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7477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组件(I)和取样封闭装置(III),取样管组件(I)包括水平取样管(22),水平取样管(22)上装有垂直三通取样管(3),垂直三通取样管(3)上装有三通取样阀(4),取样封闭装置(III)内装有取样容器(21),取样容器(21)上部开有取样口,垂直三通取样管(3)向下一端延伸至所述取样口内,取样封闭装置(III)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装有样品自冷装置(II)。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样品自冷装置实现低沸点样品在常温下敞口取样,通过取样封闭装置实现在隔离状态下对取样量的读取,大幅减少在取样过程中对样品的污染,实现对低沸点液体的安全和准确取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体取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ZL201520723858.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液氨取样装置,其包括外筒、固定架、取样器以及管路组件。该液氨取样装置可以将液氨导入外筒中,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氨气外泄造成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危害,并且进气管可以伸入至液氨中,因此,氨气吸收速度远远大于室温下自然挥发速度,可大大缩减分析时间,减少劳动强度。进一步,取样器可拆卸式设在固定架上,方便取下及安装,且不易损坏,操作方便。但该技术因未设置样品自冷装置而存在低沸点样品无法在常温下敞口取样的技术缺陷;同时因其也未设置废液吸收装置,还存在在取样结束后无法将吸收液氨的废液以节能环保的方式及时排出的技术缺陷。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液氨取样装置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组件和取样封闭装置,所述取样管组件包括水平取样管,所述水平取样管上装有垂直三通取样管,所述垂直三通取样管上装有三通取样阀,所述取样封闭装置内装有取样容器,所述取样容器上部开有取样口,所述垂直三通取样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组件(I)和取样封闭装置(III),取样管组件(I)包括水平取样管(22),水平取样管(22)上装有垂直三通取样管(3),垂直三通取样管(3)上装有三通取样阀(4),取样封闭装置(III)内装有取样容器(21),取样容器(21)上部开有取样口,垂直三通取样管(3)向下一端延伸至所述取样口内,其特征在于,取样封闭装置(III)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装有样品自冷装置(I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组件(I)和取样封闭装置(III),取样管组件(I)包括水平取样管(22),水平取样管(22)上装有垂直三通取样管(3),垂直三通取样管(3)上装有三通取样阀(4),取样封闭装置(III)内装有取样容器(21),取样容器(21)上部开有取样口,垂直三通取样管(3)向下一端延伸至所述取样口内,其特征在于,取样封闭装置(III)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装有样品自冷装置(II)。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样品自冷装置(II)包括液体引流管(7)和环形淋液盘(8),液体引流管(7)和环形淋液盘(8)为一体式结构,三通取样阀(4)的水平阀口装有90度弯管,液体引流管(7)的上部设有引流口,所述90度弯管的垂直向下一端延伸至所述引流口内,液体引流管(7)的底部与环形淋液盘(8)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淋液盘(8)设置为可伸缩式圆盘结构,所述圆盘的底部均布淋液孔,环形淋液盘(8)围绕在取样容器(21)的外壁处,环形淋液盘(8)的内环表面与取样容器(21)的外壁表面直接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样管组件(I)包括连接头(1)、可调节接头(2)、排污阀(5)和排污管(6),连接头(1)与可调节接头(2)相连接,可调节接头(2)与水平取样管(22)的一端相连接,水平取样管(22)的另一端装有排污阀(5),排污阀(5)的出口端装有排污管(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头(1)采用灵活接口,可调节接头(2)采用180度可调节接头。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封闭装置(III)和废液吸收装置(IV),取样封闭装置(III)与废液吸收装置(IV)相连接,排污管(6)延伸至废液吸收装置(IV)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沸点液体安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液吸收装置(IV)的上部设置有防倒吸结构(15),防倒吸结构(15)与取样封闭装置(III)的上部相连通,排污管(6)延伸至防倒吸结构(15)内。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燕李蕊徐劲松张文栋庞友燕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