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钢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29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材,其特征在于,具有由贝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形成的微细组织,上述残余奥氏体的面积率为10%以上,上述残余奥氏体由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和长度小于宽度的3倍的块状残余奥氏体形成,上述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面积为残余奥氏体的总面积的60%以上,由此可以显示优秀的强度及伸长率。

Steel containing thin film retained austen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含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钢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更具体地,涉及包含大量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钢材。
技术介绍
相变诱导塑性(TransformationInducedPlasticity,TRIP)钢,是指残留在钢材内的亚稳态的奥氏体组织可通过在外部施加的塑性变形的作用下变形为马氏体,来获得强度和延展性同时得到提高的效果的钢。在通常的钢材的情况下,若增加强度则伸长率降低,若伸长率提高则强度降低,但在相变诱导塑性钢的情况下,具有强度和伸长率均良好的特征。对相变诱导塑性所必需的亚稳态残余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如下。基本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形成,当在铁素体和奥氏体共存的Ac1~Ac3之间的适当温度下保持具有适当量的Mn和Si的钢材时,钢材内的奥氏体的稳定化元素,尤其大部分的碳被使用于奥氏体内。将此快速冷却至比珠光体的变形区域低的贝氏体变形区域之后,进行保持数分钟的恒温变形处理,此时在奥氏体中形成基石铁素体,碳从铁素体向奥氏体扩散移动,进而增加奥氏体内的碳浓度,由此作为奥氏体的马氏体变形揭示温度的Ms点可以降低至常温以下,从而在常温条件下奥氏体也不会变形为马氏体,可以稳定地残留。当对包含这种残余奥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包含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钢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材,其特征在于,具有由贝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形成的微细组织,上述残余奥氏体的面积率为10%以上,上述残余奥氏体由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和长度小于宽度的3倍的块状残余奥氏体形成,上述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面积为残余奥氏体的总面积的6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7 KR 10-2016-00802111.一种钢材,其特征在于,具有由贝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形成的微细组织,上述残余奥氏体的面积率为10%以上,上述残余奥氏体由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和长度小于宽度的3倍的块状残余奥氏体形成,上述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面积为残余奥氏体的总面积的6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其特征在于,上述钢材中,以重量百分比为基准,包含C:0.2~0.5重量百分比、Si:1.0~3.0重量百分比、Mn:1.0~3.0重量百分比、余量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其特征在于,上述钢材中,以重量百分比为基准,包含C:0.2~0.5重量百分比、Si:1.0~3.0重量百分比、Mn:1.0~3.0重量百分比,还包含P:0.1重量百分比以下、S:0.1重量百分比以下、Al:小于0.5重量百分比、N:0.02重量百分比以下中的一种以上,或者还包含Cr:3.0重量百分比以下、Mo:1.0重量百分比以下、B:0.005重量百分比以下、Nb:0.1重量百分比以下、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勋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机械硏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