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域协同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
,特别是一种基于区域协同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技术介绍
列车运行图规定了各种列车占用区间的次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各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标准,以及机车(动车组)交路等,把整个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是协调铁路各部门、单位按一定程序进行生产活动的工具。随着高速铁路与既有线贯通成网运营的新特点,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既有线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即优先铺画跨线长途高速列车,然后铺画本线列车,总体而言是全路一盘棋,先路网后局部,立足于整体路网,关联性强,导致长距离跨线列车对本线列车的开行造成严重干扰和影响,整个路网的列车运行线交织在一起,各条线路相互关联,无法更多地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产品设计优化,很难真正实现全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优化。现有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主要有:1)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设计相应算法优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2)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设计相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区域协同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高速铁路区域子网划分方法,将高速铁路网划分成若干区域子网;步骤2:各自独立编制区域子网内高速铁路干线规格化列车运行图;步骤3:基于区域子网内干线列车运行图,确定区域子网内支线的跨线列车运行线,进而编制区域子网内支线列车运行图;步骤4:基于各区域子网间运行线的时空衔接关系,合理选择确定高速铁路路网跨线列车运行线,并适当调整区域子网内支线列车运行图,完成整个高速铁路网的运行图编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域协同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高速铁路区域子网划分方法,将高速铁路网划分成若干区域子网;步骤2:各自独立编制区域子网内高速铁路干线规格化列车运行图;步骤3:基于区域子网内干线列车运行图,确定区域子网内支线的跨线列车运行线,进而编制区域子网内支线列车运行图;步骤4:基于各区域子网间运行线的时空衔接关系,合理选择确定高速铁路路网跨线列车运行线,并适当调整区域子网内支线列车运行图,完成整个高速铁路网的运行图编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协同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采用改进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对高速铁路区域子网进行划分,具体为:步骤1.1:初始化设置样本高速铁路线路xi和xk的相似度矩阵s(i,k),矩阵值采用欧式距离为测度,即s(i,k)=-||xi-xk||2;设置所有对角线元素s(k,k)为相同的定值p,初始化吸引度矩阵r(i,k)=0;初始化归属度矩阵a(i,k)=0;设置最大迭代次数Maxits,N表示需要划分的高速铁路区域子网数,i、j、k表示不同高速铁路线路的编号;步骤1.2:迭代1)更新吸引度和归属度矩阵吸引度矩阵R更新计算公式为:归属度矩阵A更新计算公式为:2)对吸引度矩阵R和归属度矩阵A进行缩放R=(1-λ)·R+λ·RoldA=(1-λ)·A+λ·Aold其中,Rold与Aold为上一次迭代得出的吸引度和归属度矩阵,λ为阻尼因子;3)对所有样本求吸引度与归属度之和,根据找到每个样本的类中心样本;步骤1.3:结果输出判断信息迭代过程是否达到设置的最大迭代次数Maxits,是则算法终止,否则返回步骤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域协同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步骤2.1:确定子网高速铁路干线规格化列车运行图周期长度T:T+=Δt*e,Δt=t1+t2+t3,Tmin=τ*(M-1)t1表示高速列车停车附加时间;t2表示高速列车停站时间;t3表示高速列车起动附加时间;规格化列车运行图列车数量为M列;始发站最少发车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少权,吕红霞,陈钉均,吕苗苗,张杰,潘金山,郭秀云,陈韬,李雪婷,张强锋,廖常宇,谢春,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