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邦春专利>正文

一种可升降式扬琴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822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4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式扬琴支架,包括支撑架、升降装置及装饰板;支撑架对称安装在两侧,整体呈一矩形框架,包括两侧竖杆、上横杆及下横杆;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撑架内,包括斜撑杆,顶杆及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人脚踩顶杆的下端,顶杆沿着下横杆滑动,顶杆上端推动斜撑杆,斜撑杆绕铰接端转动,斜撑杆的上端可以上下运动,对上横杆起到升降的效果,达到需要的高度时,利用固定杆将斜撑杆锁紧即可;不再需要人手向上提支架,可以使用力气较大的脚部施力,所有人都能操作,结构简单。

A lift type dulcimer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type dulcimer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lifting device and a decorative board; supporting frame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a rectangular frame, as a whole, including both sides of a vertical rod, upper and lower cross rods; the lif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including the strut, push rod and fixed ba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er people on the top rod, push rod along the sliding bar, the upper end of the ejector rod to push the inclined strut, the strut around the hinged end of the upper rod can rotate, move up and down, to the effect of lifting on rail, reach the required height, with a fixing rod diagonal brace to lock up; no longer need manpower support, you can use the strength larger foot force, all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式扬琴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乐器辅助设备,具体为一种可升降式扬琴支架,属于乐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扬琴支架大多是H型支架,这种支架给人以美观、舒适和高雅的感觉。这种支架的结构主要包括左右两侧的支撑架,以及连接左右两侧支撑架的装饰挡板。但这种支架的高度是固定的,而演奏者的升高差异较大,因此这种固定高度的支架不能适用所有身高的演奏者的需要。同时,这种固定高度的支架只适用于坐着演奏,不适宜站立时演奏。现有技术有一种升降式古筝扬琴支架,该支架在升降的时候需要人力向上提升支架,需要较大的力气才能提起,对于力气小的人来说也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脚踩的可升降式扬琴支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升降式扬琴支架,包括:支撑架,对称安装在两侧,整体呈一矩形框架,包括:两侧竖杆,所述两侧竖杆为中空杆,上横杆,所述上横杆两端具有插入两侧竖杆中的导杆;下横杆;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撑架内,包括:斜撑杆,底端铰接在支撑架的矩形框架内,其上端顶在上横杆上;顶杆,一端铰接在斜撑杆中部,另一端安装在下横杆上;及固定杆,一端铰接在一侧竖杆上,另一端安装在斜撑杆上;装饰板,连接在两支撑架之间。优选的,所述上横杆下端面固连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沿上横杆长轴方向延伸的滑动孔;所述斜撑杆杆上端具有一段滑柱,所述滑柱插接在滑动孔中。优选的,所述顶杆下端为一滚轮。优选的,所述下横杆上端面具有沿下横杆长轴方向延伸的供滚轮滑动的滑槽。优选的,所述斜撑杆上具有沿斜撑杆长轴均布的插槽,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具有一与插槽配合的插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人脚踩顶杆的下端,顶杆沿着下横杆滑动,顶杆上端推动斜撑杆,斜撑杆绕铰接端转动,斜撑杆的上端可以上下运动,对上横杆起到升降的效果,达到需要的高度时,利用固定杆将斜撑杆锁紧即可;不再需要人手向上提支架,可以使用力气较大的脚部施力,所有人都能操作,结构简单;(2)斜撑杆上端与上横杆之间采用滑柱和滑动孔的配合形式,可以在水平方向产生相对运动,但不会再竖直方向产生相对运动,达到驱动横杆上下运动的目的;(3)顶杆下端是滚轮,与下横杆之间的摩擦力小,便于操作;(4)下横杆上具有滑槽,滚轮可以沿滑槽滚动,不会歪斜错位;(5)利用插块和插槽之间的配合,将固定杆和斜撑杆固定成一个整体,固定杆、竖杆及斜撑杆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固定的较为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升时示意图;图3位本技术固定杆示意图。图中:10、上横杆,11、安装板,12、滑动孔,13、导杆,20、竖杆,21、螺栓,30、斜撑杆,31、插槽,32、滑柱,40、顶杆,41、滚轮,50、固定杆,51、插块,60、下横杆,6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可升降式扬琴支架,包括:支撑架,对称安装在两侧,整体呈一矩形框架,包括:两侧竖杆20,两侧竖杆20为中空杆,上横杆10,上横杆10两端具有插入两侧竖杆20中的导杆13;下横杆60;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撑架内,包括:斜撑杆30,底端铰接在支撑架的矩形框架内,其上端顶在上横杆10上;顶杆40,一端铰接在斜撑杆30中部,另一端安装在下横杆60上;及固定杆50,一端铰接在一侧竖杆20上,另一端安装在斜撑杆30上;装饰板,连接在两支撑架之间。人脚踩顶杆40的下端,顶杆40沿着下横杆60滑动,顶杆40上端推动斜撑杆30,斜撑杆30绕铰接端转动,斜撑杆30的上端可以上下运动,对上横杆10起到升降的效果,上横杆10两端的导杆13插在竖杆20内,达到需要的高度时,利用固定杆50将斜撑杆30锁紧,再利用螺栓21将导杆13锁紧在竖杆20内;不再需要人手向上提支架,可以使用力气较大的脚部施力,几乎所有人都能操作,结构简单。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上横杆10下端面固连一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具有沿上横杆10长轴方向延伸的滑动孔12;斜撑杆30上端具有一段滑柱32,滑柱32插接在滑动孔12中。斜撑杆30上端与上横杆10之间采用滑柱32和滑动孔12的配合形式,可以在水平方向产生相对运动,但不会再竖直方向产生相对运动,达到驱动上横杆10上下运动的目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顶杆40下端为一滚轮41。顶杆40下端是滚轮41,与下横杆60之间的摩擦力小,便于操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下横杆60上端面具有沿下横杆60长轴方向延伸的供滚轮41滑动的滑槽。下横杆上具有滑槽61,滚轮41可以沿滑槽61滚动,不会歪斜错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斜撑杆30上具有沿斜撑杆30长轴均布的插槽31,固定杆50的端部具有一与插槽31配合的插块51。利用插块51和插槽31之间的配合,将固定杆50和斜撑杆30固定成一个整体,固定杆50、竖杆20及斜撑杆30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固定的较为稳定。本技术在使用时,脚踩顶杆40的下端,下端的滚轮41在滑槽61内滑动,顶杆40逐渐竖起,顶杆40的另一端驱动斜撑30杆,斜撑杆30逐渐竖起,该斜撑杆30上端滑柱在滑动孔12内滑动,逐渐顶起上横杆10,当达到需要的高度时,利用固定杆50端部的插块51与斜撑杆30上合适位置的插槽31配合,使得斜撑杆30固定;最后达到支架升降的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升降式扬琴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式扬琴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对称安装在两侧,整体呈一矩形框架,包括:两侧竖杆(20),所述两侧竖杆(20)为中空杆,上横杆(10),所述上横杆(10)两端具有插入两侧竖杆(20)中的导杆(13);下横杆(60);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撑架内,包括:斜撑杆(30),底端铰接在支撑架的矩形框架内,其上端顶在上横杆(10)上;顶杆(40),一端铰接在斜撑杆(30)中部,另一端安装在下横杆(60)上;及固定杆(50),一端铰接在一侧竖杆(20)上,另一端安装在斜撑杆(30)上;装饰板,连接在两支撑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式扬琴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对称安装在两侧,整体呈一矩形框架,包括:两侧竖杆(20),所述两侧竖杆(20)为中空杆,上横杆(10),所述上横杆(10)两端具有插入两侧竖杆(20)中的导杆(13);下横杆(60);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撑架内,包括:斜撑杆(30),底端铰接在支撑架的矩形框架内,其上端顶在上横杆(10)上;顶杆(40),一端铰接在斜撑杆(30)中部,另一端安装在下横杆(60)上;及固定杆(50),一端铰接在一侧竖杆(20)上,另一端安装在斜撑杆(30)上;装饰板,连接在两支撑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扬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10)下端面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邦春
申请(专利权)人:周邦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