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198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包括:气缸、支撑臂、设置在该支撑臂下方且与该支撑臂铰链连接的支撑部、滚轮支架、以及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气缸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滚轮支架连接,所述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滚轮支架和支撑臂之间;所述滚轮支架上设有贴服在待支撑装置表面的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比例阀控制气缸推动铰链机构,实现上下随动功能,管材始终紧贴支撑装置的滚轮旋转,管材的表面质量好,随动功能由电气比例阀控制气缸气体压力实现,能有效避免细长管因重力因素中间下垂而导致旋转摆动,影响切割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应支撑圆管、方管、矩形管及各类异形管等管材,其结构小巧,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激光切管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切管机技术日趋成熟,其广泛用于圆管、方管、矩形管及各类异形管的管材切割,其切割精度通常要求0.02mm内,薄壁长管尤其是6米管,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中间自然下垂,切割过程中旋转将产生较大弧度摆动,严重影响切割精度。采用传统的变径轮支撑结构,因变径轮槽为圆弧,无法支撑方管,矩形管及各类异形管,通用性极差;为适应不同管径的圆管,圆弧槽需从Φ20-Φ160过渡,变径轮外径将超过Φ300,变得十分笨重,并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严重阻碍切管机朝精致小巧型发展;变径轮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较贵,在白热化的激光切割市场丧失竞争力;旋转变径轮调整好适应管材高度后,变径轮将锁死,推进夹头夹管向前推进,管材表面与变径轮干摩,易造成管材表面刮花等不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避免细长管因重力因素中间下垂而导致旋转摆动、影响切割质量的支撑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包括:气缸、支撑臂、设置在该支撑臂下方且与该支撑臂铰链连接的支撑部、滚轮支架、以及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气缸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滚轮支架连接,所述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滚轮支架和支撑臂之间;所述滚轮支架上设有贴服在待支撑装置表面的滚轮。优选地,所述气缸与所述支撑臂之间为铰链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设有燕尾槽,滚轮支架也设有燕尾,支撑臂的燕尾槽与滚轮支架的燕尾配合。优选地,还包括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的配重块。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所述滚轮支架和支撑臂的紧固件。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气缸铰链连接的气缸支座。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所述气缸支座的气缸支架。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所述气缸支架的支撑底板。优选地,所述支撑底板和支撑部一体成型。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底板上且位于气缸下方的电气比例阀。本技术利用比例阀控制气缸推动铰链机构,实现上下随动功能,管材始终紧贴支撑装置的滚轮旋转,管材的表面质量好,随动功能由电气比例阀控制气缸气体压力实现,能有效避免细长管因重力因素中间下垂而导致旋转摆动,影响切割质量;本技术适应支撑圆管、方管、矩形管及各类异形管等管材,其结构小巧,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支撑装置在所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支撑装置在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支撑装置的滚轮支架的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管材的支撑装置,用于圆管、方管、矩形管及各类异形管等管材在激光切割的过程中,管材始终紧贴支撑装置,且管材由激光切管机的夹头夹紧。如图1至图3所示,本支撑装置包括:气缸支架1、气缸支座2、气缸3、配重块4、支撑臂5、滚轮支架6、紧固件7、调整装置8、支撑支座9、气缸连接件10、以及电气比例阀11。其中,滚轮支架6上设有滚轮13,滚轮13贴服在待支撑装置的表面,即贴服在管材表面;调整装置8为调整螺杆。其中,支撑支座9包括支撑底板12和位于该支撑底板12上的支撑部91,电气比例阀11放置在支撑底板12上且位于气缸3的下方;支撑部91支撑在支撑臂5的下方,且支撑臂5与支撑部91构成铰链连接,支撑部91和支撑底板12一体成型;气缸支架1固定在支撑底板12;气缸支座2一端与气缸3的一端固定连接,气缸支座2另一端固定在气缸支架1上,且气缸3与气缸支座2构成铰链连接;气缸连接件10的一端与气缸3的活塞杆螺纹固定连接,气缸连接件10另一端与支撑臂5固定连接;配置块4固定在支撑臂5上;滚轮支架6固定在支撑臂5的端部;紧固件7连接滚轮支架6和支撑臂5;调整螺杆8连接在滚轮支架6和支撑臂5之间。支撑臂5一端与气缸连接件10构成铰链连接;支撑臂5另一端铣有燕尾槽,滚轮支架6设有燕尾,支撑臂5的燕尾槽与滚轮支架6的燕尾配合,通过调整螺杆8调节行程后,由紧固件7锁紧。滚轮支架6与支撑臂5由燕尾槽配合导向,通过调节螺杆8调节行程适应不同管径管材。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臂5的燕尾槽也可以做成T型槽。工作时,气缸3向前满行程推出,支撑臂5偏摆α角度,设定α为45°,设支撑部91所在位置作为支点,该支点至支撑臂5的燕尾槽端距离为L1,该支点至支撑臂5另一端距离为L2,则支撑部91支撑支撑臂5抬起高度为H=L1*COSα。其中,激光切管机设有夹持管材的夹头、以及床身,L1根据夹头中心距床身底部安装面高度设置。继续通过调整螺杆8手动调节滚轮支架6高度,调节行程为:70mm,以适应支撑Φ20mm-Φ160mm管径的管材(见图2所示)。上料过程中,将气体压力调至最大,保证足够力度支撑管材上料。滚轮13始终紧贴管材表面,夹头夹持管材向前推进时,感应到传感器信号,气缸3收回,支撑臂5处于水平状态,腾出足够空间供推进夹头顺利通过,滚轮13较好避免管材的表面刮花等缺陷。使得利用杠杆铰链结构实现较小的安装高度空间。方管、矩形管及各类异形管等管材在切割旋转过程中,因旋转角度的变化,将产生向下的作用力,此时通过电气比例阀11控制气缸气体压力,使支撑臂5上下随动。支撑臂长度设计为L1/L2=5,以产生5倍力促使气缸3动作,同时通过配重块4调节随动灵敏度。夹头夹持管材向前推进时,感应到传感器信号,气缸3的活塞杆收回,支撑臂5处于水平状态(见图1所示),整套支撑装置将藏于切管的床身腹中,推进夹头可从上面通过;由于采用杠杆原理,支撑结构占据较小的高度空间。通过杠杆原理,支撑装置占据较小的高度空间,有利于切管床身结构精致小巧型设计;采用电气比例阀控制气缸气体压力,实现上下随动功能,适应圆管、方管、矩形管及各类异形管等管材的支撑,通用性强;切割过程中,管材始终紧贴支撑滚轮旋转,管材随旋转角度变化,滚轮上下随动,即同时采用滚轮支撑结构,推进夹头夹管向前推进时,管材表面与滚轮之间为滚动摩擦,避免了管材表面刮花等不良缺陷。在其他实施例中,气缸3的安装方式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气缸沿运动方向采用滑轨导向。本技术利用比例阀控制气缸推动铰链机构,实现上下随动功能,管材始终紧贴支撑装置的滚轮旋转,管材的表面质量好,随动功能由电气比例阀控制气缸气体压力实现,能有效避免细长管因重力因素中间下垂而导致旋转摆动,影响切割质量;本技术适应支撑圆管、方管、矩形管及各类异形管等管材,其结构小巧,成本低等特点。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气缸、支撑臂、设置在该支撑臂下方且与该支撑臂铰链连接的支撑部、滚轮支架、以及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气缸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滚轮支架连接,所述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滚轮支架和支撑臂之间;所述滚轮支架上设有贴服在待支撑装置表面的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气缸、支撑臂、设置在该支撑臂下方且与该支撑臂铰链连接的支撑部、滚轮支架、以及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气缸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滚轮支架连接,所述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滚轮支架和支撑臂之间;所述滚轮支架上设有贴服在待支撑装置表面的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与所述支撑臂之间为铰链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设有燕尾槽,滚轮支架也设有燕尾,支撑臂的燕尾槽与滚轮支架的燕尾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周桂兵林晓明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超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