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安国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环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461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装置,其结构包括水箱、温度表、出水口、换热器、清灰门、余热导热器、控杆、手柄、节能锅炉主体、清灰抽屉、配风器、壳体、炉盖,所述温度表紧固连接水箱,所述换热器与水箱相连接,所述集热管与导热器主体相连接,所述外壳紧固连接水箱,所述对接管设在传输管上,所述外壳设有传输管,所述清灰抽屉设在壳体内,所述配风器活动连接壳体,所述壳体紧固连接余热导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余热导热器,水箱的余热被集热管集热在导热器主体内,传输管把余热传递到对接管上,通过对接管把余热输送到节能锅炉主体内,使节能锅炉主体继续工作,有效的提高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装置,属于环保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环保设备是指用于控制环境污染、环保活性炭改善环境质量而有生产单位或建筑安装单位制造和建造出来的机械产品、构筑物及系统。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777567.X的节能环保锅炉,包括炉体,炉体的进料口底部设置出灰口,炉体顶部设置烟气出口,炉体下部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二次进氧口,进料口附近的炉体内部设置若干方形加热板,方形加热板上部设置三角加热板和梯形加热板。本技术装置通过在炉体下部设置二次进氧口,同时在炉体内置方形加热板、三角加热板和梯形加热板,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大煤仓气化温控自动燃烧,使用活动炉排,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高温烟气的换热效率,火道易于清理,适应各种燃料燃烧,优质煤、劣质煤和生物质燃料以及各种垃圾的燃烧,经济环保得到用户一致好评。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较难把余热收集为锅炉提供热能,降低对余热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装置,以解决上述设备较难把余热收集为锅炉提供热能,降低对余热的使用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节能环保装置,其结构包括水箱、温度表、出水口、换热器、清灰门、余热导热器、控杆、手柄、节能锅炉主体、清灰抽屉、配风器、壳体、炉盖,所述温度表紧固连接水箱,所述换热器与水箱相连接,所述余热导热器紧固连接水箱,所述余热导热器由集热管、外壳、对接管、传输管、导热器主体组成,所述集热管与导热器主体相连接,所述外壳紧固连接水箱,所述对接管设在传输管上,所述外壳设有传输管,所述导热器主体设在外壳内,所述控杆活动连接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节能锅炉主体,所述清灰抽屉设在壳体内,所述配风器活动连接壳体,所述壳体紧固连接余热导热器。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设在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设有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清灰门设在水箱上。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与壳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炉盖活动连接壳体。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金属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与出水口配套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余热导热器,水箱的余热被集热管集热在导热器主体内,传输管把余热传递到对接管上,通过对接管把余热输送到节能锅炉主体内,使节能锅炉主体继续工作,有效的提高使用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节能环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余热导热器示意图。图中:水箱-1、温度表-2、出水口-3、换热器-4、清灰门-5、余热导热器-6、集热管-601、外壳-602、对接管-603、传输管-604、导热器主体-605、控杆-7、手柄-8、节能锅炉主体-9、清灰抽屉-10、配风器-11、壳体-12、炉盖-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装置,其结构包括水箱1、温度表2、出水口3、换热器4、清灰门5、余热导热器6、控杆7、手柄8、节能锅炉主体9、清灰抽屉10、配风器11、壳体12、炉盖13,所述温度表2紧固连接水箱1,所述换热器4与水箱1相连接,所述余热导热器6紧固连接水箱1,所述余热导热器6由集热管601、外壳602、对接管603、传输管604、导热器主体605组成,所述集热管601与导热器主体605相连接,所述外壳602紧固连接水箱1,所述对接管603设在传输管604上,所述外壳602设有传输管604,所述导热器主体605设在外壳602内,所述控杆7活动连接壳体12,所述壳体12设有节能锅炉主体9,所述清灰抽屉10设在壳体12内,所述配风器11活动连接壳体12,所述壳体12紧固连接余热导热器6。所述水箱1设在壳体12上。所述水箱1设有出水口3。所述清灰门5设在水箱1上。所述手柄8与壳体12相连接。所述炉盖13活动连接壳体12。本专利所说的余热导热器6当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或不同的物体直接接触时,依靠物质的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为导热装置。当使用者操作本技术时,将余热导热器6安装在水箱1下,拉动手柄8使水箱1通过换热器4换热为节能锅炉主体9提供热能,当水箱1停止加热时,水箱1内的余热被集热管601集中在导热器主体605内,经传输管604传递到对接管603内,通过对接管603把余热输送到节能锅炉主体9内,使节能锅炉主体9继续工作,有效的提高使用效率。本技术的水箱1、温度表2、出水口3、换热器4、清灰门5、余热导热器6、集热管601、外壳602、对接管603、传输管604、导热器主体605、控杆7、手柄8、节能锅炉主体9、清灰抽屉10、配风器11、壳体12、炉盖1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解决上述设备较难把余热收集为锅炉提供热能,降低对余热的使用效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余热导热器,水箱的余热被集热管集热在导热器主体内,传输管把余热传递到对接管上,通过对接管把余热输送到节能锅炉主体内,使节能锅炉主体继续工作,有效的提高使用效率。具体如下所述:集热管601与导热器主体605相连接,所述外壳602紧固连接水箱1,所述对接管603设在传输管604上,所述外壳602设有传输管604,所述导热器主体605设在外壳602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能环保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水箱(1)、温度表(2)、出水口(3)、换热器(4)、清灰门(5)、余热导热器(6)、控杆(7)、手柄(8)、节能锅炉主体(9)、清灰抽屉(10)、配风器(11)、壳体(12)、炉盖(13),所述温度表(2)紧固连接水箱(1),所述换热器(4)与水箱(1)相连接,所述余热导热器(6)紧固连接水箱(1),所述余热导热器(6)由集热管(601)、外壳(602)、对接管(603)、传输管(604)、导热器主体(605)组成,所述集热管(601)与导热器主体(605)相连接,所述外壳(602)紧固连接水箱(1),所述对接管(603)设在传输管(604)上,所述外壳(602)设有传输管(604),所述导热器主体(605)设在外壳(602)内,所述控杆(7)活动连接壳体(12),所述壳体(12)设有节能锅炉主体(9),所述清灰抽屉(10)设在壳体(12)内,所述配风器(11)活动连接壳体(12),所述壳体(12)紧固连接余热导热器(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水箱(1)、温度表(2)、出水口(3)、换热器(4)、清灰门(5)、余热导热器(6)、控杆(7)、手柄(8)、节能锅炉主体(9)、清灰抽屉(10)、配风器(11)、壳体(12)、炉盖(13),所述温度表(2)紧固连接水箱(1),所述换热器(4)与水箱(1)相连接,所述余热导热器(6)紧固连接水箱(1),所述余热导热器(6)由集热管(601)、外壳(602)、对接管(603)、传输管(604)、导热器主体(605)组成,所述集热管(601)与导热器主体(605)相连接,所述外壳(602)紧固连接水箱(1),所述对接管(603)设在传输管(604)上,所述外壳(602)设有传输管(604),所述导热器主体(6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安国
申请(专利权)人:胡安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