,利用种衣剂的这种缓释特性,可以使微量元素逐步释放,减少了药物及微量元素随土壤溶液流走或被土壤固定,从而提高药物及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为种子提供足够的营养,从而起到增加产量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对防止病虫害效果非常显著,花生平均发芽率高达93.33%,且病虫率降低到了8.33%,对花生种子发芽率有显著的提高,同时对幼苗的病虫害较好的防治作用。3、本专利技术对花生生长的多个阶段都有很好的抑制病虫害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花生的增产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4、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紫罗兰色素、胺鲜酯、戊二醇、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以达到去病虫害的作用,对环境影响不大,属于环保型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先用水在常温下将高分子聚合物溶胀,再在1.6个大气压和55℃等加压加热的条件下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制成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液,再依次向该高分子聚合物水溶液中加入硼改性三十烷醇25份、赤霉素20份、生物驱避剂8份、生物抑菌剂8份、氯化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型花生种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硼改性三十烷醇20‑30份、赤霉素15‑25份、生物驱避剂5‑10份、生物抑菌剂5‑10份、氯化钠10‑20份、微量元素1‑10份、高分子聚合物10‑20份、成膜剂10‑20份、助剂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花生种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硼改性三十烷醇20-30份、赤霉素15-25份、生物驱避剂5-10份、生物抑菌剂5-10份、氯化钠10-20份、微量元素1-10份、高分子聚合物10-20份、成膜剂10-20份、助剂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花生种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硼改性三十烷醇25份、赤霉素20份、生物驱避剂8份、生物抑菌剂8份、氯化钠15份、微量元素5份、高分子聚合物15份、成膜剂15份、助剂1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花生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由浓度为1%的硫酸锌、浓度为1%的硫酸亚铁、浓度为1%的硼酸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花生种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驱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宁
申请(专利权)人:桂平市金田镇旷福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