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LED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82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LED驱动器,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感应模块稳压电路、感应模块、控制电路、BUCK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分别进入感应模块稳压电路、BUCK电路;所述BUCK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LED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模块分别与感应模块稳压电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一个LED驱动器在同一个电路中实现亮‑微亮‑亮和亮‑灭‑亮两种模式,电路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LED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LED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LED驱动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LED灯的成本随着LED技术的不断提高而降低。另外,因国家越来越重视照明节能及环保问题,已经在大力推行使用LED灯,节能灯及白炽灯必然会被LED灯所取代。但是,现有的LED驱动器实现LED灯微亮是通过调节CS电阻实现,实现LED灭是通过关断VCC。即现有的一个LED驱动器只能实现的亮-微亮-亮或亮-灭-亮两种模式中的一种来调节灯管功率(LED灯实现的亮-微亮-亮需要一个LED驱动器,实现亮-灭-亮需要另外一个LED驱动器),不能利用同一个LED驱动器实现两种模式,电路复杂。综上可知,所述LED驱动器,实际中存在不便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LED驱动器,电路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LED驱动器,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感应模块稳压电路、感应模块、控制电路、BUCK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分别进入感应模块稳压电路、BUCK电路;所述BUCK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LED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模块分别与感应模块稳压电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较佳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刀开关SH1、光电耦合器PH1、三极管Q2、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光敏三极管集电极与电阻R10一端串联连接;所述电阻R10另一端与BUCK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单刀开关SH1并联在电阻R10两端;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光敏三极管发射极与BUCK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发光二极管正极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11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发光二极管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2一端、电阻R13一端电性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1另一端与电阻R1另一端电性连接后与感应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3另一端与感应模块电性连接。较佳地,所述BUCK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1、变压器T1、场效应管Q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所述驱动芯片U1的DIM引脚分别与电阻R10另一端、电容C2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PH1的光敏三极管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COMP引脚与电容C3串联后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1的GND引脚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1的OUT引脚与电阻R3串联后再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4正极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性连接,负极与驱动芯片U1的OUT引脚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CS引脚与电阻R6串联后再与场效应管Q1漏极电性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源极与整流滤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电阻R7均并联在电阻R6两端;所述二极管D5正极接地,负极与电阻R7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VCC引脚与电阻R2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电阻R1串联后再与整流滤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VCC引脚与电容C4串联后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同名端分别与电容C6、电阻R8串联后接地,初级线圈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CS引脚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同名端与二极管D6的正极电性连接,次级线圈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二极管D6的负极电性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VCC引脚电性连接。较佳地,所述感应模块稳压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2、二极管D1、二极管D2、稳压管D3、电阻R4、电容C5、电感L1;所述驱动芯片U2的DRAIN引脚与电容C5串联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1正极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电性连接,负极与驱动芯片U2的DRAIN引脚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2的CS引脚与电阻R4串联后与电感L1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1另一端分别与稳压管D3负极、感应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管D3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2负极与驱动芯片U2的CS引脚电性连接,正极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2的GND引脚与电感L1一端电性连接。较佳地,所述感应模块为人体感应模块,包括热释探头U4、型号为BIS001的芯片U3。较佳地,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桥式整流器DB1,型号为MB10F。较佳地,所述光电耦合器PH1型号为PC817;所述驱动芯片U1型号为NEW1;所述驱动芯片U2型号为WS9420。较佳地,所述稳压管D3为9.1V稳压管。较佳地,所述二极管D2、二极管D6均为贴片二极管ES1J;所述二极管D5为贴片二极管ES2J。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一个LED驱动器在同一个电路中实现亮-微亮-亮和亮-灭-亮两种模式,直接放置至灯具中使用,在灯具外部加两档开关对驱动器控制,实现两种调节模式的感应电源LED驱动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性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3为人体感应模块电路图;其中,附图标识说明:1—整流滤波电路,2—感应模块稳压电路,3—感应模块,4—控制电路,5—BUCK电路,6—LED。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3所示,一种新型LED驱动器,包括整流滤波电路1、感应模块稳压电路2、感应模块3、控制电路5、BUCK电路5;所述整流滤波电路1输出的直流电分别进入感应模块稳压电路2、BUCK电路5;所述BUCK电路5分别与控制电路4、LED6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模块3分别与感应模块稳压电路2、控制电路4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电路4包括单刀开关SH1、光电耦合器PH1、三极管Q2、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光敏三极管集电极与电阻R10一端串联连接;所述电阻R10另一端与BUCK电路5电性连接;所述单刀开关SH1并联在电阻R10两端;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光敏三极管发射极与BUCK电路5电性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发光二极管正极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11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发光二极管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2一端、电阻R13一端电性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1另一端与电阻R1另一端电性连接后与感应模块3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3另一端与感应模块3电性连接。所述BUCK电路5包括驱动芯片U1、变压器T1、场效应管Q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所述驱动芯片U1的DIM引脚分别与电阻R10另一端、电容C2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PH1的光敏三极管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COMP引脚与电容C3串联后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1的GND引脚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1的OUT引脚与电阻R3串联后再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4正极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性连接,负极与驱动芯片U1的OUT引脚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CS引脚与电阻R6串联后再与场效应管Q1漏极电性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源极与整流滤波电路1电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LED驱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LED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感应模块稳压电路、感应模块、控制电路、BUCK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分别进入感应模块稳压电路、BUCK电路;所述BUCK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LED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模块分别与感应模块稳压电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LED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感应模块稳压电路、感应模块、控制电路、BUCK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分别进入感应模块稳压电路、BUCK电路;所述BUCK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LED电性连接;所述感应模块分别与感应模块稳压电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LED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刀开关SH1、光电耦合器PH1、三极管Q2、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光敏三极管集电极与电阻R10一端串联连接;所述电阻R10另一端与BUCK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单刀开关SH1并联在电阻R10两端;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光敏三极管发射极与BUCK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发光二极管正极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11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PH1的发光二极管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2一端、电阻R13一端电性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1另一端与电阻R1另一端电性连接后与感应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3另一端与感应模块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LED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1、变压器T1、场效应管Q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所述驱动芯片U1的DIM引脚分别与电阻R10另一端、电容C2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PH1的光敏三极管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COMP引脚与电容C3串联后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1的GND引脚接地;所述驱动芯片U1的OUT引脚与电阻R3串联后再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4正极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性连接,负极与驱动芯片U1的OUT引脚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1的CS引脚与电阻R6串联后再与场效应管Q1漏极电性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源极与整流滤波电路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健慧李正恩孟祥华向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双向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