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对焦马达及摄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58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对焦马达及摄像模组。该自动对焦马达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载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三组连接端子,每组连接端子均包括一个正极端子和一个负极端子;所述载体和底座之间连接有三根记忆合金柱,所述三根记忆合金柱呈120°等角偏置的方式排列在所述底座和载体的中心通孔周围;每根记忆合金柱均呈U形,其头部两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其底部与所述载体连接;一根记忆合金柱对应于一组连接端子,且其头部两端分别与该组连接端子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性连接。该自动对焦马达可实现利用记忆合金调节倾角和自动对焦的功能,且最大程度地简化驱动,减少连接端子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对焦马达及摄像模组
本技术涉及马达对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对焦马达及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手机摄像模组自动对焦主要通过VCM(Voicecoilmotor音圈马达)来实现,但是由于VCM马达结构复杂,体积相对较大,同时功耗较大,易发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利于目前电子产品超小型化和低功耗的发展趋势。在公告号为CN204256341U的一份技术文件中公开一种可同时实现调整产品平整度和自动对焦的马达,该马达在外壳和镜头载体之间连接有棒形记忆合金,通过记忆合金的形变来驱动镜头载体实现对焦功能。但是,记忆合金要产生形变的话,必须接通电流,该马达的记忆合金一端连接外壳,另一端连接镜头载体,外壳为金属材质,勉强可以用于导通电流,但是镜头载体为塑胶材质,无法用于导通电流,记忆合金根本无法接通电流而产生形变;另外,要调节平整度(即修正镜头载体的倾角)的话,就必须要在不同的记忆合金里同时接通大小不同的电流,而外壳作为一个整体,无法同时导通大小不同的电流。可知,该马达根本无法实现调节平整度和自动对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对焦马达及摄像模组。该自动对焦马达可实现利用记忆合金调节倾角和自动对焦的功能,且最大程度地简化驱动,减少连接端子的数量。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对焦马达,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载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三组连接端子,每组连接端子均包括一个正极端子和一个负极端子;所述载体和底座之间连接有三根记忆合金柱,所述三根记忆合金柱呈120°等角偏置的方式排列在所述底座和载体的中心通孔周围;每根记忆合金柱均呈U形,其头部两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其底部与所述载体连接;一根记忆合金柱对应于一组连接端子,且其头部两端分别与该组连接端子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均为金属PIN。进一步地,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底座上的外壳。进一步地,该自动对焦马达的外形为正八边形。一种摄像模组,包括上述的自动对焦马达。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自动对焦马达结构紧凑、装配简易,其底座和载体之间通过若干记忆合金柱连接,当所述三根记忆合金柱通电后,利用记忆合金柱的长度随着电流/电压的大小变化可以改变的原理实现调节倾角和对焦功能;仅采用三根记忆合金柱呈120°等角偏置排列即可实现所述底座和载体之间的支撑平衡,最大程度地简化驱动,减少所述连接端子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对焦马达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对焦马达,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载体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三组连接端子5,每组连接端子5均包括一个正极端子和一个负极端子;所述载体2和底座1之间连接有三根记忆合金柱3,三根记忆合金柱3呈120°等角偏置的方式排列在所述底座1和载体2的中心通孔周围;每根记忆合金柱3均呈U形,其头部两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其底部与所述载体2连接;一根记忆合金柱3对应于一组连接端子5,且其头部两端分别与该组连接端子5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性连接。该自动对焦马达结构紧凑、装配简易,每根记忆合金柱3均呈U形,使其接通电源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并且每根记忆合金柱3均单独配置有一组连接端子5实现单独的电流控制;采用三根记忆合金柱3呈120°等角偏置排列即可实现所述底座1和载体2之间的支撑平衡,可以最大程度地简化驱动,减少所述连接端子5的数量。所述记忆合金柱3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Au-Cd、Ag-Cd、Cu-Zn、Cu-Zn-Al、Cu-Zn-Sn、Cu-Zn-Si、Cu-Sn、Cu-Zn-Ga、In-Ti、Au-Cu-Zn、NiAl、Fe-Pt、Ti-Ni、Ti-Ni-Pd、Ti-Nb、U-Nb或Fe-Mn-Si等。每组连接端子5在所述底座1上延伸至与其对应的记忆合金柱3附近,然后采用焊接锡膏或者滴导电胶等方式与该记忆合金柱3的头部两端实现电性连接。当所述三根记忆合金柱3通电后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形变,进而带动所述载体2作往复运动,实现自动对焦功能;并且,当所述三根记忆合金柱3分别通入大小不同的电流时,三根记忆合金柱3会产生不同的形变量,进而修正所述载体2的倾斜角度。所述连接端子5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均为金属PIN;该自动对焦马达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底座1上的外壳4。该自动对焦马达的外形为正八边形,即该自动对焦马达的底座1、载体2和外壳4都呈正八边形。实施例二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自动对焦马达。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对焦马达及摄像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对焦马达,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三组连接端子,每组连接端子均包括一个正极端子和一个负极端子;所述载体和底座之间连接有三根记忆合金柱,所述三根记忆合金柱呈120°等角偏置的方式排列在所述底座和载体的中心通孔周围;每根记忆合金柱均呈U形,其头部两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其底部与所述载体连接;一根记忆合金柱对应于一组连接端子,且其头部两端分别与该组连接端子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焦马达,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三组连接端子,每组连接端子均包括一个正极端子和一个负极端子;所述载体和底座之间连接有三根记忆合金柱,所述三根记忆合金柱呈120°等角偏置的方式排列在所述底座和载体的中心通孔周围;每根记忆合金柱均呈U形,其头部两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其底部与所述载体连接;一根记忆合金柱对应于一组连接端子,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转刘传飞谢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