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07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手柄套套设在F扳手的手柄抓握段,手柄套用于容纳手柄的型腔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三根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与手柄过盈配合,型腔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平行于型腔底壁所在平面并与第一加强筋相垂直,并且手柄套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防滑凸点和防滑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直接加装在现有的F扳手上,节约成本且安装方便,增设加强筋使得手柄套不易松脱并增强了手柄套的可靠性,手柄套外表面设有防滑纹,操作时手不易打滑,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
本技术涉及手工工具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
技术介绍
在手工工具领域,扳手是最常见的工具之一,而且种类繁多功能各异。F扳手因产品形状像英文字母“F”而得名,又称为F型扳手、阀门扳手、F型阀门扳手等。F扳手品种有钢制F扳手、不锈钢F扳手、防爆F扳手、防滑镀铬F扳手,其中钢制F扳手、不锈钢F扳手、防滑镀铬F扳手是焊接而成,防爆F扳手是由防爆铜合金精铸而成,是阀门专用扳手,F扳手是设备安装、装置及设备检修、维修工作中的必需工具。F扳手的应用范围有大型工业用F扳手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发电、炼油、造船、石化、机械、油田、天然气、矿山等行业。现有F扳手大多没有手柄套,使用时手部易打滑,尤其在手心出汗时扳手难以紧握,容易引发扳手掉落、手掌受伤甚至更严重的生产事故。同样在天气寒冷时,户外使用没有手柄套的F扳手,扳手手柄处生冷,抓握感较差。部分F扳手加装了手柄套,传统手柄套一般为橡胶制成,外表面设有防滑纹,内表面为光滑表面,但是,一方面该种手柄套存在着安装困难的问题,原因在于安装过程中,手柄套的内表面会与手柄之间产生真空,从而导致两者之间出现很大的阻力,手柄套拆卸时也同样困难;另一方面,部分手柄套设计不够合理,抓握感较差,使用效果不够理想,且传统塑胶材质消耗寿命短,易损易脱落,需要频繁更换,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该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防滑、防寒和防脱,且易安装、易拆卸,手柄套不易老化且外形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抓握手感好。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所述F扳手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套套设在手柄的抓握段,所述手柄套用于容纳手柄的型腔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三根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手柄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手柄套用于容纳手柄的型腔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平行于型腔底壁所在平面并与第一加强筋相垂直,所述第二加强筋使得手柄不会插入过深导致拆卸困难。具体地,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顶端为弧形,使得F扳手手柄容易插入手柄套内。优选地,所述每根第一加强筋沿手柄套内壁间隔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手柄套为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套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防滑凸点和防滑凹槽。具体地,所述手柄套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椭圆形区域,所述防滑凸点设置在椭圆形区域内,所述防滑凹槽设置在椭圆形区域之间。优选地,所述手柄套靠近型腔底部的一端设置有悬挂孔,便于F扳手的收纳。优选地,所述手柄套材质为耐老化性好的TPR橡胶材质,使得手柄套柔软舒适、不易老化,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回弹性、防滑性和减震性。本技术提供的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手柄套内表面设有至少三根第一加强筋,能有效防止手柄套与手柄之间发生的打滑现象,使手柄套不易松脱;手柄套外表面设有防滑凸点和防滑凹槽,手柄套防滑效果显著。2.本技术的第一加强筋顶端为弧形,便于手柄的插入,使得手柄套安装方便;手柄套型腔底部设有第二加强筋,使得手柄不会插入过深导致拆卸困难,方便手柄套的拆卸。3.本技术的手柄套材质为耐老化性好的TPR橡胶材质,使得手柄套柔软舒适、不易老化,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延长了手柄套的使用寿命并提升了使用舒适度。4.本技术的手柄套末端设有悬挂孔,使得F扳手易于收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F扳手与手柄套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手柄套的侧视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手柄,2-手柄套,3-防滑凸点,4-防滑凹槽,5-悬挂孔,6-第一加强筋,7-第二加强筋,8-开口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手柄套2包裹F扳手的手柄1抓握段,所述手柄套2的形状不受任何限制,以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抓握手感舒适为准。在本实施例中,手柄套2的底部宽度大于顶部宽度且整体轮廓圆滑,抓握手感较好。手柄套2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椭圆形区域,所述防滑凸点3设置在椭圆形区域内,所述防滑凹槽4设置在椭圆形区域之间,当然,防滑凸点所在区域形状也可为菱形或者其他形状。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手柄套2用于容纳手柄1的型腔内壁上设置有四根第一加强筋6,所述第一加强筋6与手柄1长度方向相平行,较佳地,所述第一加强筋6的顶端为弧形,便于手柄1的插入,当将手柄1从开口端8插入手柄套2时,所述第一加强筋6与手柄1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加强,6增加了手柄1表面与手柄套2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手柄套2内壁与手柄1表面之间不会形成真空,不仅有效防止手柄套2与手柄1本体之间发生的打滑现象,还提高了手柄套2安装和拆卸的方便性;所述手柄套2的型腔底壁上居中设置有一根第二加强筋7,所述第二加强筋7与第一加强筋6相垂直,所述第二加强筋7使得手柄1不会插入过深而导致拆卸困难,方便手柄套2的拆卸。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每根第一加强筋6沿手柄套2内壁间隔均匀分布,使得手柄1受力均匀。较佳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和手柄套2采用耐老化性好的TPR橡胶一体制成,使得手柄套2柔软舒适、不易老化,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延长了手柄套2的使用寿命并提升了使用舒适度。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手柄套2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手柄套远离开口端8的一端为扁平状,所述扁平状的一端设置有悬挂孔5,使得F扳手易于悬挂收纳。本技术提供的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手柄套内表面设有至少三根第一加强筋,能有效防止手柄套与手柄1之间发生的打滑现象,使手柄套不易松脱;手柄套外表面设有防滑凸点和防滑凹槽,手柄套防滑效果显著。2.本技术的第一加强筋顶端为弧形,便于手柄的插入,使得手柄套安装方便;手柄套型腔底部设有第二加强筋,使得手柄不会插入过深导致拆卸困难,方便手柄套的拆卸。3.本技术的手柄套材质为耐老化性好的TPR橡胶材质,使得手柄套柔软舒适、不易老化,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延长了手柄套的使用寿命并提升了使用舒适度。4.本技术的手柄套末端设有悬挂孔,使得F扳手易于收纳。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

【技术保护点】
一种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所述F扳手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套(2)套设在手柄(1)的抓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套(2)用于容纳手柄(1)的型腔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三根第一加强筋(6),所述第一加强筋(6)与手柄(1)过盈配合;所述手柄套(2)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防滑凸点(3)和防滑凹槽(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所述F扳手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套(2)套设在手柄(1)的抓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套(2)用于容纳手柄(1)的型腔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三根第一加强筋(6),所述第一加强筋(6)与手柄(1)过盈配合;所述手柄套(2)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有防滑凸点(3)和防滑凹槽(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套(2)用于容纳手柄(1)的型腔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二加强筋(7),所述第二加强筋(7)平行于型腔底壁所在平面并与第一加强筋(6)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扳手用防滑手柄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6)的顶端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扳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电仪征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