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荷载作用下半柔性路面界面处细观力学研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0803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荷载作用下半柔性路面界面处细观力学研究方法,属于路面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半柔性路面界面细观力学研究存在建模困难多、计算难度大、结果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离散元方法首先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生成与实际半柔性路面沥青混合料骨架相同级配二维离散元模型;然后,结合软件中已有功能及力学模型对各组成材料及其界面连接方式分别定义属性;最后,在已有模型基础上加入模拟车辆荷载,在加载过程中监测半柔性路面界面处的力学响应状况,对荷载作用下界面处的剪、拉、压应力、位移进行记录,评价该界面处受力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方法具有表现直观,计算简便、准确,应用范围广,适用于沥青类路面界面处的细观力学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荷载作用下半柔性路面界面处细观力学研究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荷载作用下半柔性路面界面处细观力学研究方法,属于路面材料

技术介绍
半柔性路面是一种以开级配大孔隙沥青混合料为基体,灌注流动性好、强度高的特制水泥胶浆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路面结构类型。半柔性路面兼有柔性路面无接缝、行车舒适性高的优点和刚性路面承载力强、耐磨性与耐久性好的优点。半柔性路面由于其铺筑方式与材料构成较普通路面更为复杂,其强度形成机理也与沥青混合料有较大差别,其中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与水泥胶浆界面处力学状态非常复杂,也是半柔性路面的薄弱环节,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即使在材料的宏观指标相同的情况下,道路的路用性能也有可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道路路面的病害往往是从微裂缝、微空隙等肉眼不可见的细观损害开始发展,在这些细小的损害积聚、扩展之后,路面的病害才从宏观角度显现出来。在沥青路面材料中,骨架结构与沥青胶浆自身的粘结特性是保持路面结构稳定的关键部分,而界面处是处于两种结构的边缘,在荷载作用下,是路面结构最易产生病害的部分。病害一旦产生,加之实际工作环境中温度荷载、水损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将导致病害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荷载作用下半柔性路面界面处细观力学研究方法

【技术保护点】
车辆荷载作用下半柔性路面界面处细观力学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构建符合一定级配的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模型,使设计空隙率为28%,按照水泥砂浆灌注比例及沥青用量建立半柔性路面离散元模型;(2)定义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中的集料和水泥砂浆凝固体为模拟过程中不会破裂的块体,沥青胶浆使用独立的圆盘表示,这三种材料在模型中紧密联系,确保半柔性路面离散元模型各组成材料的颗粒排布均匀性;(3)分别给半柔性路面离散元模型中各组成材料及其界面赋予计算参数,与沥青胶浆连接部分采用伯格斯模型及平行粘结表征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粘弹性,沥青混合料骨架与水泥砂浆使用弹性模型和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荷载作用下半柔性路面界面处细观力学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构建符合一定级配的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模型,使设计空隙率为28%,按照水泥砂浆灌注比例及沥青用量建立半柔性路面离散元模型;(2)定义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中的集料和水泥砂浆凝固体为模拟过程中不会破裂的块体,沥青胶浆使用独立的圆盘表示,这三种材料在模型中紧密联系,确保半柔性路面离散元模型各组成材料的颗粒排布均匀性;(3)分别给半柔性路面离散元模型中各组成材料及其界面赋予计算参数,与沥青胶浆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涛刘方韬汪洋李国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