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耐高压力电缆穿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68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口耐高压力电缆穿越器,包括相互插接的上部弯插头和穿越密封主体,连接处通过由壬套锁紧,穿越密封主体外侧设置锁紧套,穿越密封主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穿越芯线,每根穿越芯线均包括由上至下连接的导电铜芯、导电杆和电缆芯线,导电铜芯外部包裹导电铜芯橡胶,壳体和穿越芯线之间由上至下浇筑顶部橡胶层、环氧树脂层和尾部橡胶层,形成“顶部橡胶‑环氧树脂‑尾部橡胶”的密封结构,环氧树脂层和尾部橡胶层之间设置密封块,密封块设置芯线孔,电缆芯线穿过芯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密封性能优良,可有效提高动力电缆穿越油管挂及采油树的密封性能及可靠性,油田安全生产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口耐高压力电缆穿越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用动力电缆穿越器,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井口耐高压力电缆穿越器。
技术介绍
潜油电泵作为海上油田主要的人工举升方式,需要潜油电缆将动力由地面输送到井下。当潜油电缆穿过井口装置时,既要穿越油管挂与采油树,又要隔断井下的高压力,避免井下的腐蚀性及易燃易爆有害气体泄漏,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穿越器是海上油田主要的电缆穿越装置,现有穿越器内部结构单纯依靠橡胶、树脂的填充来实现密封,此种结构承压能力较低,且橡胶、壳体、树脂等材质间界面结合强度较低,当井下压力较大时,结合界面易成为井下油气流窜通道,导致穿越器内部密封失效,三根导体相间击穿。海上油田生产中,此种密封结构的穿越器已多次出现密封失效,相间击穿的事故,且击穿位置集中出现在穿越器导电铜芯与动力电缆芯线连接处,给油田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对现有穿越器内部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提供穿越器的密封耐压性能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井口耐高压力电缆穿越器,该结构密封性能优良,可有效提高动力电缆穿越油管挂及采油树的密封性能及可靠性,油田安全生产得到保证。本技术的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井口耐高压力电缆穿越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口耐高压力电缆穿越器,包括相互插接的上部弯插头(1)和穿越密封主体(2),所述上部弯插头(1)和穿越密封主体(2)的连接处通过由壬套(5)螺纹锁紧,所述穿越密封主体(2)外侧下部设置有锁紧套(3),所述穿越密封主体(2)包括外侧设置有密封槽(2‑13)的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设置有穿越芯线,每根所述穿越芯线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导电铜芯(2‑2)、导电杆(2‑6)和电缆芯线(2‑7),所述导电铜芯(2‑2)外部包裹有导电铜芯橡胶(2‑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和穿越芯线之间由上至下依次浇筑有顶部橡胶层(2‑3)、环氧树脂层(2‑5)和尾部橡胶层(2‑11),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口耐高压力电缆穿越器,包括相互插接的上部弯插头(1)和穿越密封主体(2),所述上部弯插头(1)和穿越密封主体(2)的连接处通过由壬套(5)螺纹锁紧,所述穿越密封主体(2)外侧下部设置有锁紧套(3),所述穿越密封主体(2)包括外侧设置有密封槽(2-13)的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设置有穿越芯线,每根所述穿越芯线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导电铜芯(2-2)、导电杆(2-6)和电缆芯线(2-7),所述导电铜芯(2-2)外部包裹有导电铜芯橡胶(2-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和穿越芯线之间由上至下依次浇筑有顶部橡胶层(2-3)、环氧树脂层(2-5)和尾部橡胶层(2-11),形成“顶部橡胶-环氧树脂-尾部橡胶”的密封结构,所述环氧树脂层(2-5)和尾部橡胶层(2-11)的之间设置有密封块(2-8),所述密封块(2-8)设置有芯线孔(2-12),所述电缆芯线(2-7)穿过芯线孔(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口耐高压力电缆穿越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春马绪鹏梁凤儒李令喜袁海青纪树立石健齐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