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73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面板,解决了阳光通过玻璃面板的折射进入室内,室内处在光照模式单一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厚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用于封闭框架中空区域以形成内腔的透光玻璃,所述框架设有连通内腔的循环水路,所述内腔内设有用于将通过内腔的水路段的水流转化为水帘的水帘组件,达到通过水帘的设置以有效的增加光的颜色模式,以有效的调节光照进来的强度及其光照强度。

Glass pan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lass panel, solves the refraction of sunlight by the glass panel into the indoor, indoor illumination in a single mode, the technological scheme includes a frame,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closed area to form a transparent glass frame hollow cavity, the fram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the circulating water, the inne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ection of the water chamber through the water curtain curtain into components, to achieve through screen settings to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color of the light pattern, to effectively adjust the light intensity and light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面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面板。
技术介绍
当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玻璃面板的使用愈发普遍。而在众多的用途之中,玻璃面板作为门、窗/建筑幕墙的使用也逐渐增多。当玻璃面板用作建筑幕墙时,一般是使用两层玻璃面板以及连接柱等固定件来实现幕墙的制作。如附图1所示,包括连接柱6,四个连接柱6与四个转角柱61端部相互垂直拼接形成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中卡接配合有两层相互平行的玻璃面板5,并在两层玻璃面板5中带有中空夹层。这样的玻璃面板5在阳光直接照射时,阳光通过玻璃面板5的折射进入室内,室内处在光照的单一照射模式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面板,达到通过水帘的设置以有效的增加光的颜色模式,以有效的调节光照进来的强度及其光照强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玻璃面板,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厚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用于封闭框架中空区域以形成内腔的透光玻璃,所述框架设有连通内腔的循环水路,所述内腔内设有用于将通过内腔的水路段的水流转化为水帘的水帘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透光玻璃之间形成的内腔,以及设置在内腔的循环水路,以使得内腔中的液体在循环水路的运作下,在内腔中循环运作;设置的水帘组件将通过内腔的水路段转化成水帘,以使得光照射在透光玻璃时,通过水帘以将阳光弱化照射至室内,并在照射过程中,水帘表面呈现不同的纹路,提高了玻璃面板的美观程度,并可以将水更换成有色液体,可通过不同颜色的液体去弱化阳光,且照射在室内的光呈现相应的颜色,以更加有效的弱化阳光,且更加美观。进一步,所述水帘组件包括置于框架顶端的走水管,所述走水管上设有用于供水流出的线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框架顶端的走水管以及线槽,以使得水帘从上往下落。进一步,所述线槽可为直线槽、波浪形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线槽设置成直线槽,以使得水帘下落时呈平面状;将线槽设置成波浪形槽,以使得水帘下落时波浪状,以有效的增加水帘与阳光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水帘对阳光的弱化效果。进一步,所述走水管相切设置有用于形成水帘的分水板,且分水板置于线槽的下端,所述分水板为人字板置于线槽下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走水管的分水板,且置于线槽下端的分水板,以使得带颜色的液体从线槽中流出时,通过分水板将带颜色的液体分成两层,以使得形成双层的水幕,以有效的降低了强光透过玻璃面板照射至室内的强度。进一步,所述循环水路包括置于框架内部且用于供水上升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端部连接于走水管;所述输送管另一端连接于供液腔体,供液腔体设有连通于内腔的回水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输送管和与输送管连通的供液腔体以及与供液腔体连通于内腔的回水管,以使得内腔中的水通过回水管经过供液腔体再通过输送管的输送,以使得水从线槽中形成水帘流出,且在水帘最终流回内腔,以达到水循环的效果。进一步,所述供液腔体设有用于驱动水流的供液叶轮,所述供液叶轮平行设置有驱动叶轮,且在驱动叶轮与供液叶轮之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驱动叶轮设有供驱动叶轮旋转的气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供液叶轮、驱动叶轮和转动轴以及气管,以使得驱动叶轮在气管中吹出的气体作用下驱动叶轮以带动供液叶轮旋转,以将水抽至走水管。进一步,所述内腔设有供驱动叶轮放置的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与供液腔体之间设有用于隔离密封腔体与供液腔体的隔板;转动轴置于隔板,且可旋转活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置于隔板上旋转的转动轴,使得供液叶轮与驱动叶轮同时旋转;且通过隔离密封腔体,以使得安装驱动叶轮旋转舒畅。进一步,所述气管包括连通于密封腔体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朝向驱动叶轮端设有用于气体集中吹出的收缩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密封腔体的进气管以及出气管,以使得进气管进入的气体在带动驱动叶轮旋转后,再从出气管出去,一进一出,以有效的提高驱动叶轮的旋转速度;设置在进气管朝向驱动叶轮端设置的收缩口,使得进气管出来的气体在收缩至一个点,作用在驱动叶轮上,以使得气体有效的作用在驱动叶轮上,以加快叶轮的旋转速度,从而更快的带动供液叶轮旋转。进一步,所述内腔设有透明液体或有色液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使用者自己的选择,将内腔中填充有色液体或透明液体,以提供给使用者以更过的旋转;有色液体可以为红色、黑色等等,以有效的弱化光的照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中空玻璃面板;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玻璃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供液叶轮、驱动叶轮以及隔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A-A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C-C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2中的B-B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D处放大图。图中:1、矩形框架;11、内腔;2、供液腔体;21、供液叶轮;22、隔板;23、回水管;24、输送管;241、进水口;25、走水管;251、线槽;3、分水板;4、密封腔体;41、驱动叶轮;411、转动轴;412、密封轴承;4121、嵌入口;42、进气口;421、进气管;4211、收缩口;422、出气口;423、出气管;43、密封板;5、玻璃面板;51、安装槽;6、连接柱;61、转角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玻璃面板,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包括连接柱6,四根连接柱6拼接形成矩形框架1,且矩形框架1带有内腔11;在内腔11两侧开有安装槽51,且在安装槽51中贴合安装有玻璃面板5,以形成密封的内腔11,并在内腔11中装有带颜色的液体,其颜色可以为红色、灰色等等;内腔11下端左侧内壁上开有供液腔体2,并在内腔11的厚度方向开有密封腔体4,密封腔体4与供液腔体2平行设置,在密封腔体4与供液腔体2之间形成隔板22,供液腔体2中放置供液叶轮21,密封腔体4中放置有驱动叶轮41,且在密封腔体4上贴合有密封板43,以使得密封腔体4密封;驱动叶轮41与供液叶轮21之间同轴心连接有转动轴411,隔板22上开有嵌入口4121,并在嵌入口4121中嵌入有密封轴承412,转动轴411插接固定在密封轴承412上,使得驱动叶轮41与供液叶轮21之间的旋转更加顺畅,且密封腔体4在密封轴承412以嵌入口4121之间的紧密配合,使得密封腔体4密封;驱动腔体41与驱动叶轮4之间等大设置,且驱动叶轮4可在驱动腔体41中旋转活动;以内腔11中心为轴线对称布置有相同的供液腔体2、密封腔体4、供液叶轮21、驱动叶轮41和转动轴411以及密封轴承412。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供液腔体2的右侧设置有连通于内腔11的回水管23;供液腔体2的左侧连接有输送管24,输送管24内置于连接柱6中,并且输送管24的进水口241与供液叶轮21的底端在同一直线上,以使得带颜色的液体更好的往输送管24中输送。输送管24在连接柱6内部向上布置,在开有供液腔体2的相对连接柱6上开有走水管25,并在走水管25开开有线槽251,且线槽251连通内腔11与走水管25,且线槽251呈直线状布置;且输送管24的另一端连通于走水管25,以使得供液叶轮21供的带颜色的液体进入走水管25,并通过线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玻璃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面板,包括框架(1),其特征是:所述框架(1)厚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用于封闭框架(1)中空区域以形成内腔(11)的透光玻璃,所述框架(1)设有连通内腔(11)的循环水路,所述内腔(11)内设有用于将通过内腔(11)水路段的水流转化为水帘的水帘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面板,包括框架(1),其特征是:所述框架(1)厚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用于封闭框架(1)中空区域以形成内腔(11)的透光玻璃,所述框架(1)设有连通内腔(11)的循环水路,所述内腔(11)内设有用于将通过内腔(11)水路段的水流转化为水帘的水帘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面板,其特征是:所述水帘组件包括置于框架(1)顶端的走水管(25),所述走水管(25)上设有用于供水流出的线槽(2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面板,其特征是:所述线槽(251)为直线槽(25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玻璃面板,其特征是:所述走水管(25)相切设置有用于形成水帘的分水板(3),且分水板(3)置于线槽(251)的下端,所述分水板(3)为人字板置于线槽(251)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面板,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水路包括置于框架(1)内部且用于供水上升的输送管(24),所述输送管(24)端部连接于走水管(25);所述输送管(24)另一端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利安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