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夹持器及双套式换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64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夹持器及双套式换热管,其中,所述定位夹持器包括钢丝,所述钢丝适于卡设在双套式换热管的内管与外管之间,所述钢丝的两端适于固定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所述钢丝的两端之间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凸起;当所述钢丝位于所述双套式换热管的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贴合,同时相邻的凸起之间的凹陷的底部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贴合。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定位夹持器,将双套式换热管内管固定在外管内,可减小内管在外管内的振动,并且不影响换热介质的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夹持器及双套式换热管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夹持器及双套式换热管。
技术介绍
目前在硫磺回收、合成甲醇等装置中的恒温反应器一般采用双套式换热管。该恒温反应器具有处理量大、控温效果好的特点,适用于如硫磺回收这种对反应温度要求较高的装置。在这种类型的恒温反应器中,双套式换热管是核心部件。该换热管由内、外两管穿套形成。双套管换热管工作时直立放置,内管为通管,外管底端封闭顶端开口,内管位于外管内部。换热介质由顶端进入内管,下降至底端后进入内、外管的间隙。换热介质在间隙内吸热汽化,并在压差作用下沿间隙运动至顶端,从而完成一次换热循环。因此,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是影响换热循环的重要因素,需要严格控制。一般双套式换热管比较长,十几米左右,气液混合物介质运动时会造成内管在外管中的振动,导致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比较难以控制,影响换热循环。目前,还没有解决上述问题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定位夹持器及双套式换热管,通过定位夹持器将内管固定在外管内,可减小内管在外管内的振动,并且不影响换热介质的运动。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位夹持器,包括钢丝,所述钢丝适于卡设在双套式换热管的内管与外管之间,所述钢丝的两端适于固定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所述钢丝的两端之间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凸起;当所述钢丝位于所述双套式换热管的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贴合,同时相邻的凸起之间的凹陷的底部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贴合。可选择地,所述钢丝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适于通过焊接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连接。可选择地,当所述钢丝位于所述双套式换热管外部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所述连接部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距离的1.05~1.2倍。可选择地,当所述钢丝位于所述双套式换热管外部时,所述凹陷的底部与所述连接部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距离的0.05~0.2倍。可选择地,所述钢丝的所述凹陷和所述凸起位于一个平面内。可选择地,当所述凸起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相邻两个凸起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相等。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套式换热管,包括内管、外管和根据权利要求1-6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夹持器,其中,所述外管套在所述内管外部,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固定有所述定位夹持器,所述定位夹持器的钢丝的两端的连线与所述内管的轴线平行。可选择地,所述定位夹持器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多个定位夹持器在圆周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夹持器及双套式换热管,定位夹持器包括钢丝,钢丝的两端之间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凸起。在使用定位夹持器时,首先将钢丝的两端固定在双套式换热管的内管的外壁上,然后将内管置于外管内,使钢丝的凸起的顶端与外管的内壁贴合,凸起之间的凹陷的底部与内管的外壁贴合。由于钢丝的两端固定在双套式换热管内,并且钢丝的凸起和凹陷分别与内管的外壁及外管的内壁贴合,可减小换热介质的流动造成的内管在外管内的振动,并且不会对换热介质的运动造成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定位夹持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定位夹持器位于双套式换热管的外部及内部时的形变的对比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双套式换热管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钢丝;2、凸起;3、凹陷;4、连接部;5、内管;6、外管;7、定位夹持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夹持器,如图1所示,包括钢丝1,钢丝1适于卡设在双套式换热管的内管与外管之间,钢丝1的两端适于固定在双套式换热管的内管的外壁上,钢丝1的两端之间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凸起2;当钢丝1位于双套式换热管的内管与外管之间时,凸起2的顶端与双套式换的外管的内壁贴合,同时相邻的凸起2之间的凹陷3的底部与内管的外壁贴合。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夹持器,首先将钢丝1的两端固定在双套式换热管的内管的外壁上,然后将内管置于外管内,使钢丝1的凸起2的顶端与外管的内壁贴合,凸起2之间的凹陷3的底部与内管的外壁贴合;由于钢丝1的两端固定在双套式换热管内,并且钢丝1的凸起2和凹陷3分别与外管的内壁及内管的外壁贴合,可减小换热介质造成的内管在外管内的振动,并且不会对换热介质的运动造成影响。在本实施例中,可在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环型空间的距离外管管口距离相同的截面上设置多组定位夹持器,每组定位夹持器包括多个定位夹持器,多个定位夹持器在圆周方向上均匀间隔分布,从而可保证内管在外管内固定较为牢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如图1所示,钢丝1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出连接部4,连接部4通过焊接与内管的外壁连接。这样,钢丝1的两端的连接部4沿内管的轴向方向与内管的外壁贴合,比较容易焊接。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当钢丝1位于双套式换热管外部时,凸起2的顶端与连接部4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距离的1.05~1.2倍。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当钢丝1于双套式换热管外部时,凹陷的底部与连接部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距离的0.05~0.2倍。以上两种改进保证了在将钢丝1固定在内管的外壁后,将内管放入外管内时,外管的内壁压缩钢丝1的凸起2的顶端,使凹陷3的底部与内管的外壁贴合,钢丝1稳定的卡在内管和外管之间,从而内管和外管不能相对运动,减轻内管在外管内的振动。如图2所示,为定位夹持器位于双套式换热管的外部及内部时形变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当钢丝1位于双套式换热管的外部、处于自然状态时,凸起2的顶端与连接部4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双套式换热管的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凹陷3的底部与连接部4所在的水平面之间有一段距离。当钢丝1位于双套式换热管的外管和内管之间时,凸起2的顶端被外管的内壁向下压,同时凹陷3的底部向下并贴合在内管的外壁上,从而钢丝1稳定的卡在内管和外管之间。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钢丝1的凹陷3和凸起2位于一个平面内。在钢丝1放在内管和外管之间时,如果凸起2和凹陷3不在一个平面内,在压缩钢丝1的凸起2时,可能会出现凸起2或者凹陷1倾斜的情况,从而钢丝1不能稳定的卡在内管和外管之间。钢丝1的凹陷3和凸起2位于一个平面内时,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当凸起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相邻两个凸起2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每个凸起2的顶端受力相同,钢丝1各部分受力比较均匀,不会出现局部受力过大导致钢丝1变形的情况。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套式换热管,如图3所示,包括内管5、外管6和实施例一提供的定位夹持器,其中,外管6套在内管5外部,外管6和内管5之间固定有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定位夹持器及双套式换热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位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所述钢丝适于卡设在双套式换热管的内管与外管之间,所述钢丝的两端适于固定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所述钢丝的两端之间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凸起;当所述钢丝位于所述双套式换热管的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贴合,同时相邻的凸起之间的凹陷的底部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所述钢丝适于卡设在双套式换热管的内管与外管之间,所述钢丝的两端适于固定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所述钢丝的两端之间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凸起;当所述钢丝位于所述双套式换热管的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贴合,同时相邻的凸起之间的凹陷的底部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适于通过焊接与所述内管的外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钢丝位于所述双套式换热管外部时,所述凸起的顶端与所述连接部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之间距离的1.05~1.2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钢丝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宋鹏包日新贺飞付振东付文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