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皂基酸碱中和助剂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233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皂基酸碱中和助剂,所述皂基酸碱中和助剂配方原料为泥炭、氨基酸、氨基酸、L‑乳酸、环糊精,按如下质量配比构成:泥炭60‑80份,氨基酸10‑35份,L‑乳酸1‑5份,环糊精0.1‑2份。泥炭经粉碎成粉末状,粒径40目‑60目。此方法制备的皂基酸碱中和助剂,充分利用泥炭丰富的腐殖酸及弱酸性特点,中和皂基的碱性,有助于皂类洗浴产品酸碱平衡。同时泥炭的多孔结构,具有吸附螯合能力,能维持营养物质的长效作用。

A soap neutralization AIDS and its prepa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皂基酸碱中和助剂及其制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常洗护技术和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中和皂基酸碱性的助剂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皂基是皂类产品的基础原料,一般使用椰子油、棕榈油等油脂与氢氧化钠通过皂化反应制成,冷却固化后即可使用,但皂基保留着很强的碱性,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的不适,过敏、干燥,因此减小或中和皂基的碱性是皂类加工和提升皂类产品品质的核心问题。常规皂类加工平衡皂基碱性主要方法是通过添加酸性物质完成,如加入盐酸、柠檬酸、氨基酸等化学试剂,虽然能减少碱性,但都是化学制剂都皮肤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选用天然酸性物质用于平衡皂基是提高皂类品质的重要方法。泥炭是植物残体在高湿厌氧环境中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有机自然资源,具有丰富腐植酸,疏松多孔,酸碱平衡缓冲能力强等特性,对皮肤有良好的保湿、均衡、免疫、消炎和收敛等作用。泥炭中富含的腐植酸早在明朝就被证明具有药用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它称为“乌金散”,具有抗炎、止血和生肌的作用。在国外,泥炭早已被利用作为治疗皮肤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用成分,并开发了泥炭浴等护肤治疗手段。泥炭pH值为4.0-6.0之间,属于天然酸性物质,对于中和皂类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皂基酸碱中和助剂及其制法,其特征在于:该皂基酸碱中和助剂的原料为泥炭、氨基酸、L‑乳酸和环糊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皂基酸碱中和助剂及其制法,其特征在于:该皂基酸碱中和助剂的原料为泥炭、氨基酸、L-乳酸和环糊精。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皂基酸碱中和助剂及其制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构成:泥炭6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强何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