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农用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351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农用大棚,包括顶部框架和底部基架;所述底部基架包括横向支撑杆和竖向支撑杆,多个横向支撑杆和多个竖向支撑杆活动连接成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竖向支撑杆包括固定支撑杆和升降杆;所述底部基架底部的四个角均设有固定支脚;所述顶部框架包括竖支架和顶部弯支架;所述顶部弯支架与底部基架连接处的下方设有集水槽。该农用大棚可满足各种大田实验对大棚的需求,通过拆卸组装可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及不同面积进行使用,通过将多个单体大棚进行组装可实现种植面积的控制,也可调整满足大棚内部实验空间的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储存,节约了淡水资源。

An assembled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农用大棚
本技术属于农业生产使用大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农用大棚。
技术介绍
在全球人口急剧增加、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背景下,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加,产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按照需求进行种植是十分必要,高效的大棚种植在利用土地及气候条件方面有着明显得优势,同时水分的精确调控在高效的大棚种植中十分重要,此外,基于不同季节及实际需求,充分利用不同地点进行大棚种植也是提高土地高效利用的措施。因此,极有必要从技术层面实现满足大棚装置根据不同的地点及面积要求而所需的高效的可拆卸及可组装性。大棚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根据需求满足田间高效作物栽培的装置,是提高田间种植效率的必备装置。近年来,随着大棚种植和需求大棚装置的大田实验在国内外迅速地发展起来,实验过程中对大棚的雨水、通风状况及可重复利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不同年份间的实验面积可能存在差异,对于大棚的面积也就会发现相应的改变,同时,实验地点的改变及不同时间点对于大棚的需求不同需要其具有拆卸后组装再使用的特性。然而,现有的大棚大多是一次成型不可变的,面积的大小在田间固定之后是不可调节的,在实际应用中,导致多次实验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装式农用大棚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式农用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框架和底部基架,所述顶部框架固定在底部基架上方;所述底部基架包括横向支撑杆(1)和竖向支撑杆(2),多个横向支撑杆(1)和多个竖向支撑杆(2)活动连接成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竖向支撑杆(2)包括固定支撑杆(2‑2)和在固定支撑杆(2‑2)内部进行升降的升降杆(2‑1);所述底部基架底部的四个角均设有固定支脚(3),所述固定支脚(3)一端与底部基架固定,另一端嵌入土壤中;所述顶部框架包括竖支架(4)和顶部弯支架(5),所述竖支架(4)有多个且呈阵列分布活动固定在底部基架顶部的一根横向支撑杆(1)上,所述顶部弯支架(5)有多个且一端分别与竖支架(4)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农用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框架和底部基架,所述顶部框架固定在底部基架上方;所述底部基架包括横向支撑杆(1)和竖向支撑杆(2),多个横向支撑杆(1)和多个竖向支撑杆(2)活动连接成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竖向支撑杆(2)包括固定支撑杆(2-2)和在固定支撑杆(2-2)内部进行升降的升降杆(2-1);所述底部基架底部的四个角均设有固定支脚(3),所述固定支脚(3)一端与底部基架固定,另一端嵌入土壤中;所述顶部框架包括竖支架(4)和顶部弯支架(5),所述竖支架(4)有多个且呈阵列分布活动固定在底部基架顶部的一根横向支撑杆(1)上,所述顶部弯支架(5)有多个且一端分别与竖支架(4)活动连接,另一端均与底部基架顶部的横向支撑杆(1)活动连接;所述顶部弯支架(5)与底部基架连接处的下方设有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谌俊旭范元芳杨文钰陈元凯冯铃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