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188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包括成直线分布的若干拉丝罐,相邻两个拉丝罐之间固设有灰盒;所述灰盒上设有过丝孔,所述过丝孔的中心线与若干拉丝罐的侧壁相切;所述灰盒上远离拉丝罐一侧设有过线轮和防护框,所述过线轮外侧距拉丝罐的距离大于过丝孔距拉丝罐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保证线材质量,同时可有效避免人员伤亡或设备损毁的情况发生。

A wire drawing device which can ensure the safety of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ire drawing device can ensure the safety of operation, including several drawing pot linear distribution, gray box is fixedly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drawing tank; with a screw hole of the ash box, the side wall of the center line of the tangent screw hole and several cans of the drawing; grey box from the drawing tank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line wheel and door frame, the line wheel lateral distance is greater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wire drawing tank after tank drawing hole spacing distan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ire drawing device capable of guaranteeing operation safety,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wire rod, and effectively avoiding casualties or equipment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
本技术属于焊丝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
技术介绍
在焊丝的生产过程中拉丝是重要的生产工序,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如图1所示,拉丝罐和灰盒是拉丝工序的生产设备,线材通过若干个拉丝罐拉拔成需要的线径。如图2所示,有时需要的线径较大在中间的拉丝罐不需要使用,线材通过拉丝罐时对线材的质量有影响。此外,一旦线材在拉拔中断裂,由于没有防护措施,线材会向远离拉丝罐一侧蹦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保证线材质量,同时可有效避免人员伤亡或设备损毁的情况发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包括成直线分布的若干拉丝罐,相邻两个拉丝罐之间固设有灰盒;所述灰盒上设有过丝孔,所述过丝孔的中心线与若干拉丝罐的侧壁相切;所述灰盒上远离拉丝罐一侧设有过线轮和防护框,所述过线轮外侧距拉丝罐的距离大于过丝孔距拉丝罐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过线轮位于灰盒中间,过线轮两侧均设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和过线轮位于灰盒的同一侧面,且两者之间留有间距。进一步的,所述过线轮位于灰盒一端,灰盒的另一端设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与过线轮位于灰盒的同一侧面上。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框高度大于过线轮远离灰盒一侧到灰盒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框的形状为U形,其开口端固定在灰盒上。进一步的,所述过线轮和防护框材质均为铜或高锰钢。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框正对灰盒一侧内表面上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弧面卡槽。进一步的,弧面卡槽长度等于防护框的长度,弧面卡槽的高度大于初始线材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灰盒包括依次设置且一体成型的第一预留槽、粉槽和第二预留槽;所述第一预留槽、粉槽和第二预留槽上均设有过丝孔,且三个过丝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粉槽内设有搅拌单元,搅拌单元一端伸出粉盒延伸至第一预留槽;所述第一预留槽与搅拌单元正对的侧壁上设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转动轴和搅拌杆;所述转动轴的轴心处设有过丝孔;所述转动轴一端伸入粉槽,另一端伸出粉槽延伸至第一预留槽;所述转动轴上通过连接杆呈辐射状均匀固设有若干搅拌杆;若干搅拌杆均与转动轴平行,且均位于粉槽内;所述转动轴伸出粉槽一端通过链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灰盒外侧;链传动中的链条伸出通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在灰盒表面增加过线轮,可根据线材直径的拉拔需要,选用合适的拉丝罐,且可避免线材接触不用的拉丝罐,保证线材的质量;在灰盒表面过线轮的旁边设置防护框,可有效防止因线材断裂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设备损毁。(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在防护框内表面设置若干弧面卡槽,可在线材断裂时先将线材初步卡合定位,进而阻止线材向远离拉丝罐一侧飞蹦。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焊丝生产的拉丝装置;图2为现有技术中用于焊丝生产的拉丝装置需要绕开中间拉丝罐的拉丝操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中灰盒、过线轮、防护框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的灰盒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灰盒俯视图;图8为图7的A-A向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的灰盒中带有连接杆的转动轴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拉丝罐;2-灰盒;3-过丝孔;4-过线轮;5-防护框;6-弧面卡槽;7-线材;8-第一预留槽;9-粉槽;10-第二预留槽;11-通孔;12-转动轴;13-搅拌杆;14-电机;15-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3-9所示,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包括成直线分布的若干拉丝罐1,相邻两个拉丝罐1之间固设有灰盒2;所述灰盒2上设有过丝孔3,所述过丝孔3的中心线与若干拉丝罐1的侧壁相切;所述灰盒2上远离拉丝罐1一侧设有过线轮4和防护框5,所述过线轮4外侧距拉丝罐1的距离大于过丝孔3距拉丝罐1的距离。所述过线轮4位于灰盒2一端,灰盒2的另一端设有防护框5;所述防护框5与过线轮4位于灰盒2的同一侧面上。所述防护框5高度大于过线轮4远离灰盒2一侧到灰盒2的距离。所述防护框5的形状为U形,其开口端固定在灰盒2上。所述过线轮4和防护框5材质均为铜。所述防护框5正对灰盒2一侧内表面上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弧面卡槽6。弧面卡槽6长度等于防护框5的长度,弧面卡槽6的高度大于初始线材的直径。所述灰盒2包括依次设置且一体成型的第一预留槽8、粉槽9和第二预留槽10;所述第一预留槽8、粉槽9和第二预留槽10上均设有过丝孔3,且三个过丝孔3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粉槽9内设有搅拌单元,搅拌单元一端伸出粉盒9延伸至第一预留槽8;所述第一预留槽8与搅拌单元正对的侧壁上设有通孔11。所述搅拌单元包括转动轴12和搅拌杆13;所述转动轴12的轴心处设有过丝孔3;所述转动轴12一端伸入粉槽9,另一端伸出粉槽9延伸至第一预留槽8;所述转动轴12上通过连接杆15呈辐射状均匀固设有若干搅拌杆13;若干搅拌杆13均与转动轴12平行,且均位于粉槽9内;所述转动轴12伸出粉槽9一端通过链传动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固定在灰盒2外侧;链传动中的链条伸出通孔11。若干搅拌杆13的数量为1个。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的线材7直径,选择将初始线材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直线分布的若干拉丝罐(1),相邻两个拉丝罐(1)之间固设有灰盒(2);所述灰盒(2)上设有过丝孔(3),所述过丝孔(3)的中心线与若干拉丝罐(1)的侧壁相切;所述灰盒(2)上远离拉丝罐(1)一侧设有过线轮(4)和防护框(5),所述过线轮(4)外侧距拉丝罐(1)的距离大于过丝孔(3)距拉丝罐(1)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直线分布的若干拉丝罐(1),相邻两个拉丝罐(1)之间固设有灰盒(2);所述灰盒(2)上设有过丝孔(3),所述过丝孔(3)的中心线与若干拉丝罐(1)的侧壁相切;所述灰盒(2)上远离拉丝罐(1)一侧设有过线轮(4)和防护框(5),所述过线轮(4)外侧距拉丝罐(1)的距离大于过丝孔(3)距拉丝罐(1)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轮(4)位于灰盒(2)中间,过线轮(4)两侧均设有防护框(5);所述防护框(5)和过线轮(4)位于灰盒(2)的同一侧面,且两者之间留有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轮(4)位于灰盒(2)一端,灰盒(2)的另一端设有防护框(5);所述防护框(5)与过线轮(4)位于灰盒(2)的同一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5)高度大于过线轮(4)远离灰盒(2)一侧到灰盒(2)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5)的形状为U形,其开口端固定在灰盒(2)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保障操作安全的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轮(4)和防护框(5)材质均为铜或高锰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伟袁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永昌焊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