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免损伤肺脏的胸腔穿刺套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568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避免损伤肺脏的胸腔穿刺套管针,包括针芯和外套管,针芯的针头呈尖刺状,外套管的远离针头的一端设有球阀,外套管靠近球阀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引流器的端部;外套管的远离球阀的一端设有能够避免对患者肺脏造成损伤的弧形头部,弧形头部上开设有一个用于针头穿入的吸液孔,外套管的靠近弧形头部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引导胸腔内积液进入外套管内部的引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套管插入胸腔内部的一端设有弧形头部,可避免对肺脏造成损伤;外套管的靠近弧形头部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可避免血凝块等堵塞物堵塞吸液孔。

A thoracentesis cannula that avoids the injury of the lu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ocar for thoracic puncture can avoid the injury of the lung, including the needle core and the outer tube, the needle core needle is spiny, one end of the external tube is away from the needle is provided with a ball valve, one end of the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ball valve near the end connection tube; the outer casing of the end away from the ball which can avoid arc head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lu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curved needle for suction hole penetrating through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 tube, near the end of the arc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uide for the pleural effusion into the drainage hole inside the cas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an arc-shaped head at the end of the sleeve tube inserted into the thorax, which can avoid damage to the lungs. There are multiple drainage holes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outer sleeve near the arc head, which can avoid clogging of the suction hole by clogging of blood cl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避免损伤肺脏的胸腔穿刺套管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避免损伤肺脏的胸腔穿刺套管针。
技术介绍
气胸和大量胸腔积液会导致呼吸困难,可威胁生命,需要紧急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以缓解胸闷气短症状。胸腔穿刺引流术为胸外伤等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之一,胸腔穿刺的目的是将胸腔内的积液、积气等抽吸出来,以减轻对肺脏的压迫,促使肺膨胀以及明确胸腔积液性质。当前所用的胸腔穿刺套管针,存在如下弊端:一、其套管的头部呈尖刺状,在抽吸胸腔内部积液的过程中,呈尖刺状的套管容易对肺脏造成损伤;二、由于套管仅在其头部仅开设有一个用于吸取胸腔内积液等的吸孔,在抽吸胸腔内部积液的过程中,胸腔内血凝块、胸腔内沉积物或复张的肺极易堆积在吸孔处,造成堵塞;三、目前胸腔穿刺针没有刻度,不能精确测量进针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损伤肺脏的胸腔穿刺套管针,该胸腔穿刺套管针的外套管插入胸腔内部的一端设有弧形头部,可避免对肺脏造成损伤;外套管的靠近弧形头部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可避免血凝块等堵塞物堵塞吸液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避免损伤肺脏的胸腔穿刺套管针,包括用于刺入患者胸腔内部的针芯和套设在针芯外部的外套管,针芯的针头呈尖刺状,外套管的远离针头的一端设有球阀,球阀包括阀体、位于阀体内部的球体和与球体连接用于控制球阀开闭的阀柄,外套管靠近球阀的一端设有能够连接引流器的端部;所述外套管的远离球阀的一端设有能够避免对患者肺脏造成损伤的弧形头部,弧形头部上开设有一个用于针头穿入的吸液孔,外套管的靠近弧形头部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引导胸腔内积液进入外套管内部的引流孔;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测针芯进入胸腔内部深度的刻度线。进一步地,所述针芯的尾端连接有横截面呈圆形的针座,针座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十字形凹槽,针芯的尾部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所述十字形凹槽相配合的十字形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的呈开口状的一端设有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针头呈锥形。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器为注射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外套管插入胸腔内部的一端设有弧形头部,可避免对肺脏造成损伤;外套管的靠近弧形头部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可避免血凝块等堵塞物堵塞吸液孔;套管外标有刻度便于精确把握进针深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外套管,101、端部,102、弧形头部,103、吸液孔,104、引流孔,105、刻度线,2、针芯,201、针头,202、针座,3、球阀,301、阀体,302、球体,303、阀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可避免损伤肺脏的胸腔穿刺套管针,包括用于刺入患者胸腔内部的针芯2和套设在针芯2外部的外套管1,针芯2的针头201呈锥形,且呈尖刺状。外套管1的远离针头201的一端设有球阀3,球阀3包括阀体301、位于阀体301内部的球体302和与球体302连接用于控制球阀3开闭的阀柄303,外套管1靠近球阀3的一端设有能够连接引流器的端部101,引流器可以是注射器。外套管1的远离球阀3的一端设有能够避免对患者肺脏造成损伤的弧形头部102,弧形头部102上开设有一个用于针头201穿入的吸液孔103,外套管1的靠近弧形头部102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引导胸腔内积液进入外套管1内部的引流孔104。外套管1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105,用于观测胸腔穿刺套管针的针芯2进入胸腔内部的深度。在外套管1和针芯2同时刺入胸腔的状态下,通过将针芯2从外套管1内抽出至球阀3后端时,转动阀柄90°以带动球体转动90°,从而关闭球阀3,将针芯2从外套管1内全部抽离后,再逆向转动阀柄90°以带动球体逆向转动90°,开启球阀3,在外套管1的靠近球阀3的一端连接引流器,以将胸腔内的积液抽出。针芯2的尾端连接有横截面呈圆形的针座202,针座202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十字形凹槽,针芯2的尾部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所述十字形凹槽相配合的十字形凸起。作为改进,可以将外套管1的呈开口状的一端设有内螺纹,使引流器与外套管1之间连接更为紧密,减少积液泄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避免损伤肺脏的胸腔穿刺套管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避免损伤肺脏的胸腔穿刺套管针,包括用于刺入患者胸腔内部的针芯(2)和套设在针芯(2)外部的外套管(1),针芯(2)的针头(201)呈尖刺状,外套管(1)的远离针头(201)的一端设有球阀(3),球阀(3)包括阀体(301)、位于阀体(301)内部的球体(302)和与球体(302)连接用于控制球阀(3)开闭的阀柄(303),外套管(1)靠近球阀(3)的一端设有能够连接引流器的端部(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远离球阀(3)的一端设有能够避免对患者肺脏造成损伤的弧形头部(102),弧形头部(102)上开设有一个用于针头(201)穿入的吸液孔(103),外套管(1)的靠近弧形头部(102)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引导胸腔内积液进入外套管(1)内部的引流孔(104);所述外套管(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观测针芯(2)进入胸腔内部深度的刻度线(1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损伤肺脏的胸腔穿刺套管针,包括用于刺入患者胸腔内部的针芯(2)和套设在针芯(2)外部的外套管(1),针芯(2)的针头(201)呈尖刺状,外套管(1)的远离针头(201)的一端设有球阀(3),球阀(3)包括阀体(301)、位于阀体(301)内部的球体(302)和与球体(302)连接用于控制球阀(3)开闭的阀柄(303),外套管(1)靠近球阀(3)的一端设有能够连接引流器的端部(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远离球阀(3)的一端设有能够避免对患者肺脏造成损伤的弧形头部(102),弧形头部(102)上开设有一个用于针头(201)穿入的吸液孔(103),外套管(1)的靠近弧形头部(102)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引导胸腔内积液进入外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格赵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