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017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18:41
一种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变速箱、传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由工作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的秸秆收集装置、药箱装置、掩埋装置、覆土装置及镇压装置,所述秸秆收集装置是由两组螺线辊通过连接轴对称连接构成,连接轴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机架上,每组螺线辊由两组叶片对称倾斜设置构成,将秸秆和杂草切碎后由两侧向中间收集;所述掩埋装置的旋转轴筒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旋转轴筒与秸秆收集装置传动连接,掩埋装置的旋转锹刀片置于垄沟内,药箱装置的排药器置于收集装置后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同时在作业过程中一次可完成灭茬、秸秆收集、掩埋、镇压等、作业,达到秸秆深埋还田、培肥地力,增强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A large ridge and double row straw deep buried machine

A large ridge and double row straw deep buried returning machine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cludes a frame, gear box, gear, rack mounted from front to back in turn set straw collection device, kit device, buried device, soil covering device and a pressing device, wherein the straw collecting device is composed of two groups of spiral roller through the connecting shaft symmetrically connected together, connecting shaft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frame through each roller is composed of two groups of spiral blade symmetric tilt is formed, the straw and weeds by the two sides to the middle collection; the output shaft rotation axis cylinder of the buried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gearbox by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rotating shaft tube and straw collection device driving connection device of rotating blade in buried shovel furrows that drug is placed in the rear row collecting device ki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can be completed once stubble, straw collection, burial, repression, operation, achieve fertility field, deep buried straw, enhance the rol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模式秸秆深埋还田机。
技术介绍
中国东北三省是全国最大的玉米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达2.3亿亩,每年可收集的玉米秸秆量超过1.1亿吨。可是,东北玉米秸秆的总利用率不到50%,大部分秸秆被废弃或燃烧掉,在浪费大量农业资源的同时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成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还田能够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同时也可以解决中国因秸秆过剩而产生的堆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秸秆资源,农业部大力向全国农村推荐秸秆还田技术。经过对秸秆还田技术及其配套操作规程的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推广应用。但现有的灭茬机在还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秸秆还田入土浅,如何将垄沟两侧一定幅宽范围内的秸秆清入垄沟内,目前还缺少收集效率高、动力消耗少的相应机具。为此源于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旱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指标研究(201503116)”,东北平原中南部旱地合理耕层构建配套农机具研究与示范。专利技术了1JGSM型秸秆深埋还田机,达到深耕改土、间隔耕作、秸秆还田等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它能一次作业同时完成秸秆收集、掩埋、覆土镇压等旱田整地秸秆还田作业,并且还能达到深松、培肥地力的效果以增强土壤有机质,有效实现单一机具联合作业,并且达到苗带紧行间松、松紧兼备的耕层模式效果,解决间套耕作、秸秆还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包括机架、变速箱、传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由工作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的秸秆收集装置、药箱装置、掩埋装置、覆土装置及镇压装置,所述秸秆收集装置是由两组螺线辊通过连接轴对称连接构成,连接轴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机架上,每组螺线辊由两组叶片对称倾斜设置构成,将秸秆和杂草切碎后由两侧向中间收集;所述掩埋装置的旋转轴筒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旋转轴筒与秸秆收集装置传动连接,掩埋装置的旋转锹刀片置于垄沟内,药箱装置的排药器置于收集装置后方。进一步地,所述秸秆收集装置每组螺线辊上的叶片对称设置,两组叶片交错等距按螺线形布置,由两端向中间输送收集到垄间60cm内。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与水平线的夹角α为10°-20°。进一步地,所述两组叶片交错衔接处有1-3mm的重叠量。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上开有刃口,刃角为14°-20°。进一步地,所述的掩埋装置包括旋转轴筒、旋转锹刀片和托土板,沿所述旋转轴筒轴向设置至少两排旋转锹刀片和托土板,旋转锹刀片和托土板间隔设置,旋转锹刀片位于旋转轴筒一侧,托土板位于旋转轴筒另一侧,托土板的半径小于旋转锹刀片的半径,半径差为耕深高度,即:旋转锹刀片切下土垡时,托土板正好拖住土垡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锹刀片设置两排时,其中靠端部一排的旋转锹刀片为三个,沿旋转轴筒圆周均布,向内侧方向弯曲,沿同一方向设置;另一排的旋转锹刀片为六个沿旋转轴筒圆周均布,其中三个旋转锹刀片向内侧弯曲,另外三个旋转锹刀片向外侧弯曲。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锹刀片的安装角β为72°-81°。进一步地,所述托土板与刀片安装的相位角γ为60°-65°。进一步地,所述的覆土装置通过固定板安装固定在机架的后梁上,包括与固定板连接的连接板,与连接板连接的覆土器,覆土器包括通过销轴对称连接在连接板两侧的横板,两横板间连接有支撑板,连接板上连接有固定架,套装有弹簧的圆杆一端连接在支撑板上,另一端伸出固定架的通孔,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沿通孔上下运动,两横板端部连接覆土连接杆,在覆土连接杆两端通过凸形连接板对称连接覆土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机具包括螺线辊式秸秆收集装置、药箱装置、掩埋装置、覆土装置及镇压装置,机架、变速箱、传动装置等。秸秆收集装置能将的秸秆和杂草等切碎后由两侧向中间收集;掩埋装置的旋转锹刀片和托土板均布置在旋转轴筒上,旋转锹切下土垡时,托土板正好拖住土垡的上端,有利于将切下的土垡翻转落下将秸秆和杂草等掩埋到土壤中。药箱装置的排药器置于收集装置后方,能够及时均匀地将生物制剂肥料等排到翻埋的秸秆中。在工作时一次可完成灭茬,秸秆收集、掩埋、镇压等项旱田整地秸秆还田作业,并且还能达到秸秆深埋还田、培肥地力,增强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按本专利技术研制的机具,实现联合作业,有效提高大、中型拖拉机的利用率,达到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模式秸秆深埋还田深耕改土、间隔耕作、秸秆还田等农业技术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秸秆收集装置秸秆收集装置由两组螺线辊通过连接轴对称连接构成,连接轴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机架上,两组螺线辊收集装置对称布置,叶片刀成倾斜10°-20°焊接在螺线辊上,每组螺线辊上有16个叶片刀,由左端8组叶片刀和右端8组叶片刀在螺线辊上交错布置,衔接处有1-3mm的重叠量,防止漏切和堵塞,能将秸秆和杂草等切碎后由两侧向中间收集到垄间60cm内。3.本专利技术的掩埋装置的旋转锹刀片和托土板沿径向间隔均匀布置在旋转轴筒上。旋转锹刀片布置2排,其中靠端部一排的旋转锹刀片为3个,向内侧方向弯曲,沿同一方向设置;另一排的旋转锹刀片为6个沿旋转轴筒圆周均布,其中3个旋转锹刀片向内侧弯曲,另外三个旋转锹刀片向外侧弯曲。旋转锹刀片在切下土垡时,托土板能够托住垡块,有利于将切下的土垡翻转落下将秸秆和杂草等深埋到土壤中,同时药箱装置的排药器将生物制剂肥料等排到翻埋的秸秆中,有利于秸秆的腐烂和增加土壤肥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秸秆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展开平面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地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镇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的覆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的掩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左视图。图10是图1中的药箱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收集装置:21.螺线辊,22.连接板,23.U型螺栓,24平键,25.连接轴;3.地轮装置:31.地轮,32.中间轴,33.连接板,34.菱形座轴承;4.镇压装置:41连接杆,42轴承座,43镇压器,44连接梁,45连接板;5.覆土装置:51.固定板,52.圆筒,53.连接板,54.弹簧,55.横板,56.覆土连接杆,57覆土板,58.凸形连接板;6.掩埋装置:61.托土板,62.刀座,63.旋转轴筒,64.刀片连接板,65.旋转锹刀片;7.药箱装置:71药箱,72.排药器,73.药箱固定板。8.传动装置;9.变速箱;10.上悬挂;11.下悬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大垄双行秸秆还田机,包括机架1、变速箱9、传动装置8、安装在机架1上由工作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的秸秆收集装置2、药箱装置7、掩埋装置6、覆土装置5及镇压装置4,所述秸秆收集装置2是由两组螺线辊21通过连接轴25对称连接构成,连接轴25通过连接板22固定在机架1上,每组螺线辊21由两组叶片对称倾斜设置构成,将秸秆和杂草切碎后由两侧向中间收集;所述掩埋装置6的旋转轴筒63通过传动装置8连接变速箱9的输出轴,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变速箱、传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由工作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的秸秆收集装置、药箱装置、掩埋装置、覆土装置及镇压装置,所述秸秆收集装置是由两组螺线辊通过连接轴对称连接构成,连接轴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机架上,每组螺线辊由两组叶片对称倾斜设置构成,将秸秆和杂草切碎后由两侧向中间收集;所述掩埋装置的旋转轴筒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旋转轴筒与秸秆收集装置传动连接,掩埋装置的旋转锹刀片置于垄沟内,药箱装置的排药器置于收集装置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变速箱、传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由工作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的秸秆收集装置、药箱装置、掩埋装置、覆土装置及镇压装置,所述秸秆收集装置是由两组螺线辊通过连接轴对称连接构成,连接轴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机架上,每组螺线辊由两组叶片对称倾斜设置构成,将秸秆和杂草切碎后由两侧向中间收集;所述掩埋装置的旋转轴筒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变速箱的输出轴,旋转轴筒与秸秆收集装置传动连接,掩埋装置的旋转锹刀片置于垄沟内,药箱装置的排药器置于收集装置后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收集装置每组螺线辊上的叶片对称设置,两组叶片交错等距按螺线形布置,由两端向中间输送收集到垄间60cm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与水平线的夹角α为10°-2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叶片交错衔接处有1-3mm的重叠量。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上开有刃口,刃角为14°-2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垄双行秸秆深埋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掩埋装置包括旋转轴筒、旋转锹刀片和托土板,沿所述旋转轴筒轴向设置至少两排旋转锹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静宋健鹏李宝筏马铁吕秋立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