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鑫专利>正文

动脉穿刺套管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195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软套管(1)和穿刺针(4),所述软套管包括套管体(2)以及套管定位部(3),穿刺针(4)包括针体(5)、手柄(7)以及针体(5)与手柄(7)之间的定位套管部(6),定位套管部(6)与套管定位部(3)相配合,定位套管部(6)由若干周向连续均匀分布的脊条体组成,并且其周面有外端向内的拔模斜度,套管定位部(3)内部为直径略大于定位套管部(6)最大直径的圆柱面,针体(5)末端为楔形设计,其特征在于:软套管(1)与穿刺针(4)处于安装状态时,套管体(2)的末端与针体(5)楔形设计处上缘相平齐。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有效提高软套管置入率。

Artery puncture needle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52a8\u8109\u7a7f\u523a\u5957\u7ba1\u9488\uff0c\u5305\u62ec\u8f6f\u5957\u7ba1\uff081\uff09\u548c\u7a7f\u523a\u9488\uff084\uff09\uff0c\u6240\u8ff0\u8f6f\u5957\u7ba1\u5305\u62ec\u5957\u7ba1\u4f53\uff082\uff09\u4ee5\u53ca\u5957\u7ba1\u5b9a\u4f4d\u90e8\uff083\uff09\uff0c\u7a7f\u523a\u9488\uff084\uff09\u5305\u62ec\u9488\u4f53\uff085\uff09\u3001\u624b\u67c4\uff087\uff09\u4ee5\u53ca\u9488\u4f53\uff085\uff09\u4e0e\u624b\u67c4\uff087\uff09\u4e4b\u95f4\u7684\u5b9a\u4f4d\u5957\u7ba1\u90e8\uff086\uff09\uff0c\u5b9a\u4f4d\u5957\u7ba1\u90e8\uff086\uff09\u4e0e\u5957\u7ba1\u5b9a\u4f4d\u90e8\uff083\uff09\u76f8\u914d\u5408\uff0c\u5b9a\u4f4d\u5957\u7ba1\u90e8\uff086\uff09\u7531\u82e5\u5e72\u5468\u5411\u8fde\u7eed\u5747\u5300\u5206\u5e03\u7684\u810a\u6761\u4f53\u7ec4\u6210\uff0c\u5e76\u4e14\u5176\u5468\u9762\u6709\u5916\u7aef\u5411\u5185\u7684\u62d4\u6a21\u659c\u5ea6\uff0c\u5957\u7ba1\u5b9a\u4f4d\u90e8\uff083\uff09\u5185\u90e8\u4e3a\u76f4\u5f84\u7565\u5927\u4e8e\u5b9a\u4f4d\u5957\u7ba1\u90e8\uff086\uff09\u6700\u5927\u76f4\u5f84\u7684\u5706\u67f1\u9762\uff0c\u9488\u4f53\uff085\uff09\u672b\u7aef\u4e3a\u6954\u5f62\u8bbe\u8ba1\uff0c\u5176\u7279\u5f81\u5728\u4e8e\uff1a\u8f6f\u5957\u7ba1\uff081\uff09\u4e0e\u7a7f\u523a\u9488\uff084\uff09\u5904\u4e8e\u5b89\u88c5\u72b6\u6001\u65f6\uff0c\u5957\u7ba1\u4f53\uff082\uff09\u7684\u672b\u7aef\u4e0e\u9488\u4f53\uff085\uff09\u6954\u5f62\u8bbe\u8ba1\u5904\u4e0a\u7f18\u76f8\u5e73\u9f50 . I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strong in practicality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sertion rate of soft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脉穿刺套管针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复杂手术、特殊病人手术日益增多,因此术中需行有创动脉血压及血气监测的病例也日益增加。在直入法动脉穿刺置管穿刺置管时,经常遇到穿刺针有回血,在回血状态下进针置入软套管往往会由于血液干扰而置入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有效提高软套管置入率的动脉穿刺套管针。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软套管和穿刺针,所述软套管包括套管体以及套管定位部,穿刺针包括针体、手柄以及针体与手柄之间的定位套管部,定位套管部与套管定位部相配合,定位套管部由若干周向连续均匀分布的脊条体组成,并且其周面有外端向内的拔模斜度,套管定位部内部为直径略大于定位套管部最大直径的圆柱面,套管定位部在略微变形的状态下与定位套管部配合,针体末端为楔形设计;软套管与穿刺针处于安装状态时,套管体套于针体外周面上,套管定位部套于定位套管部外周,其端部抵接于手柄端部,其中:套管体的末端与针体楔形设计处上缘相平齐。保证了在穿刺针的针体扎入尖部动脉血管的同时软套管的套管体顶端就同时进入了血管内。上述动脉穿刺套管针,其中:所述软套管长度与定位套管部末端到针体楔形设计上缘距离相等。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将软套管的套管体顶端与穿刺针的针体上缘设计为平齐,保证了针体扎入尖部动脉血管的同时软套管的套管体顶端就同时进入了血管内,避免了在针体扎入动脉血管后,由于回血造成穿刺不成功,改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动脉穿刺套管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1、软套管;2、套管体;3、套管定位部;4、穿刺针;5、针体;6、定位套管部;7、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动脉穿刺套管针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见图1至图3,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软套管1和穿刺针4,所述软套管包括套管体2以及套管定位部3,穿刺针4包括针体5、手柄7以及针体5与手柄7之间的定位套管部6,定位套管部6与套管定位部3相配合,定位套管部6由若干周向连续均匀分布的脊条体组成,并且其周面有外端向内的拔模斜度,套管定位部3内部为直径略大于定位套管部6最大直径的圆柱面,套管定位部3在略微变形的状态下与定位套管部6配合,针体5末端为楔形设计;套管体2套于针体5外周面上,套管定位部3套于定位套管部6外周,其端部抵接于手柄7端部,套管体2的末端与针体5楔形设计处上缘相平齐。保证了在穿刺针4的针体5扎入尖部动脉血管的同时软套管1的套管体2顶端就同时进入了血管内。所述软套管1长度与定位套管部6末端到针体5楔形设计上缘距离相等。使用时,软套管1套在穿刺针4上,套管体2包裹在针体5外周,套管定位部3内侧与定位套管部6外周相接触,且定位套管部6端面与手柄7端面接触,套管体2前端与针体5楔形尖部上缘平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脉穿刺套管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软套管(1)和穿刺针(4),所述软套管包括套管体(2)以及套管定位部(3),穿刺针(4)包括针体(5)、手柄(7)以及针体(5)与手柄(7)之间的定位套管部(6),定位套管部(6)与套管定位部(3)相配合,定位套管部(6)由若干周向连续均匀分布的脊条体组成;针体(5)端部为楔形设计;套管体(2)套于针体(5)外周面上,套管定位部(3)套于定位套管部(6)外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体(2)的末端与针体(5)楔形设计处的上缘相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软套管(1)和穿刺针(4),所述软套管包括套管体(2)以及套管定位部(3),穿刺针(4)包括针体(5)、手柄(7)以及针体(5)与手柄(7)之间的定位套管部(6),定位套管部(6)与套管定位部(3)相配合,定位套管部(6)由若干周向连续均匀分布的脊条体组成;针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鑫徐立章
申请(专利权)人:汪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