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86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乘用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它包括铰链底座和连接弯管,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螺栓和螺母;连接弯管为两段式结构,两段连接弯管之间通过在端部设置“U”形槽而实现插接;在两段连接弯管的“U”形槽端部上设置螺栓和螺母而使两段连接弯管连接。本弯管式铰链采用上述结构设计,通过插接方式实现初步连接,再通过可调节的螺栓螺母实现最终连接,从而当铰链分别与车身和尾箱盖连接后具有再次调整的可能并最终消除面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
本技术涉及乘用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
技术介绍
乘用车装配中,通常使用铰链来连接车门、机盖及尾箱盖等板式零件。其中,机盖及尾箱盖均是重量较大的部件,因此通过铰链将机盖及尾箱盖连接后,铰链会集中受力。因此在装配过程中对铰链的定位和安装均存在较高要求,如若安装不到位就会产生面差现象,从而影响铰链的正常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其用于尾箱盖的连接并能消除连接尾箱盖后产生的面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它包括铰链底座和连接弯管,还包括连接螺栓和螺母;连接弯管为两段式结构,两段连接弯管之间通过在端部设置“U”形槽而实现插接;在两段连接弯管的“U”形槽端部上设置螺栓和螺母而使两段连接弯管连接。所述的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在两段连接弯管的“U”形槽端部上开有相同的矩形槽,两段连接弯管相互插接后,通过在矩形槽内插入螺栓并用螺母锁紧从而实现两段连接弯管的紧固连接。本弯管式铰链采用上述结构设计,通过插接方式实现初步连接,再通过可调节的螺栓螺母实现最终连接,从而当铰链分别与车身和尾箱盖连接后具有再次调整的可能并最终消除面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弯管式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它包括铰链底座1和连接弯管2,还包括连接螺栓3和螺母4;连接弯管为两段式结构,两段连接弯管之间通过在端部设置“U”形槽5而实现插接;在两段连接弯管的“U”形槽5端部上设置螺栓3和螺母4而使两段连接弯管连接。所述的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在两段连接弯管的“U”形槽端5部上开有相同的矩形槽,两段连接弯管相互插接后,通过在矩形槽内插入螺栓3并用螺母4锁紧从而实现两段连接弯管的紧固连接。本弯管式铰链采用上述结构设计,通过插接方式实现初步连接,再通过可调节的螺栓螺母实现最终连接,从而当铰链分别与车身和尾箱盖连接后具有再次调整的可能并最终消除面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它包括铰链底座和连接弯管,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螺栓和螺母;连接弯管为两段式结构,两段连接弯管之间通过在端部设置“U”形槽而实现插接;在两段连接弯管的“U”形槽端部上设置螺栓和螺母而使两段连接弯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弯管式铰链,它包括铰链底座和连接弯管,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螺栓和螺母;连接弯管为两段式结构,两段连接弯管之间通过在端部设置“U”形槽而实现插接;在两段连接弯管的“U”形槽端部上设置螺栓和螺母而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擎陈光
申请(专利权)人:霍勤上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