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99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外壳,包括壳体、通风箱、挡雨罩和垫块,所述壳体为矩形状,且壳体的上、下两端均开口,两通风箱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上、下两端,且通风箱将壳体的上、下两端口密封,通风箱与壳体的内腔相贯通,挡雨罩固定连接在上端挡雨罩的上端面上,垫块固定连接在下端通风箱的底面上。由于壳体上没有设有通风孔,因此外部的灰尘与雨水不会进入壳体内部,保证好的防尘、防雨效果,壳体的通风是由通风箱实现,可以与壳体的内腔形成很好的空气对流,进行可以保证壳体内部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外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外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压外壳在使用时,为便于变压器的热量散出,常在外壳上设有百叶窗,百叶窗在使用时,不能有效地阻止灰尘与雨水的进入,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变压器外壳。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变压器外壳,包括壳体、通风箱、挡雨罩和垫块,所述壳体为矩形状,且壳体的上、下两端均开口,两通风箱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上、下两端,且通风箱将壳体的上、下两端口密封,通风箱与壳体的内腔相贯通,挡雨罩固定连接在上端挡雨罩的上端面上,垫块固定连接在下端通风箱的底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箱包括第一挡灰板、第二挡灰板、矩形箱体和盖板,两所述第一挡灰板倾斜设于矩形箱体内,且第一挡灰板与矩形箱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挡灰腔,两第二挡灰板倾斜设于矩形箱体内,且两第二挡灰板位于两第一挡灰板的内侧,第二挡灰板和第一挡灰板之间形成第二挡灰腔,盖板固定于矩形箱体上,并将第一挡灰腔和第二挡灰腔封闭;在矩形箱体的侧壁和底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和第一挡灰腔相贯通,第二通气孔和第二挡灰腔相贯通。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压器外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通风箱(2)、挡雨罩(3)和垫块(4),所述壳体(1)为矩形状,且壳体(1)的上、下两端均开口,两通风箱(2)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上、下两端,且通风箱(2)将壳体(1)的上、下两端口密封,通风箱(2)与壳体(1)的内腔相贯通,挡雨罩(3)固定连接在上端挡雨罩(3)的上端面上,垫块(4)固定连接在下端通风箱(2)的底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通风箱(2)、挡雨罩(3)和垫块(4),所述壳体(1)为矩形状,且壳体(1)的上、下两端均开口,两通风箱(2)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上、下两端,且通风箱(2)将壳体(1)的上、下两端口密封,通风箱(2)与壳体(1)的内腔相贯通,挡雨罩(3)固定连接在上端挡雨罩(3)的上端面上,垫块(4)固定连接在下端通风箱(2)的底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2)包括第一挡灰板(21)、第二挡灰板(22)、矩形箱体(23)和盖板(24),两所述第一挡灰板(21)倾斜设于矩形箱体(23)内,且第一挡灰板(21)与矩形箱体(23)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挡灰腔(210),两第二挡灰板(22)倾斜设于矩形箱体(23)内,且两第二挡灰板(22)位于两第一挡灰板(21)的内侧,第二挡灰板(22)和第一挡灰板(21)之间形成第二挡灰腔(220),盖板(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容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