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900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装置,属于单轨列车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和站台,每节车厢的左、右两侧墙体下方的外侧分别设有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每节车的前后共设有两对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在站台内侧对应每节车厢的停车位置设有固定永磁磁钢,该固定永磁磁钢与列车停靠时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的位置一一对应,且设于站台的固定永磁磁钢的尺寸在车辆行驶方向上大于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每对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和站台的固定永磁磁钢同极相对设置,站台的固定永磁磁钢与车厢两侧的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产生的斥力相等,方向相反。主要用于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

A kind of suspension type monorail train body stabiliz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spension type monorail train body stabiliz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norail train. Including the body and the mobile platform, outside each compartment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wall below the vehicl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ermanent magnet, and move with a total of two cars per vehicle permanent magnet, corresponding to each car parking position on the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ermanent magnet, permanent magnet and the fixed the train stops when the vehicle moving permanent magnet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mobile platform and a fixed permanent magnet larger than the size of the vehicle in the vehicle driving direction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each of the mobile vehicle and the platform of fixed permanent magnet permanent magnet steel poles arranged opposite the fixed permanent magnet mobile platform with the car on both sides of the vehicle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he repulsion force equal in opposite direction. It is mainly used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suspension type monorail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单轨列车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列车在站台的车体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是轨道为一条带形梁体,车辆跨座于其上或悬挂于其下行驶的交通工具。根据其走行模式和构造的不同,分为跨座式独轨和悬挂式单轨交通两种。目前,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主要运营国家是德国和日本。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均采用底部开口的钢制箱形截面轨道梁,车辆通过转向架在轨道梁下方运行。车辆运行时,车体受到侧风和偏载影响而产生的横向摆动幅度约为6.5°,为保证车辆进站安全,站台边缘需与车体间留约320mm的空隙。同时,在站台边缘设置宽300mm的踏板,平时竖起,列车进站后踏板放下,仅与车辆留约为20mm的空隙。车辆进站停靠后,乘客上下车对车体产生的作用力会使得车体绕转向架的横向摆动幅度不断增大,进而导致乘客行走不便,甚至跌落滑倒的危险。中国申请专利号20161109977.5中提出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乘车安全保护装置”,该申请专利用于解决悬挂式单轨车辆停站时车辆晃动,包括活动踏步板、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左侧稳定轮、右侧稳定轮。该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乘车安全保护装置,当活动踏步板向上摆动至水平位置时,车体稳定轮进入设置在车体底部的导向凹槽内,以稳定停靠站后的车体。车体停站稳定后该装置才开始运动至车体底部,这会增加停车时长。并且如果车体停站后受到较大的侧风和偏载影响,该装置不能确保稳定轮准确的进入车体底部。但该装置结构复杂,且稳定性较低,维护维修量大。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装置可更加有效解决车体与站台边缘之间间隙大以及乘客上下车而引起的车体横向摆动问题,以减小列车与站台边缘间隙,并保证列车停站的稳定性,提高运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列车停靠站后乘客上下车而引起的车体横向摆动的问题,以保证列车停站的稳定性,缩短停车间隔时间,提高运营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装置,包括车体和站台,每节车厢的左、右两侧墙体下方的外侧分别设有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每节车厢的前后共设有两对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在站台内侧对应每节车厢的停车位置设有固定永磁磁钢,该固定永磁磁钢与列车停靠时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的位置一一对应,且设于站台的固定永磁磁钢的尺寸在列车行驶方向上大于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每对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和站台的固定永磁磁钢同极相对设置,站台的固定永磁磁钢与车厢两侧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产生的斥力相等,方向相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列车停靠站台时,车厢两侧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和站台的固定永磁磁钢同极相对瞬时产生的斥力,可使车厢与站台边缘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横向距离。乘客上下车走动时,两侧磁极产生的斥力随着磁铁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自动调节两侧力的大小,以有效地控制车体横向晃动,保持车厢停靠站后的稳定性。用于解决悬挂式单轨列车停站时因乘客上下车走动而引起的车体横向摆动问题,以提高列车停站时的稳定性,降低乘车安全隐患,缩短停车间隔时间并提高运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3所示实施实例中,用于悬挂式单轨列车站台的的上方设有轨道梁5,车体悬挂在轨道梁5的下方,站台4为建筑高于地面的凹槽结构,本技术所述的稳定装置结构包括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和站台4的固定永磁磁钢2。所述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对称安装于车厢3侧墙车门6的两边底板下方,每一节车厢3的前、后,左、右共安装有两对,即四个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在站台4的凹槽结构的内侧对应每节车厢的停车位置设有固定永磁磁钢2,该固定永磁磁钢2与列车停靠时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每对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和站台4的固定永磁磁钢2同极相对设置,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产生的斥力相等,方向相反。由于斥力均作用于车体底部,因此可以在车体摆动时而提供较大的恢复力矩,以使得车体趋于稳定。由于列车在车站停靠时位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设置于站台4的固定永磁磁钢2的尺寸在车辆行驶方向上大于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以保障只要列车停靠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站台的固定永磁磁钢2与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均可相互作用,以提供足够的恢复力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装置,包括车体和站台,其特征在于:每节车厢(3)的左、右两侧墙体下方的外侧分别设有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每节车厢(3)的前后共设有两对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在站台(4)内侧对应每节车厢(3)的停车位置设有固定永磁磁钢(2),该固定永磁磁钢(2)与车辆停靠时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的位置一一对应,且设于站台(4)的固定永磁磁钢(2)的尺寸在列车行驶方向上大于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每对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和站台(4)的固定永磁磁钢(2)同极相对设置,站台(4)的固定永磁磁钢(2)与车厢两侧的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产生的斥力相等,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单轨列车车体稳定装置,包括车体和站台,其特征在于:每节车厢(3)的左、右两侧墙体下方的外侧分别设有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每节车厢(3)的前后共设有两对车载的移动永磁磁钢(1),在站台(4)内侧对应每节车厢(3)的停车位置设有固定永磁磁钢(2),该固定永磁磁钢(2)与车辆停靠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贞杨冰肖守讷陈志辉阳光武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