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洪才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348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其结构包括扶梯装置、车头装置、前轮、座椅、车体组件、后轮、油压缸、垃圾箱箱体、压缩装置,车体组件与车头装置相连接,车头装置设于车体组件的前面,车体组件通过油压缸连接于垃圾箱箱体的底部,油压缸设置在车体组件与垃圾箱箱体的中间,垃圾箱箱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扶梯装置,扶梯装置与垃圾箱箱体相连接,扶梯装置的底部与车体组件活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该运输车上垃圾箱箱体上设有压缩装置,能够使运输车具有垃圾压缩功能,不需要多次回来运送,节省时间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A dump tru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mp garbage truck, comprising escalator device, device, front seat, front wheel, rear wheel, body components, hydraulic cylinders, garbage box, compress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body assembly device,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in front of the front component, body components connected to the dustbin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through the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garbage box body components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box body of the garbage box is arranged on the escalator escalator device, apparatus and the garbage box is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escalator device in contact with the body components activiti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lf unloading garbage transport vehicle,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compression device on the garbage box body of the transport vehicle, which enables the transport vehicle to have the garbage compressing function, and does not need to come back for many times to save, but also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
本技术是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属于垃圾运输车领域。
技术介绍
垃圾指不需要或者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垃圾运输车。所述垃圾运输车包括载车、垃圾集装箱以及液压升降系统,所述载车包括车头和车厢,所述车厢可围绕固定于所述车厢下方的轴向上转动,所述垃圾集装箱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车厢内,所述液压升降系统包括吊链机构、液压顶杆、升降机构以及相互平行的两根推拉杆,所述两根推拉杆的外侧均固定有预设数量的卡槽,所述液压升降系统通过所述卡槽固定于所述车厢前端的侧壁上。但是现有技术不具有压缩功能,不能使垃圾运输车装更多的垃圾,导致需要多次来回运送,既浪费时间又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其结构包括扶梯装置、车头装置、前轮、座椅、车体组件、后轮、油压缸、垃圾箱箱体、压缩装置,所述车体组件与车头装置相连接,所述车头装置设于车体组件的前面,所述车体组件通过油压缸连接于垃圾箱箱体的底部,所述油压缸设置在车体组件与垃圾箱箱体的中间,所述垃圾箱箱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扶梯装置,所述扶梯装置与垃圾箱箱体相连接,所述扶梯装置的底部与车体组件活动接触,所述车体组件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后轮活动连接,所述后轮位于前轮的后面,所述前轮安装在车头装置的底部且与车头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车头装置由报警器、防水密封圈、前玻璃面板、雨刷、基体、前轮罩、前灯、镜子、靠垫、后视玻璃窗组成,所述前玻璃面板内嵌于基体的正面上,所述前玻璃面板通过防水密封圈与基体相连接,所述前玻璃面板与雨刷活动接触,所述雨刷的底部连接于基体,所述前玻璃面板的左右两侧设有镜子,所述镜子与基体固定连接,所述前玻璃面板的下面设有前灯,所述前灯内嵌入于基体上,所述基体的正面底部连接有前轮罩,所述基体的背面上设有靠垫、后视玻璃窗,所述靠垫位于后视玻璃窗的下面,所述靠垫与后视玻璃窗相互平行,所述报警器安装在基体的顶部,所述压缩装置由螺栓孔、连接片、液压缸、推板组成,所述连接片通过液压缸与推板相连接,所述液压缸设置在连接片与推板的中间,所述液压缸与推板相互垂直,所述连接片与推板相互平行,所述连接片的底部与垃圾箱箱体的内部左面相连接,所述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于垃圾箱箱体,所述推板与垃圾箱箱体间隙配合,所述液压缸由静密封圈、导向块、活塞杆密封圈、防尘圈、活塞杆、主体、活塞密封组成,所述主体通过活塞杆密封圈、防尘圈与活塞杆相配合,所述活塞杆密封圈、防尘圈设在主体的右端上,所述活塞杆与活塞杆密封圈、防尘圈间隙配合,所述活塞杆密封圈位于防尘圈的左边,所述主体上设有静密封圈、导向块、活塞密封,所述活塞密封与活塞杆活动连接,所述静密封圈设于主体的左端,所述主体的左端与连接片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右端连接于推板。进一步地,所述前轮有一个,所述后轮有两个,所述前轮与后轮的形状均为圆形结构,所述前轮的直径数值与后轮的直径数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座椅放置在基体的内部且位于靠垫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前轮罩设于前轮的上面,所述前轮罩与前轮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箱箱体的形状呈矩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箱箱体采用钢铁材质,具有硬度大,强度高,承受能力强的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推板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本技术的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该运输车上垃圾箱箱体上设有压缩装置,能够使运输车具有垃圾压缩功能,不需要多次回来运送,节省时间的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的车头装置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的压缩装置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液压缸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扶梯装置-1、车头装置-2、前轮-3、座椅-4、车体组件-5、后轮-6、油压缸-7、垃圾箱箱体-8、压缩装置-9、报警器-201、防水密封圈-202、前玻璃面板-203、雨刷-204、基体-205、前轮罩-206、前灯-207、镜子-208、靠垫-209、后视玻璃窗-210、螺栓孔-901、连接片-902、液压缸-903、推板-904、静密封圈-905、导向块-906、活塞杆密封圈-907、防尘圈-908、活塞杆-909、主体-910、活塞密封-9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其结构包括扶梯装置1、车头装置2、前轮3、座椅4、车体组件5、后轮6、油压缸7、垃圾箱箱体8、压缩装置9,所述车体组件5与车头装置2相连接,所述车头装置2设于车体组件5的前面,所述车体组件5通过油压缸7连接于垃圾箱箱体8的底部,所述油压缸7设置在车体组件5与垃圾箱箱体8的中间,所述垃圾箱箱体8的左侧面上设置有扶梯装置1,所述扶梯装置1与垃圾箱箱体8相连接,所述扶梯装置1的底部与车体组件5活动接触,所述车体组件5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后轮6活动连接,所述后轮6位于前轮3的后面,所述前轮3安装在车头装置2的底部且与车头装置2活动连接,所述车头装置2由报警器201、防水密封圈202、前玻璃面板203、雨刷204、基体205、前轮罩206、前灯207、镜子208、靠垫209、后视玻璃窗210组成,所述前玻璃面板203内嵌于基体205的正面上,所述前玻璃面板203通过防水密封圈202与基体205相连接,所述前玻璃面板203与雨刷204活动接触,所述雨刷204的底部连接于基体205,所述前玻璃面板203的左右两侧设有镜子208,所述镜子208与基体205固定连接,所述前玻璃面板203的下面设有前灯207,所述前灯207内嵌入于基体205上,所述基体205的正面底部连接有前轮罩206,所述基体205的背面上设有靠垫209、后视玻璃窗210,所述靠垫209位于后视玻璃窗210的下面,所述靠垫209与后视玻璃窗210相互平行,所述报警器201安装在基体205的顶部,所述压缩装置9由螺栓孔901、连接片902、液压缸903、推板904组成,所述连接片902通过液压缸903与推板904相连接,所述液压缸903设置在连接片902与推板904的中间,所述液压缸903与推板904相互垂直,所述连接片902与推板904相互平行,所述连接片902的底部与垃圾箱箱体8的内部左面相连接,所述螺栓孔901通过螺栓连接于垃圾箱箱体8,所述推板904与垃圾箱箱体8间隙配合,所述液压缸903由静密封圈905、导向块906、活塞杆密封圈907、防尘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其结构包括扶梯装置(1)、车头装置(2)、前轮(3)、座椅(4)、车体组件(5)、后轮(6)、油压缸(7)、垃圾箱箱体(8)、压缩装置(9),所述车体组件(5)与车头装置(2)相连接,所述车头装置(2)设于车体组件(5)的前面,所述车体组件(5)通过油压缸(7)连接于垃圾箱箱体(8)的底部,所述油压缸(7)设置在车体组件(5)与垃圾箱箱体(8)的中间,所述垃圾箱箱体(8)的左侧面上设置有扶梯装置(1),所述扶梯装置(1)与垃圾箱箱体(8)相连接,所述扶梯装置(1)的底部与车体组件(5)活动接触,所述车体组件(5)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后轮(6)活动连接,所述后轮(6)位于前轮(3)的后面,所述前轮(3)安装在车头装置(2)的底部且与车头装置(2)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装置(2)由报警器(201)、防水密封圈(202)、前玻璃面板(203)、雨刷(204)、基体(205)、前轮罩(206)、前灯(207)、镜子(208)、靠垫(209)、后视玻璃窗(210)组成,所述前玻璃面板(203)内嵌于基体(205)的正面上,所述前玻璃面板(203)通过防水密封圈(202)与基体(205)相连接,所述前玻璃面板(203)与雨刷(204)活动接触,所述雨刷(204)的底部连接于基体(205),所述前玻璃面板(203)的左右两侧设有镜子(208),所述镜子(208)与基体(205)固定连接,所述前玻璃面板(203)的下面设有前灯(207),所述前灯(207)内嵌入于基体(205)上,所述基体(205)的正面底部连接有前轮罩(206),所述基体(205)的背面上设有靠垫(209)、后视玻璃窗(210),所述靠垫(209)位于后视玻璃窗(210)的下面,所述靠垫(209)与后视玻璃窗(210)相互平行,所述报警器(201)安装在基体(205)的顶部;所述压缩装置(9)由螺栓孔(901)、连接片(902)、液压缸(903)、推板(904)组成,所述连接片(902)通过液压缸(903)与推板(904)相连接,所述液压缸(903)设置在连接片(902)与推板(904)的中间,所述液压缸(903)与推板(904)相互垂直,所述连接片(902)与推板(904)相互平行,所述连接片(902)的底部与垃圾箱箱体(8)的内部左面相连接,所述螺栓孔(901)通过螺栓连接于垃圾箱箱体(8),所述推板(904)与垃圾箱箱体(8)间隙配合;所述液压缸(903)由静密封圈(905)、导向块(906)、活塞杆密封圈(907)、防尘圈(908)、活塞杆(909)、主体(910)、活塞密封(911)组成,所述主体(910)通过活塞杆密封圈(907)、防尘圈(908)与活塞杆(909)相配合,所述活塞杆密封圈(907)、防尘圈(908)设在主体(910)的右端上,所述活塞杆(909)与活塞杆密封圈(907)、防尘圈(908)间隙配合,所述活塞杆密封圈(907)位于防尘圈(908)的左边,所述主体(910)上设有静密封圈(905)、导向块(906)、活塞密封(911),所述活塞密封(911)与活塞杆(909)活动连接,所述静密封圈(905)设于主体(910)的左端,所述主体(910)的左端与连接片(902)固定连接,活塞杆(909)的右端连接于推板(9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卸垃圾运输车,其结构包括扶梯装置(1)、车头装置(2)、前轮(3)、座椅(4)、车体组件(5)、后轮(6)、油压缸(7)、垃圾箱箱体(8)、压缩装置(9),所述车体组件(5)与车头装置(2)相连接,所述车头装置(2)设于车体组件(5)的前面,所述车体组件(5)通过油压缸(7)连接于垃圾箱箱体(8)的底部,所述油压缸(7)设置在车体组件(5)与垃圾箱箱体(8)的中间,所述垃圾箱箱体(8)的左侧面上设置有扶梯装置(1),所述扶梯装置(1)与垃圾箱箱体(8)相连接,所述扶梯装置(1)的底部与车体组件(5)活动接触,所述车体组件(5)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与后轮(6)活动连接,所述后轮(6)位于前轮(3)的后面,所述前轮(3)安装在车头装置(2)的底部且与车头装置(2)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装置(2)由报警器(201)、防水密封圈(202)、前玻璃面板(203)、雨刷(204)、基体(205)、前轮罩(206)、前灯(207)、镜子(208)、靠垫(209)、后视玻璃窗(210)组成,所述前玻璃面板(203)内嵌于基体(205)的正面上,所述前玻璃面板(203)通过防水密封圈(202)与基体(205)相连接,所述前玻璃面板(203)与雨刷(204)活动接触,所述雨刷(204)的底部连接于基体(205),所述前玻璃面板(203)的左右两侧设有镜子(208),所述镜子(208)与基体(205)固定连接,所述前玻璃面板(203)的下面设有前灯(207),所述前灯(207)内嵌入于基体(205)上,所述基体(205)的正面底部连接有前轮罩(206),所述基体(205)的背面上设有靠垫(209)、后视玻璃窗(210),所述靠垫(209)位于后视玻璃窗(210)的下面,所述靠垫(209)与后视玻璃窗(210)相互平行,所述报警器(201)安装在基体(205)的顶部;所述压缩装置(9)由螺栓孔(901)、连接片(902)、液压缸(903)、推板(9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廖洪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