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站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216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站灯,包括灯板、散热器和电源,灯板位于散热器下部,电源位于散热器上部,电源与散热器之间具有一安装空间,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电源壳体,电源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电源本体固接于第一端,第二端与散热器插拔连接,散热器的下部与灯板固接。通过设置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电源壳体与散热器可进行插拔连接,使得灯具连接简单方便快捷,同时使得电源本体与散热器之间具有安装空间,使得油站灯具有更多的侧部空间用于固定安装,相较于传统的嵌入式吸顶,安装方式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站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站灯。
技术介绍
油站灯是一种用于加油站、厂房、商超等场所的灯具,具有炫光低,避免刺眼、突出整体空间照明,提高照明空间整体亮度的特点。但现有大功率LED油站灯结构都是采用整体式或者电源外置式,以上两种结构的安装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只可以为嵌入式吸顶,安装时必须在天花板上切开一个可以穿过嵌入部分的开口,安装难度大操作复杂,实际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油站灯。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站灯,包括灯板、散热器和电源,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散热器下部,所述电源位于所述散热器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具有一安装空间,所述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源本体固接于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散热器插拔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下部与所述灯板固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源壳体的第一端为一单面开口的立方体,所述立方体的侧部设置有连接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立方体的侧棱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结构为呈楔形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安装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端呈圆柱状,所述第二端内部设有一主体呈十字状的安装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可用于连接或走线。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槽的外壁与第二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块加强筋。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源盖与所述电源箱体密封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呈十字状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凸起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和或安装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固定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电源壳体固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固接。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电源壳体与散热器可进行插拔连接,使得灯具连接简单方便快捷,同时使得电源本体与散热器之间具有安装空间,使得油站灯具有更多的侧部空间用于固定安装,相较于传统的嵌入式吸顶,安装方式更加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源壳体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电源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散热器及其附属连接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固定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参考图1,一种油站灯包括散热器1、电源2以及固定架3,所述散热器1为质轻,散热性能好的铝材,所述散热器1的底部与灯板(图中未示)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灯板与所述散热器1之间填充有辅助散热的填充物;所述固定架3为片状轴对称结构,整体呈Z字形,所述固定架3包括多个固定安装部31,所述固定安装部31之间设置有间隔段32,所述电源2与所述散热器1之间具有一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可用连接灯具固定装置(图中未示),所述电源2包括电源壳体(21,22)和电源本体(图中未示),所述电源本体通过电源压板将所述电源本体固接在电源壳体(21,22)内部,所述电源壳体(21,22)包括一个第一端21、一个第二端22以及电源盖23,所述第一端21为一单面开口的立方体,所述第二端22为圆柱体,所述立方体的侧棱上设置有连接结构211,所述连接结构211为呈楔形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固定架3上的安装部3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另一端的安装部与散热器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连接电源2与散热器1,所述电源2上的第二端22与所述散热器连接,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流渗入第二端22,另一方面可防止过多的热量传导至电源2内部,保障电器元件的可靠运行,这种通过占用散热器中部少量空间与片状固定架3配合组成的连接结构,可保障散热器1上足够的散热面积,同时侧部的固定架3也可通过热传导进行辅助散热,更多的固定架3的设置使得油站灯具有更多的空间可用于安装,使得安装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图2为本技术电源壳体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电源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3,电源壳体包括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的四周设置有楔形的连接结构211和圆柱形凸起212,所述楔形的连接结构211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通过螺丝与所述固定架3固接,所述圆柱形凸起212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所述电源盖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22呈圆柱状,所述第二端22上设置有十字形的安装槽221,所述安装槽221的中心部位为圆柱形,所述安装槽221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和或安装孔,所述开口用于穿过电缆,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十字形安装槽221的外壁上设置有多块加强筋222,所述加强筋222延伸至第二端22的内壁,使得安装槽221具有足够的强度,保障第二端22在与散热器1插拔连接后仍具有很好的刚性,更多的可在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上设置用于安装的固定架固定所述油站灯。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散热器及其附属连接件的示意图,参考图4,散热器1上的散热翅从内向外均匀分布,横向纵向,斜向均设置有加强筋,以保证散热器1整体的刚性,所述散热器1末端的散热翅11截面形状呈梯形,在设置有梯形散热翅11的区域其上下面贯通,既有助于散热过程中的空气对流,又可用作排水渠道,防止油站灯的顶部形成积水;在所述散热器1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呈十字状的凸起14,所述凸起14中心部位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过电缆,所述通孔的端部还连接有防水接头15,所述十字形凸起14的端部还连接有向外延伸的弹簧16,所述弹簧16用于预压紧密封隔热垫4,所述凸起14与所述第二端22上的安装槽221匹配,所述凸起14与所述安装槽221在端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如图3图4中所示,当电源2上的十字形安装槽221与散热器上的十字形凸起14完全安装后,位于凸起14上的弹簧16收缩,离开密封隔热垫4,凸起14周边的密封隔热垫4滑入第二端22端部设置的密封槽223内,可有效的防尘防水保护电器部件的稳定可靠运转。图5为本技术中固定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所示,固定架3为轴对称结构,整体为片状,呈Z字形,片状固定架3上有两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固定连接部31,所述固定连接诶部31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连接部31之间设置有间隔段32,在固定架3的间隔段32和或未设翻边的端部均可用于固定所述油站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油站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站灯,包括灯板、散热器和电源,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散热器下部,所述电源位于所述散热器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具有一安装空间,所述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源本体固接于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散热器插拔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下部与所述灯板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站灯,包括灯板、散热器和电源,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散热器下部,所述电源位于所述散热器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具有一安装空间,所述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和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源本体固接于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散热器插拔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下部与所述灯板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站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体的第一端为一单面开口的立方体,所述立方体的侧部设置有连接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站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立方体的侧棱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站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呈楔形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站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东杨池张润锦李辉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格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