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永安专利>正文

一种正反向运动式中轴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142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反向运动式中轴传动机构,其包括中轴筒,以及位于中轴筒内部的圆形十字架,咬合小齿轮和断面齿轮,所述咬合小齿轮安装在圆形十字架的四周,圆形十字架的中部穿有一根断面齿轮中心轴,所述断面齿轮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断面齿轮,断面齿轮的齿轮端套装在断面齿轮中心轴的两端并与所述咬合小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断面齿轮的转轴端伸出所述中轴筒,并且该转轴端上位于中轴筒内部的部分依次套装有轴承和中轴锁紧盖,通过中轴锁紧盖将断面齿轮固定在中轴筒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传动效率,减少了传动过程中的无效过程,以及可应用在不同的领域,能够实现最大化减少传动效率的成本,减少传动过程中需要实现往复运动的复杂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反向运动式中轴传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传动领域,涉及到一种中轴式传动机构的正反向运动方式,具体是一种正反向运动式中轴传动机构;根据应用在不同领域,可以是人力驱动,也可以是电机驱动或其他传动力驱动。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行车驱动方式都是做踩踏圆周方式的驱动。随着技术的发展,也有一些不断完善自行车的驱动方式的技术出现。但根据已知道的驱动方式,还没有一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方式。传统骑行驱动方式的中轴,只起到骑行发力时做圆周运动的支点驱动作用,在踩踏发力点上的最大发力角度过程中,一旦有超过发力点的角度范围后,其他的角度都是多余的运动过程,只是随从传动机构做无用的运动。传动机构的发力大小,相对于传动力臂来讲,都是由角度决定的,而本专利技术就是通过对正反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发力点范围做了定位。每一次的返复发力都作用在最大的发力角度点区域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反向运动式中轴传动机构,以改变传统骑行方式,及优化其他技术,实现最佳的骑行方式。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反向运动式中轴传动机构,该机构包括中轴筒,以及位于所述中轴筒内部的圆形十字架,咬合小齿轮和断面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正反向运动式中轴传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反向运动式中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中轴筒(1),以及位于所述中轴筒(1)内部的圆形十字架(2),咬合小齿轮(3)和断面齿轮(6),所述咬合小齿轮(3)安装在圆形十字架(2)的四周,圆形十字架(2)的中部穿有一根断面齿轮中心轴(5),所述断面齿轮中心轴(5)的两端分别套装有断面齿轮(6),所述断面齿轮(6)的齿轮端套装在断面齿轮中心轴(5)的端部并与所述咬合小齿轮(3)相互啮合,所述断面齿轮(6)的转轴端伸出所述中轴筒(1),并且该转轴端上位于中轴筒(1)内部的部分依次套装有轴承(7)和中轴锁紧盖(8),通过所述中轴锁紧盖(8)将断面齿轮(6)固定在中轴筒(1)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反向运动式中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中轴筒(1),以及位于所述中轴筒(1)内部的圆形十字架(2),咬合小齿轮(3)和断面齿轮(6),所述咬合小齿轮(3)安装在圆形十字架(2)的四周,圆形十字架(2)的中部穿有一根断面齿轮中心轴(5),所述断面齿轮中心轴(5)的两端分别套装有断面齿轮(6),所述断面齿轮(6)的齿轮端套装在断面齿轮中心轴(5)的端部并与所述咬合小齿轮(3)相互啮合,所述断面齿轮(6)的转轴端伸出所述中轴筒(1),并且该转轴端上位于中轴筒(1)内部的部分依次套装有轴承(7)和中轴锁紧盖(8),通过所述中轴锁紧盖(8)将断面齿轮(6)固定在中轴筒(1)的两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安孙东晓郁榴明郑珉
申请(专利权)人:刘永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