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838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2:39
一种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上电机、下电机、上搅拌轴、下搅拌轴,搅拌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闸板阀,上搅拌轴的下端固设置有“8”字形搅拌叶片,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转鼓,转鼓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空腔,转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转鼓的侧壁还固设有多个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装置通过转鼓、搅拌叶片、配重球的协同配合,物料在搅拌箱内部形成内循环,搅拌效率显著提高;(2)该装置尤其适用于墨粉的生产原料的混合搅拌,无论墨粉的生产原料中使用的添加剂是粉状还是液态,搅拌作业时间周期短,实施效果好。

A mixed mix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toner

By mixing device for producing toner, including mixing box, motor, motor, stirring shaft, stirring shaft, stirring at the top of th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inlet, mixing box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gate valve, on the stirring shaft is fixed at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8\ shape mixing blades, internal mixing tank the drum provided with inverted round table, the drum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avity of the inverted round table, the side wall of the drum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the side wall of the drum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ide plat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1) the device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with the drum, stirring blades, a counterweight ball, the material formed in the mixing tank inside the inner loop, the mixing efficienc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2) the mixing device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raw materials mixing toner, toner regardless of additives used in production of raw materials is a powder or liquid mixing operation,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墨粉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墨粉(又称碳粉)的主要成分不是碳,而大多数是由树脂和炭黑、电荷剂、磁粉等组成。针对不同的需求,碳粉生产向精细化、彩色化、高速化方向发展。碳粉制造主要采用粉碎法和聚合法。1)、聚合法是一种精细化学碳粉技术,它包括悬浮聚合、乳液聚合、装入微胶囊、分散聚合、压缩聚合、化学粉碎。聚合碳粉的工艺流程为:树脂单体、颜料、分散剂、其它试剂→超声分散→水、分散剂→充分搅拌→聚合→洗涤→过滤分离→干燥→后处理→成品。2)、粉碎法整个生产过程流程为:材料选用→材料检验→配料→预混→混炼挤出→粉碎分级→后处理→成品→检验→分装。无论是粉碎法和聚合法,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对原料进行搅拌,而且墨粉的生产原料中成分结构多变,常规搅拌效果差,搅拌作业时间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上电机、下电机、上搅拌轴、下搅拌轴,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闸板阀,闸板阀与搅拌箱连通,搅拌箱的底部还固设有多个支撑脚;所述上电机固设置在搅拌箱的顶部,所述上搅拌轴由上电机驱动,上搅拌轴的下端固设置有“8”字形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转鼓,转鼓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空腔,搅拌叶片设置在转鼓内部的空腔中,转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转鼓的侧壁还固设有多个侧板,侧板设置在转鼓的外部,侧板与搅拌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下电机固设置在搅拌箱的底部,所述下搅拌轴设置在转鼓的下方,下搅拌轴的上端与转鼓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搅拌轴由下电机驱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搅拌轴的中部固设置有轴环,所述转鼓内部的空腔中还设置有多个配重球,配重球设置在搅拌叶片的上方,配重球与轴环之间设置有连绳,连绳的一端与轴环固定连接,连绳的另一端与配重球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鼓的内锥角为α,5°≤α≤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装置通过转鼓、搅拌叶片、配重球的协同配合,物料在搅拌箱内部形成内循环,搅拌效率显著提高;(2)该装置尤其适用于墨粉的生产原料的混合搅拌,无论墨粉的生产原料中使用的添加剂是粉状还是液态,搅拌作业时间周期短,实施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转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2所示,所述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1、上电机2、下电机3、上搅拌轴21、下搅拌轴31,所述搅拌箱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搅拌箱1的底部设置有闸板阀12,闸板阀12与搅拌箱1连通,搅拌箱1的底部还固设有多个支撑脚13;所述上电机2固设置在搅拌箱1的顶部,所述上搅拌轴21由上电机2驱动,上搅拌轴21的下端固设置有“8”字形搅拌叶片22,所述搅拌箱1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转鼓6,转鼓6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空腔,所述转鼓6的内锥角为α,5°≤α≤30°,搅拌叶片22设置在转鼓6内部的空腔中,转鼓6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61,转鼓6的侧壁还固设有多个侧板62,侧板62设置在转鼓6的外部,侧板62与搅拌箱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下电机3固设置在搅拌箱1的底部,所述下搅拌轴31设置在转鼓6的下方,下搅拌轴31的上端与转鼓6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搅拌轴31由下电机3驱动。物料从进料口11倒入搅拌箱1的内部,启动上电机2,上电机2通过上搅拌轴21带动搅拌叶片22转动,搅拌叶片22对转鼓6内部的物料开始搅拌;启动下电机3,下电机3通过下搅拌轴31带动转鼓6旋转,搅拌叶片22的转向与转鼓6的转向相反,使得转鼓6下半部的物料被“8”字形搅拌叶片22从通孔61处挤向搅拌箱1的内部,由于转鼓6内部空腔为倒圆台形,因此转鼓6下半部物料的流速大于转鼓6上半部物料的流速,因此产生压差,导致靠近转鼓6上半部的物料被吸回转鼓6内部,形成循环,旋转的“8”字形搅拌叶片22与旋转的转鼓6协同配合,使得搅拌箱1内部的物料能够被快速打散、混合,该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的搅拌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只含有搅拌桨的搅拌装置来说,其效率提升了最少一倍。搅拌结束,开启闸板阀12,搅拌箱1内部的物料从闸板阀12处流出。其中,侧板62能够进一步提高转鼓6对搅拌箱1内部物料的搅拌效果,侧板62为直角三角形状,具有补偿作用;“8”字形搅拌叶片22转动时的阻力小,边缘的线速度大,有利于将转鼓6内部的物料挤出。为进一步地搅拌效果,所述上搅拌轴21的中部固设置有轴环23,所述转鼓6内部的空腔中还设置有多个配重球4,配重球4设置在搅拌叶片22的上方,配重球4与轴环23之间设置有连绳5,连绳5的一端与轴环23固定连接,连绳5的另一端与配重球4固定连接。转鼓6上半部的物料在转动的配重球4的撞击下,有利于提高搅拌效果,尤其适合用于树脂和炭黑、电荷剂、磁粉等不同性状物料的搅拌,在配重球4的撞击搅拌下,有利于后续熟化,随着转速的变化,配重球4与上搅拌轴21之间的垂直距离也随之变化,适合用于内部空腔为倒圆台形的转鼓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装置通过转鼓、搅拌叶片、配重球的协同配合,物料在搅拌箱内部形成内循环,搅拌效率显著提高;(2)该装置尤其适用于墨粉的生产原料的混合搅拌,无论墨粉的生产原料中使用的添加剂是粉状还是液态,搅拌作业时间周期短,实施效果好。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箱(1)、上电机(2)、下电机(3)、上搅拌轴(21)、下搅拌轴(31),所述搅拌箱(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搅拌箱(1)的底部设置有闸板阀(12),闸板阀(12)与搅拌箱(1)连通,搅拌箱(1)的底部还固设有多个支撑脚(13);所述上电机(2)固设置在搅拌箱(1)的顶部,所述上搅拌轴(21)由上电机(2)驱动,上搅拌轴(21)的下端固设置有“8”字形搅拌叶片(22),所述搅拌箱(1)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转鼓(6),转鼓(6)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空腔,搅拌叶片(22)设置在转鼓(6)内部的空腔中,转鼓(6)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61),转鼓(6)的侧壁还固设有多个侧板(62),侧板(62)设置在转鼓(6)的外部,侧板(62)与搅拌箱(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下电机(3)固设置在搅拌箱(1)的底部,所述下搅拌轴(31)设置在转鼓(6)的下方,下搅拌轴(31)的上端与转鼓(6)的底部固定连接,下搅拌轴(31)由下电机(3)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墨粉用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箱(1)、上电机(2)、下电机(3)、上搅拌轴(21)、下搅拌轴(31),所述搅拌箱(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搅拌箱(1)的底部设置有闸板阀(12),闸板阀(12)与搅拌箱(1)连通,搅拌箱(1)的底部还固设有多个支撑脚(13);所述上电机(2)固设置在搅拌箱(1)的顶部,所述上搅拌轴(21)由上电机(2)驱动,上搅拌轴(21)的下端固设置有“8”字形搅拌叶片(22),所述搅拌箱(1)的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转鼓(6),转鼓(6)内部设置有倒圆台形的空腔,搅拌叶片(22)设置在转鼓(6)内部的空腔中,转鼓(6)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61),转鼓(6)的侧壁还固设有多个侧板(62),侧板(62)设置在转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兴凯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