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片材加工用螺杆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186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VC片材加工用螺杆挤出机,包括外壳、螺杆和进料机构,外壳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螺杆包括靠近出料口的挤出端和远离出料口的输入端,输入端贯穿设有进料口的外壳的一端,且与外壳转动连接,螺杆的输入端上安装有驱动件,螺杆为中空,中空的螺杆内安装有加热管和冷却管,加热管内注有导热油,加热管内安装有加热器;进料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管,进料管的高端与进料口连通,且进料管与外壳转动连接,进料管的内壁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进料管的低端设有转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对螺杆的温度进行调节,导致物料塑化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VC片材加工用螺杆挤出机
本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PVC片材加工用螺杆挤出机。
技术介绍
PVC片材,是一种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材料,经过热混、冷混、挤出、延压、剥离、压花、冷却、剪切后形成的片状材料。由于其制造成本低,并且具有耐腐蚀、绝缘、加工性能良好、阻燃自熄的特点,广泛应用在渔具、玩具、医药包装、制卡、服装行业的吸塑等领域。其中挤出,是指物料通过挤出机料筒和螺杆间的作用,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机头而制成各种截面制品或半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PVC片材制作的挤出工序主要使用的是挤出机,现有一种挤出机,包括机筒、设置在机桶内的内螺杆和外螺杆,外螺杆套设在内螺杆外,外螺杆上设有若干通孔。使用时,向机筒内进料,物料首先进入外螺杆与机桶之间的空腔内,再通过通孔进入内螺杆与外螺杆之间的空腔内,能够同时实现混合和塑化。上述方案提供的挤出机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物料进入至内螺杆与外螺杆之间形成的空腔后,物料会进行塑化,并通过通孔挤出,此时,物料不能通过通孔进入空腔内,使得该挤出机只能进行少量的物料的塑化、挤出;2、该挤出机从投入物料到最后挤出物料,需要通过通孔挤出和机筒挤出两道工序,会导致塑化的物料在装置上的粘附较多,造成原料浪费;3、内螺杆和外螺杆的温度不能进行调节,会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导致塑化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PVC片材加工用螺杆挤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螺杆的温度进行调节,导致物料塑化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PVC片材加工用螺杆挤出机,包括外壳、螺杆和进料机构,外壳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螺杆包括靠近出料口的挤出端和远离出料口的输入端,输入端贯穿设有进料口的外壳的一端,且与外壳转动连接,螺杆的输入端上安装有驱动件,螺杆为中空,中空的螺杆内安装有加热管和冷却管,加热管内注有导热油,加热管内安装有加热器,冷却管内注有冷却液;进料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管,进料管的高端与进料口连通,且进料管与外壳转动连接,进料管的内壁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进料管的低端设有转动电机。本方案技术特征的技术效果:中空的螺杆用于放置加热管和冷却管,加热管用于对盛装导热油实现对物料的加热塑化,冷却管用于盛装冷却液,对螺杆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得螺杆的温度保持在150-180℃,使得物料塑化的效果最佳。进料机构用于进料,进料时,将原料加入进料管的低端,转动电机带动进料管转动,转动时,进料管内壁的螺旋叶片带动聚氯乙烯向高端移动,实现进料。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将原料放入进料管内,转动电机带动进料管转动,进料管转动的同时螺旋叶片带动聚氯乙烯向高端移动,通过进料口进入外壳内。驱动件驱动螺杆转动,螺杆的螺纹转动时使得原料混合,并且通过加热管使得螺杆发热,并通过冷却管调节温度,使得螺杆的温度适合原料塑化,螺杆发热时,使得外壳内与螺杆接触原料发生塑化。并随着螺杆的持续转动,将塑化后的物料传输至出料口,并通过螺杆对物料的挤压力,将塑化后的物料从出料口挤出。本方案能产生的技术效果是:1、通过在螺杆内设置加热管和冷却管能够对螺杆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得螺杆的温度适合原料的塑化,从而使得塑化效果更佳;2、进料时利用螺旋叶片转动进行传输进料,能够使得原料发生混合,使原料混合更均匀,并且减小原料粉末颗粒之间的间隙,避免原料塑化挤出后出现气泡;3、通过螺旋叶片对原料进行从下至上的传输,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定量传输,与现有技术直接将原料倒入外壳内,导致原料在进料口处堆积相比,能够使得原料在外壳内混合、塑化的效果更好;4、利用导热油对螺杆进行加热,根据导热油具有加热均匀、能保持恒温的特性,使得螺杆保持恒温,不会出现过大的温度差,从而使得原料塑化的效果好;5、本技术方案只需要通过螺杆挤出,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减少装置上原料的粘附,降低成本。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优选方案一:基于基础方案,所述冷却管位于加热管内,且冷却管与加热管同轴设置。冷却管与加热管内的导热油充分接触,使得导热油整体降温,从而使得温度调节的效果好。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均位于螺杆外,冷却管的一端连接有储水室,另一端连接有接水室。冷却管内的冷却液对加热管进行温度调节后,从冷却管的端部进入接水室内,利用接水室进行收集,并重复使用,还能使得冷却液循环流动,温度调节的效果更好。优选方案三:基于或优选方案二,所述螺杆有9根,且呈矩形分布。能够加强混合和塑化的效果。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外壳设有出料口的一端直径小于另一端。当塑化的物料堆积在出料口处时,通过螺杆螺旋挤压的力,使得塑化后的物料更易挤出。优选方案五:基于优选方案四,所述外壳的长度为1.5-2m,螺杆的转速为200-300r/min。通过外壳长度与螺杆转速的配合,使得物料进行混合、塑化的时间为2-3min,使得塑化的效果好。优选方案六:基于优选方案五,所述螺杆的螺纹深度为4-5cm。能够将物料均匀的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进料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壳1、进料口11、出料口12、螺杆2、加热管3、冷却管4、进料管5、螺旋叶片51。实施例1:如图1所示,PVC片材的加工用螺杆挤出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外壳1,外壳1中空,且两端封闭,外壳1的右端设有进料口11,外壳1的左端设有出料口12。外壳1内同轴安装有螺纹深度为4.5cm的螺杆2,螺杆2的右端为输入端,螺杆2的右端为挤出端,螺杆2的输入端贯穿外壳1的右端,且螺杆2与外壳1转动连接;螺杆2的右端连接有驱动件。螺杆2呈中空,中空的螺杆2内安装有加热管3和冷却管4,加热管3包裹在冷却管4外,且加热管3、冷却管4和螺杆2均同轴。加热管3内安装有加热器,加热管3内注有导热油;如图2所示,冷却管4的两端贯穿加热管3和螺杆2,且冷却管4与螺杆2转动连接,还包括有储水室和接水室,冷却管4的一端连接有水泵,水泵位于储水室内,冷却管4的另一端与接水室连通。还包括进料机构,如图3所示,进料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管5,进料管5的高端与进料口11连通,进料管5内设有呈螺旋状的螺旋叶片51,进料管5的低端安装有转动电机。外壳1的左端的直径小于右端的直径,外壳1的长度为1.8m,螺杆2的转速为250r/min。使用本实施例时,将PVC片材原料粉末放入进料管5内,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进料管5转动,进料管5转动时,通过螺旋叶片51带动PVC片材原料粉末沿着进料管5向上移动,并通过进料口11进入外壳1内。驱动件带动螺杆2转动,通过螺杆2的螺纹将PVC片材原料粉末混合,在混合的同时通过加热后的导热油对螺杆2进行加热,螺杆2加热后使得物料发生塑化,并通过螺杆2转动,将塑化后的PVC片材原料向左移动,最后通过出料口12挤出。在塑化PVC片材原料使,通过向冷却管4内加入水对加热管3的温度进行调节。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如图4所示,螺杆2为9根,且呈矩形分布。通过将螺杆2设置为9根能够对更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PVC片材加工用螺杆挤出机

【技术保护点】
PVC片材加工用螺杆挤出机,包括外壳、螺杆和进料机构,外壳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螺杆包括靠近出料口的挤出端和远离出料口的输入端,输入端贯穿设有进料口的外壳的一端,且与外壳转动连接,螺杆的输入端上安装有驱动件,其特征在于:螺杆为中空,中空的螺杆内安装有加热管和冷却管,加热管内注有导热油,加热管内安装有加热器,冷却管内注有冷却液;进料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管,进料管的高端与进料口连通,且进料管与外壳转动连接,进料管的内壁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进料管的低端设有转动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PVC片材加工用螺杆挤出机,包括外壳、螺杆和进料机构,外壳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螺杆包括靠近出料口的挤出端和远离出料口的输入端,输入端贯穿设有进料口的外壳的一端,且与外壳转动连接,螺杆的输入端上安装有驱动件,其特征在于:螺杆为中空,中空的螺杆内安装有加热管和冷却管,加热管内注有导热油,加热管内安装有加热器,冷却管内注有冷却液;进料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进料管,进料管的高端与进料口连通,且进料管与外壳转动连接,进料管的内壁沿轴向设有螺旋叶片,进料管的低端设有转动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片材加工用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