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136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菌袋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转轴上设有螺旋刀片,出料口连通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弧心处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沿周向至少均布四组由若干梳齿组成的梳理机构,梳理机构的宽度与弧形槽的宽度相等,梳齿一端设有刮钩,刮钩自由端与所述弧形槽的槽底相抵,相邻两组梳理机构的夹角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弧形槽的角度;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弧形槽自由端下方设有用于收集菌料的菌料箱;梳理机构工作区外设有吸风机,吸风机连通有用于收集菌袋的集料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菌料与菌袋分离效果好,菌袋不会残留在壳体内,菌袋易于清理。

Biological feed bacteria bag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菌袋分离
,具体涉及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食用菌培养所废的食用菌包经常被回收利用于有机肥堆肥,废弃食用菌包需要先通过破碎机分离机将菌袋破碎与菌料分离,但是菌袋破碎后容易与菌料混在一起,难以分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6237872公开了一种杏鲍菇菌糠生物饲料菌袋分离系统,通过在分离机内出料口端固设分离柱,分离柱上设置若干小刺将菌袋勾住,出料口的上端与风机相连通,将分离柱上勾住的菌袋吸走。但上述装置仍存在缺陷:风机将分离柱上的菌袋吸走的同时也可能将分离机内的菌料一同吸走,并且风机不能将挂在分离柱上的菌袋完全吸走,残留在分离柱上的菌袋会越来越多,分离柱的分离效果下降,而且分离柱位于分离机内部,不便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袋分离效果好并且残留菌袋便于清理的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螺旋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连通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心处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沿周向至少均布四组梳理机构,所述梳理机构包括沿所述弧形槽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梳齿,所述梳理机构的宽度与所述弧形槽的宽度相等,所述梳齿一端设有刮钩,所述刮钩自由端与所述弧形槽的槽底相抵,相邻两组梳理机构的夹角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弧形槽的角度;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有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弧形槽出料端下方设有用于收...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另一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螺旋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连通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心处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沿周向至少均布四组梳理机构,所述梳理机构包括沿所述弧形槽宽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梳齿,所述梳理机构的宽度与所述弧形槽的宽度相等,所述梳齿一端设有刮钩,所述刮钩自由端与所述弧形槽的槽底相抵,相邻两组梳理机构的夹角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弧形槽的角度;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有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弧形槽出料端下方设有用于收集菌料的菌料箱;所述梳理机构工作区外设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连通有用于收集菌袋的集料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饲料菌袋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电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林娟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鹿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