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阻燃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22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阻燃针织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主体纤维与伴侣纤维构成,所述主体纤维为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砜纶纤维、宝德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伴侣纤维为聚芳酯纤维、PPS、PTFE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里层由聚酰亚胺纤维、宝德纶纤维或芳砜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层阻燃针织面料,具有阻燃耐高温、高隔热、柔软、舒适、抗起毛起球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阻燃针织面料
本技术属于纺织面料
,涉及一种功能性防护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双层阻燃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对面料的阻燃要求越来越高,规定越来越细,而且随着城市现代化和旅游交通业的发展,阻燃针织面料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如在宾馆、影院、医院等公共建筑中要经常用到阻燃针织面料;老人、婴幼儿的服装及床上用品也需要用到阻燃针织面料。此外,阻燃针织面料还可以用于一些特殊场合,例如消防、冶金、电弧等行业。在这些场合应用中需要面料具有阻燃、耐高温、高隔热的特性。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内衣、手套、头套中,要求具有柔软、舒适、透气、亲肤的特点,但是针织面料通常由单纱织造而成,也就有了毛羽多,抗起毛起球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实际应用要求与上述面料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阻燃针织面料,具有阻燃、耐高温、高隔热、抗起毛起球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双层阻燃针织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主体纤维和伴侣纤维构成,所述主体纤维为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砜纶纤维、宝德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伴侣纤维为聚芳酯纤维、PPS、PTFE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里层由聚酰亚胺纤维、宝德纶纤维或芳砜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构成。进一步地,所述针织面料的表层纱线支数:Ne:60/1s—10/1s。进一步地,所述针织面料的里层纱线支数:Ne:60/1s—10/1s。进一步地,所述针织面料的厚度为0.6mm-2.0mm。进一步地,所述表层和里层的厚度比为1:1.5-2.0。进一步地,所述针织面料的平方米重量为200-600g。进一步地,所述表层上表面设有阻燃涂胶层,所述阻燃涂胶层为采用TPU热熔胶在线流涎处理而得。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阻燃涂胶层表面呈波浪形,其厚度为0.2-0.5mm。进一步较为优选地,所述阻燃涂胶层内分散有膨胀微粒。进一步更为为优选地,所述膨胀微粒5为粒径为40-60纳米可膨化石墨。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层阻燃针织面料,采用的材料均为耐高温的本质阻燃材料,具有阻燃、耐260摄氏度高温的特点;面料采用双层结构织法,具有较高的隔热性能;面料表层混入一定量的聚芳酯纤维、PTFE纤维、PPS纤维使得表层具有一定的抗起毛起球特性;更进一步地,阻燃涂胶层和可膨化石墨微粒的设置能够在受到火焰时瞬间膨胀,具有很好的隔热、阻燃效果,且能够具有防水的作用;综上,本专利技术的双层阻燃针织面料整体阻燃、耐高温、高隔热、抗起毛起球,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可适用于消防、军警、工业的高隔热防护服手套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层阻燃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层阻燃针织面料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表层,2-里层,3-阻燃涂胶层,4-膨胀微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层阻燃针织面料,包括表层1和里层2,表层1由主体纤维和伴侣纤维构成,主体纤维为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砜纶纤维、宝德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伴侣纤维为聚芳酯纤维、PPS、PTFE纤维中的至少一种;里层2由聚酰亚胺纤维、宝德纶纤维或芳砜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构成。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表层1中的伴侣纤维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50%,主体纤维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0%-90%;优选地,表层1中的伴侣纤维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15%,主体纤维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85%-9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针织面料的表层1纱线支数:Ne:60/1s—10/1s;针织面料的里层2纱线支数:Ne:60/1s—10/1s。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针织面料的厚度为0.6mm-2.0mm;优选为0.8-1.5mm。且表层1和里层2的厚度比为1:1.5-2.0。此外,该双层阻燃针织面料的平方米重量为200-600g;优选为300-450g。如图2所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表层1上表面设有阻燃涂胶层3,该阻燃涂胶层3为采用TPU热熔胶在线流涎处理而得。该阻燃涂胶层3表面呈波浪形,其厚度为0.2-0.5mm,波浪形的波谷均与表层1的表面不接触,在增强阻燃复合絮片的阻燃性能的同时,使得复合絮片更具有立体感。此外,在阻燃涂胶层3内分散有膨胀微粒4,该膨胀微粒4具有阻燃效果,当该双层阻燃针织面料碰到火焰时,膨胀微粒4瞬间膨胀,阻燃涂胶层3的厚度由原先的0.2-0.5mm迅速变成0.6-1.0mm,因此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有效地保护使用者,使其免受火烧伤或烫伤。优选地,膨胀微粒4为粒径为40-60纳米可膨化石墨。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层阻燃针织面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阻燃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主体纤维和伴侣纤维构成,所述主体纤维为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砜纶纤维、宝德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伴侣纤维为聚芳酯纤维、PPS、PTFE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里层由聚酰亚胺纤维、宝德纶纤维或芳砜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阻燃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主体纤维和伴侣纤维构成,所述主体纤维为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砜纶纤维、宝德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伴侣纤维为聚芳酯纤维、PPS、PTFE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里层由聚酰亚胺纤维、宝德纶纤维或芳砜纶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阻燃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的表层纱线支数:Ne:60/1s—10/1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阻燃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的里层纱线支数:Ne:60/1s—10/1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阻燃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俊刘亚光赵迎宾廖雪梅熊紫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伊贝纳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