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常杰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排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768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排风扇,属于通风机械技术领域。本太阳能排风扇,包括壳体、旋转电机和风叶,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壳体内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与太阳能光伏板电性连接,太阳能光伏板的后侧边铰接在壳体上太阳能光伏板的两侧边各通过一连接杆连接在壳体上,连接杆的顶端铰接在太阳能光伏板上,连接杆的底端通过驱动结构滑动连接在壳体上,驱动结构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吸收能源,能够在保证排风扇的排风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排风扇
本技术属于通风机械
,涉及一种排风扇,特别是一种太阳能排风扇。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产中,厂房的换气除尘一般采用动力排风扇进行强制换气除尘。近年以来,为了节能降耗,新建厂房或厂房改造往往采用无动力风机进行排风换气。无动力风机,不需要人为提供动力,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室内上升的热气流和室外的自然风,通过推动风机的涡轮主机旋转,以达到通风换气的效果。与动力风机相比,无动力风机具有成本低、无噪音、无能耗、环境友好等优点,其应用非常广泛。但是,无动力风机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无动力风机的无动力特性决定了它的运转受到风速的制约,当室内外的温差较小并且室外的自然风也较小时,这将导致无动力风机的转速下降,其排风速度大打折扣。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高排风效率且节约能源的屋顶排风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太阳能排风扇,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排风扇的排风效率同时还能够节约能源。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太阳能排风扇,包括壳体、旋转电机和风叶,所述壳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具有敞口且相互连通,所述旋转电机内置于壳体内,所述风叶连接在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太阳能排风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排风扇,包括壳体(1)、旋转电机(2)和风叶(3),所述壳体(1)的顶端和底端均具有敞口且相互连通,所述旋转电机(2)内置于壳体(1)内,所述风叶(3)连接在旋转电机(2)的电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4),所述壳体(1)内置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与太阳能光伏板(4)电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2)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板(4)为覆盖在壳体(1)顶端敞口的矩形板状结构,太阳能光伏板(4)的后侧边铰接在壳体(1)上,所述太阳能光伏板(4)的两侧边各通过一连接杆(6)连接在壳体(1)上,所述连接杆(6)的顶端铰接在太阳能光伏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排风扇,包括壳体(1)、旋转电机(2)和风叶(3),所述壳体(1)的顶端和底端均具有敞口且相互连通,所述旋转电机(2)内置于壳体(1)内,所述风叶(3)连接在旋转电机(2)的电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4),所述壳体(1)内置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与太阳能光伏板(4)电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2)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光伏板(4)为覆盖在壳体(1)顶端敞口的矩形板状结构,太阳能光伏板(4)的后侧边铰接在壳体(1)上,所述太阳能光伏板(4)的两侧边各通过一连接杆(6)连接在壳体(1)上,所述连接杆(6)的顶端铰接在太阳能光伏板(4)上,连接杆(6)的底端通过驱动结构滑动连接在壳体(1)上,所述驱动结构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7)、齿轮(8)和齿条(9),所述齿条(9)固连在壳体(1)上,且齿条(9)的齿牙朝上设置,所述齿轮(8)固定套设在驱动电机(7)的电机轴上,且齿轮(8)啮合连接在齿条(9)上,所述连接杆(6)的底端套设在驱动电机(7)的电机轴上,所述驱动电机(7)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排风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常杰
申请(专利权)人:顾常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