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风波流多能互补独立稳态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6962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波流多能互补独立稳态发电装置,包括桩腿和设于桩腿上的发电平台;桩腿上设有水轮机,水轮机轮毂与轴的一端相连,轴的另一端与能量转换器输入端相连;浮子与连杆一端铰接连接,连杆另一端铰接在发电平台的侧壁上,多腔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铰接在连杆上,缸筒端铰接在发电平台的侧壁上;发电平台上设有塔架,塔架上设有风轮机,风轮机的伸出轴下端通过轮毂与能量转换器输入端相连;多腔液压缸和能量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液压马达输入端相连,液压马达输出端与发电机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风波流多种不同能量进行互补独立发电,能够适应海洋能分散性及不稳定性的特点,保证发出的电能持续稳定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波流多能互补独立稳态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洋能发电
,具体地指一种风波流多能互补独立稳态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许多国家推进能源转型的核心内容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海洋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近海风能、波浪能、潮流能等可再生能源。目前,近海风力发电技术比较成熟,已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而波浪能和潮流能处于试验阶段,但波浪能和潮流能蕴含巨大的能量,其开发的潜在能力巨大。对于这些能源发电装置的设计和控制,工作者都是以单一的近海可再生能源发电为研究对象,不仅能源利用率低,而且由于海洋能具有分散性及不稳定性的特点,传统的单一能源利用装置大都存在投资大、规模小、获益能力低以及输出功率不稳定等缺陷,制约了海洋能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风波流多能互补独立稳态发电装置,将风波流多种不同能量进行互补独立发电,能够适应海洋能分散性及不稳定性的特点,保证发出的电能持续稳定供应。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波流多能互补独立稳态发电装置,包括桩腿和设于桩腿上的发电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波流多能互补独立稳态发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波流多能互补独立稳态发电装置,包括桩腿(1)和设于桩腿(1)上的发电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腿(1)上设有水轮机(3),所述水轮机(3)轮毂与轴(4)的一端相连,轴(4)的另一端与能量转换器(10)输入端相连;浮子(6)与连杆(7)一端铰接连接,连杆(7)另一端铰接在发电平台(2)的侧壁上,多腔液压缸(8)的活塞杆端铰接在连杆(7)上,缸筒端铰接在发电平台(2)的侧壁上;所述发电平台(2)上设有塔架(9),所述塔架(9)上设有风轮机(11),所述风轮机(11)的伸出轴下端通过轮毂与能量转换器(10)输入端相连;所述能量转换器(10)将水轮机(3)和风轮机(11)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波流多能互补独立稳态发电装置,包括桩腿(1)和设于桩腿(1)上的发电平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腿(1)上设有水轮机(3),所述水轮机(3)轮毂与轴(4)的一端相连,轴(4)的另一端与能量转换器(10)输入端相连;浮子(6)与连杆(7)一端铰接连接,连杆(7)另一端铰接在发电平台(2)的侧壁上,多腔液压缸(8)的活塞杆端铰接在连杆(7)上,缸筒端铰接在发电平台(2)的侧壁上;所述发电平台(2)上设有塔架(9),所述塔架(9)上设有风轮机(11),所述风轮机(11)的伸出轴下端通过轮毂与能量转换器(10)输入端相连;所述能量转换器(10)将水轮机(3)和风轮机(11)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所述多腔液压缸(8)和能量转换器(10)的输出端与液压马达(16)输入端相连,所述液压马达(16)输出端与发电机(12)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波流多能互补独立稳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器(10)包括沟槽盘形凸轮(10.1),所述沟槽盘形凸轮(10.1)的凹槽内置有滚子(10.2),所述滚子(10.2)与液压伸缩缸(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子帆徐浩葛旭甫谢旭光余红昌何雪辉郑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