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浇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8005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保持水位恒定的自动浇水装置。它包括一盆体,所述盆体底部设有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浮块,浮块的中心设有向上突出的堵头,水位控制器的顶部设有受控管,受控管一端的管口正对堵头,受控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水装置,引水装置的另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源相连,水位控制器的底部设有盆体内部连通的出水孔。该自动浇水装置的特点是:①制造成本低;②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任意容量的储水容器,且无需改造容器;③能够单独使用,也能连接成一个系统,多个花盆共用一个大的水源。

An automatic wate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watering device that can keep the water level constant. It includes a pot body, the bottom of the p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level controller, the water level controller comprises a shell, wherein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loating block center, floa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protruding head, top level cont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led pipe nozzle is controlled at one end of the pipe plug, controlled pipe on the other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water diversion device, the other end of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water diversion device is connected to a water level controll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ot body internal communication outl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omatic watering device are: (1)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low; second, it can use any capacity of the water storage container as needed,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transform the container; third, it can be used alone, and can also be connected into a system, and many flowerpots share a large water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浇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家庭盆栽的自动浇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盆栽自动浇水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简易的水位花盆,花盆底部储水,通过吸水介质逐渐向上渗透到培养土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缓冲土壤湿度的变化,但由于花盆的储水有限,而且随着花盆底部水位的降低,土壤湿度无法保持恒定。另外一种为通过电路控制自动浇水,这种需要内置电源或者外接线路,实现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浇水花盆实现成本高或者无法保持土壤湿度恒定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浇水装置,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对土壤的恒定保湿。本技术自动浇水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浇水装置,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底部设有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浮块,浮块的中心设有向上突出的堵头,水位控制器的顶部设有受控管,受控管一端的管口正对堵头,受控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水装置,引水装置的另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源相连,水位控制器的底部设有与盆体内部连通的出水孔。进一步地,所述引水装置包括止逆阀门,活塞筒和活塞杆,所述止逆阀门的一端与受控管相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活塞筒,并通过活塞筒与进水管相连。具体地,所述活塞筒和活塞杆竖向设置在盆体内,所述进水管从活塞筒底部延伸出来并穿过盆体侧壁与外接水源相连通,所述活塞杆的上端面不低于盆体的上沿。更进一步地,所述水位控制器的顶部设有进水孔,所述水位控制器底部还设有与盆体底部相连接并连通盆体外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竖直设置,且排水管的上端面不低于水位控制器所限定的最高水位。所述浮块沿其厚度方向设有容纳排水管的凹槽或通孔。所述水位控制器的壳体由上下两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水位控制器的壳体为圆柱体,底部另有两个中心对称的安装孔,其直径等于排水管外径,所述排水管装设在对应的安装孔中。所述堵头为硅胶堵头;所述浮块为泡沫浮块。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的自动浇水装置的进水管并联在一起,并由同一管道连接到水源。当对该自动浇花装置输入一定水压时,水通过引水筒和止逆阀门进入水位控制器,再通过水位控制器底部出水孔流到盆体内,水位控制器内部水位与盆体水位保持一致,当水位达到使水位控制器内的泡沫浮块上浮,并通过泡沫浮块顶部固定的硅胶堵头堵住受控管时,管口被封住,则停止输入水源,水位不再上升。盆体底部水源通过渗透作用扩散到盆体培养土中,当底部水位下降时,浮块下降,水源得以补充进入盆体,从而保持盆体底部水位基本不变,使得培养土湿度也保持恒定。引水活塞和止逆阀门构成引水装置,其作用是能够方便地把任意储水容器的水引入到导水管中,从而利用虹吸作用得到一定的输入水压,因此允许使用任意容量的容器储水,解决储水量无法拓展的不足。当有过量雨水落入盆体内时,可以通过水位控制器上的进水孔再经排水管排出去,从而限制了盆体内水位不会高于排水管的高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用纯机械结构维持花盆底部水位恒定,从而保持土壤湿度不变,给植物的根系提供了稳定的湿度环境。自动浇水过程没有水浪费,当有过量雨水落入花盆时,可以通过水位控制器顶部的进水孔进入水位控制器内,再由排水管排出盆体外。配合引水装置的使用,可以用任意无需改造的容器给花盆供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自动浇水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图1和图2为自动浇水装置不同角度的透视图。图3为自动浇水装置底部视图。图4为自动浇水装置四分之一剖切的透视图。图5为盆体四分之一剖切的透视图。图6为水位控制器和引水装置四分之一剖切的透视图。图中,1.盆体,2.小孔,3.受控管,4硅胶堵头,5.水位控制器壳体,6.排水管,7.活塞杆,8.活塞筒,9.止逆阀门,10.泡沫浮块,11.进水管,1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至6所示的实施例中,盆体1的底部设有水位控制器,水位控制器包括一壳体5,水位控制器的壳体5分为上下两部分,通过螺纹连接。壳体5内设有圆柱状的泡沫浮块10,泡沫浮块10的中心设有向上突出的硅胶堵头4,水位控制器的顶部设有受控管3,受控管3一端的管口正对硅胶堵头4,当泡沫浮块10向上浮动时,硅胶堵头4可以很好地密封受控管3的管口。受控3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止引水装置和进水管11,引水装置包括止逆阀门9、活塞筒8和活塞杆7。止逆阀门9的一端与受控管3相连,另一端与活塞筒8相连。活塞筒8和活塞杆7位于盆体1内且竖直设置,进水管11从活塞筒8底部延伸出来并穿过盆体1侧壁与外接水源相连通,活塞杆7的上端面不低于盆体1的上沿,一般以高出盆体1上沿20mm为佳,以方便操作。水位控制器的壳体5为圆柱体,在壳体5的顶部设有进水孔2,底部设有出水孔(图中未示出),进入水位控制器的水通过该出水孔流至盆体1内。壳体5底部还设有两个安装孔,沿壳体5的中心对称设置。壳体5底部的安装孔用于安装排水管6,两条排水管6竖直设置,且排水管6的上端面不低于水位控制器所限定的最高水位。通过排水管6衔接将壳体5固定在盆体1底部,排水管6与盆体1底部打通,高于排水管的水只能从排水管6上面管口流出盆体1外面。当有过量雨水落入盆体1内时,可以通过水位控制器顶部的进水孔2进入水位控制器内,再由排水管6排出盆体1外。另外,泡沫浮块10的两侧沿其厚度方向设有容纳排水管6的凹槽12。当然也可是贯通泡沫浮块10的通孔,其作用是让排水管6对泡沫浮块10的径向运动进行限定,使得泡沫浮块10上浮时,其上的硅胶堵头4能准确地堵住受控管3的管口。因此排水管6的数量及具体位置选择以能实现泡沫浮块10根据水位的高低准确上下浮动即可,泡沫浮块10的上下活动幅度2~3mm。受控管3与止逆阀门4的出水口对接,止逆阀门9的进水口与引水装置的活塞筒8底部侧边对接,活塞筒8底部与进水管11对接。在本实施例中,泡沫浮块10直径为70mm,高20mm,受控管3管口内径为3mm,则根据浮力和压强计算公式计算水位控制器能承受的最大输入水压为107kPa,则相当于10.8m高的水位,远远高于一般容器能达到的水位,所以水位控制器能达到稳定工作效果。图中,盆体1外侧底部为进水管11,在输入一定水压时,水位控制器内部为一个浮力阀,当盆体1底部水位达到使浮力阀上浮并堵住受控管3管口时,则停止输入水源,水位不再上升。盆体1底部水源通过渗透作用扩散到花盆培养土中,当底部水位减少一点时,浮力阀下降,水源得以补充进入盆体1,从而保持底部水位保存在一定高度,使得培养土湿度也保持恒定。盆体底部排水管6用于过量雨水积累时的排出口。使用方法:用一软管连接进水管11和储水容器(即水源),容器水位应高于水位控制器,上下抽动活塞杆7,看到有水持续流入花盆,即可向盆体1倒入培养土使用。当将多个自动浇水装置的进水管通过三通或多通连接到一起,由同一管道与水源相连接时,可以形成一个自动浇水系统。该自动浇水装置的特点是:①制造成本低;②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任意容量的储水容器,且无需改造容器;③能够单独使用,也能连接成一个系统,多个花盆共用一个大的水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浇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浇水装置,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底部设有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浮块,浮块的中心设有向上突出的堵头,水位控制器的顶部设有受控管,受控管一端的管口正对堵头,受控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水装置,引水装置的另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源相连,水位控制器的底部设有与盆体内部连通的出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浇水装置,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底部设有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浮块,浮块的中心设有向上突出的堵头,水位控制器的顶部设有受控管,受控管一端的管口正对堵头,受控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引水装置,引水装置的另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水源相连,水位控制器的底部设有与盆体内部连通的出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装置包括止逆阀门,活塞筒和活塞杆,所述止逆阀门的一端与受控管相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活塞筒,并通过活塞筒与进水管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和活塞杆竖向设置在盆体内,所述进水管从活塞筒底部延伸出来并穿过盆体侧壁与外接水源相连通,所述活塞杆的上端面不低于盆体的上沿。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浇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控制器的顶部设有进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凯文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