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首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蛇足石杉的原生境扦插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794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蛇足石杉的原生境扦插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原生境扦插地的选择和处理:将选择的杉木林扦插地的枯枝和杂草清除干净,对原基质层进行松土,在其上铺4‑6cm厚的原生境腐殖枝叶,然后与原基层混匀,扦插时株、行间距为10~15 cm;蛇足石杉插条的选择和处理:剪取长度为5~7cm的顶枝作为插条,将插条基部对齐浸入吲哚丁酸后立即进行扦插;扦插及田间管理:将处理好的蛇足石杉插条插入杉木林扦插地基质中,插后将插条周围基质稍加压实并浇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蛇足石杉无性繁殖方法,能有效解决蛇足石杉资源短缺和快速生长繁殖的技术难题,该方法还便于进行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实施,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Breeding method of h.serrata in situ cutt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h.serrata in situ cuttage breeding method,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original habitats of cuttings: Chinese fir plantation cutting selection of litter and weed clean, scarification of the original matrix layer in its native habitat with 4 humic 6cm thick leaves, then mixed with the original base, cutting lines, line spacing is 10~15 cm; se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h.serrata cuttings. The length of the 5~7cm top branches as cuttings, the cutting base alignment in IBA immediately after cutting; cutting and field management: handle h.serrata cuttings insert Chinese fir plantation cutting matrix, inserted after cutting the surrounding matrix slightly compacted and watering. The invention is a kind of effective h.serrata asexual propag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h.serrata resource shortage and rapid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the method is also convenient for industri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market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蛇足石杉的原生境扦插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蛇足石杉的扦插繁殖方法,具体指在杉木林下进行扦插繁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蛇足石杉[Huperziaserrata(Thumb.)Trev.]为石杉科石杉属蕨类植物,别名千层塔、金不换、蛇足草等,系我国传统中草药,常用于治疗瘀血肿痛、跌打损伤、肌肉痉挛、精神分裂等疾病。蛇足石杉喜阴湿环境,多生长于林下、沟谷边,在海拔200-2700m的地区均有分布。上世纪80年代首次从蛇足石杉中分离出石杉碱甲(huperzineA),经研究证明是一种高效、可逆、选择性强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治疗重症肌无力及改善老年人记忆等功能,目前,国际上已将石杉碱甲列为第二代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之一,其为治疗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disease,AD)的特效药。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蛇足石杉因其巨大的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石杉碱甲人工合成步骤繁琐,耗资巨大,且毒副作用大,因此,目前石杉碱甲类药物的生产依然以野生蛇足石杉为原材料。但是,由于蛇足石杉繁殖与生长缓慢,石杉碱甲在蛇足石杉中含量微少,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该药物的市场需求,而高额利润趋势下的过度开发又导致蛇足石杉资源日趋枯竭,因此,建立起快速繁殖体系迫在眉睫,扦插繁殖不仅能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扦插成活苗,而且还能保持植物原有的遗传特性,是植物无性繁殖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解决石杉碱甲药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蛇足石杉资源短缺和[p1]快速生长繁殖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实践,终于摸索和总结出一种在杉木林下进行扦插繁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生境扦插地的选择和处理:本课题组对蛇足石杉种质资源广泛调查发现,其种群在杉木林中大量散生分布,杉木林下环境应为适合蛇足石杉生长繁殖的主要生境之一。基于此,本专利技术选择杉木林原生境作为蛇足石杉扦插繁殖的基质。首先将选择的杉木林样地(扦插地)的枯枝和杂草清除干净,对原基质层进行松土,在其上铺4-6cm厚的原生境腐殖枝叶(预先收集),然后与原基层混匀,用坚硬树枝戳一个引导洞(株、行间10~15cm),防止扦插时损伤蛇足石杉扦插枝条基部。(2)蛇足石杉插条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新鲜蛇足石杉材料,剪取长度为5~7cm的顶枝(具二叉分枝或二叉分枝中的单枝)作为插条,除去杂质并用清水洗去泥沙,自然晾30min。将晾干后的插条扎成小捆,将插条基部对齐浸入1500~2000ppm的吲哚丁酸中10s(缩短插条生根时间、提高生根率、增加根的分叉率),稍干后立即进行扦插。(3)扦插及田间管理:将处理好的蛇足石杉插条插入杉木林扦插地基质中,插入基质部分为插条长度的1/2~2/3;插后将插条周围基质稍加压实并浇水。前10d每2~3d浇水一次,保持扦插环境湿度。后期每3~4周浇水一次。如果杉木林阳光较强,在其上搭建50%遮蔽度的遮阴网。及时拔除扦插地杂草,定期观察并做好记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影响植物扦插成功的关键是插条生根。扦插一个月后观察,大部分蛇足石杉插条保持鲜活状态,仅约2%的插条萎蔫(叶片发黄或插条基质部分发生腐烂)。拔出蛇足石杉插条观察发现约有40%的生根率,插条逐步长出少量白色不定幼根,多数不定根起源于切口上方2~3cm处,少数不定根直接从切口处长出;未生根插条在切口处产生淡黄色或褐色愈伤组织。二个月后观察,插条不定根发生率达到90%以上,不定根生长迅速、多根毛,一些具有分枝。三个月后,除枯萎死亡的插条外,所有插条均生根,生根数和根分枝数均大幅增加,插条长势良好,叶片增长量和茎生长量(长度)均有显著增加。课题组又陆续开展了2次蛇足石杉杉木林原生境扦插实验,均取得类似结果,蛇足石杉扦插苗生长旺盛。结果说明蛇足石杉原生境扦插繁殖获得成功,蛇足石杉在杉木林原生境扦插繁殖是一种有效的无性繁殖方法,能有效解决蛇足石杉资源短缺和[p2]快速生长繁殖的技术难题;该方法还便于进行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实施,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蛇足石杉的原生境扦插繁殖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1)原生境扦插地的选择和处理首先将选择的杉木林样地的枯枝和杂草清除干净,对原基质层进行松土,在其上铺4.5cm厚的原生境腐殖枝叶(预先收集),然后与原基层混匀,用坚硬树枝戳一个引导洞,扦插时(株、行间14cm),防止损伤蛇足石杉扦插枝条基部。(2)蛇足石杉插条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新鲜蛇足石杉材料,剪取长度为5.5cm的顶枝(具二叉分枝或二叉分枝中的单枝)作为插条,除去杂质并用清水洗去泥沙,自然晾30min。将晾干后的插条扎成小捆,将插条基部对齐浸入1900ppm的吲哚丁酸中10s(缩短插条生根时间、提高生根率、增加根的分叉率),稍干后立即进行扦插。(3)扦插及田间管理将处理好的蛇足石杉插条插入杉木林扦插地基质中,插入基质部分为插条长度的1/2;插后将插条周围基质稍加压实并浇水。前10d每3d浇水一次,保持扦插环境湿度。后期每3周浇水一次。如果杉木林阳光较强,在其上搭建50%遮蔽度的遮阴网。及时拔除扦插地杂草,定期观察并做好记录。实施例2:(1)原生境扦插地的选择和处理首先将选择的杉木林样地的枯枝和杂草清除干净,对原基质层进行松土,在其上铺5.5cm厚的原生境腐殖枝叶(预先收集),然后与原基层混匀,用坚硬树枝戳一个引导洞,扦插时(株、行间11cm),防止损伤蛇足石杉扦插枝条基部。(2)蛇足石杉插条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新鲜蛇足石杉材料,剪取长度为7.5cm的顶枝(具二叉分枝或二叉分枝中的单枝)作为插条,除去杂质并用清水洗去泥沙,自然晾30min。将晾干后的插条扎成小捆,将插条基部对齐浸入1600ppm的吲哚丁酸中10s(缩短插条生根时间、提高生根率、增加根的分叉率),稍干后立即进行扦插。(3)扦插及田间管理将处理好的蛇足石杉插条插入杉木林扦插地基质中,插入基质部分为插条长度的1/3;插后将插条周围基质稍加压实并浇水。前10d每2d浇水一次,保持扦插环境湿度。后期每4周浇水一次。如果杉木林阳光较强,在其上搭建50%遮蔽度的遮阴网。及时拔除扦插地杂草,定期观察并做好记录。上述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蛇足石杉的原生境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生境扦插地的选择和处理:将选择的杉木林扦插地的枯枝和杂草清除干净,对原基质层进行松土,在其上铺4‑6cm厚的原生境腐殖枝叶(预先收集),然后与原基层混匀,用坚硬树枝戳一个引导洞,防止扦插时损伤蛇足石杉扦插枝条基部,引导洞之间间距为10~15 cm;(2)蛇足石杉插条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新鲜蛇足石杉材料,剪取长度为5~7cm的顶枝(具二叉分枝或二叉分枝中的单枝)作为插条,除去杂质并用清水洗去泥沙,自然晾30 min;将晾干后的插条扎成小捆,将插条基部对齐浸入1500~2000 ppm的吲哚丁酸中10 s(缩短插条生根时间、提高生根率、增加根的分叉率)稍干后立即进行扦插;(3)扦插及田间管理:将处理好的蛇足石杉插条插入杉木林扦插地基质中,插入基质部分为插条长度的1/2~2/3;插后将插条周围基质稍加压实并浇水;前10 d每2~3 d浇水一次,保持扦插环境湿度;后期每3~4周浇水一次;如果杉木林阳光较强,在其上搭建50%遮蔽度的遮阴网;及时拔除扦插地杂草,定期观察并做好记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蛇足石杉的原生境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生境扦插地的选择和处理:将选择的杉木林扦插地的枯枝和杂草清除干净,对原基质层进行松土,在其上铺4-6cm厚的原生境腐殖枝叶(预先收集),然后与原基层混匀,用坚硬树枝戳一个引导洞,防止扦插时损伤蛇足石杉扦插枝条基部,引导洞之间间距为10~15cm;(2)蛇足石杉插条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新鲜蛇足石杉材料,剪取长度为5~7cm的顶枝(具二叉分枝或二叉分枝中的单枝)作为插条,除去杂质并用清水洗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清忠龙华李鹂李菁
申请(专利权)人:吉首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