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504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有箱体,在箱体内安装有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接的蜗杆,在一端的蜗杆轴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输入法兰组件,蜗杆下方设置有与蜗杆相啮合传动的蜗轮,蜗轮两端各连接有一个蜗轮轴承组件,所述蜗轮轴承组件包括有轴承盖,该轴承盖包括有安装轴承外圈的内圆孔和与箱体的定位孔连接的外圆座,所述内圆孔与外圆座的中心点不重合。本案提供一种调节简单、节省成本的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单级蜗轮蜗杆减速机的结构特点是:蜗轮两侧轴承外圈,一个坐在箱体一侧的活动轴承盖内,另一蜗轮轴承外圈坐在箱体另一侧的蜗轮轴承座孔内(该轴承座孔与箱体为一体,固定不可动)。由于减速器在工作时蜗轮与蜗杆齿间相互啮合转动有摩擦,当该减速机工作时间久了,蜗轮、蜗杆啮合齿间有磨损,间隙大了时,这样蜗轮输出就会存在转角滞后误差。在一些场合使用,其要求精度比较高,蜗轮、蜗杆啮合齿间有磨损,间隙大了时,就达不到精度的要求,整个减速机就要报废,造成比较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调节简单、节省成本的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有箱体1,在箱体1内安装有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接的蜗杆2,在一端的蜗杆轴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输入法兰组件4,蜗杆2下方设置有与蜗杆相啮合传动的蜗轮5,蜗轮5两端各连接有一个蜗轮轴承组件3,所述蜗轮轴承组件3包括有轴承盖31,该轴承盖31包括有安装轴承外圈的内圆孔32和与箱体的定位孔6连接的外圆座33,所述内圆孔32与外圆座33的中心点不重合。所述内圆孔32与外圆座33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不同的铅垂线上。经过所述内圆孔中心点的直线为第一铅垂线H1,经过外圆座中心点的直线为第二铅垂线H2,第一铅垂线H1与第二铅垂线H2之间的距离为偏心距H3;其中左侧的轴承盖上的第一铅垂线H1置于第二铅垂线H2的右侧,右侧的轴承盖上的第一铅垂线H1置于第二铅垂线H2的左侧。在轴承盖31上还设有均60度分布的螺丝孔34和弧形条孔36,在螺丝孔34中设有螺钉35,在弧形条孔36上设有内六角螺钉3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内圆孔与外圆座的中心点有偏心。当箱体两侧轴承盖同时转动时,由于外圆座是活动定位在箱体的定位孔内,而轴承盖的外圆座中心点的中心位置不动,即外圆座中心为回转中心,由于外圆座中心因与轴承盖的内圆孔中心不同心,在内圆孔转动时,内圆孔的中心就会出现往下移或上抬,从而实现中心距的调节。由于蜗轮是安装在轴承上,两蜗轮轴承外圈分别坐在箱体两侧轴承盖的内圆孔内,从而实现蜗轮的下移或上抬作用,最终使之实现蜗轮与蜗杆中心距的变小,以达到调整蜗轮与蜗杆齿侧间隙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向剖示图。图2是本技术的横向剖示图。图3是本技术轴承盖的剖示图。图4是本技术左侧蜗轮轴承盖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右侧蜗轮轴承盖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7是U形板手的示意图。图8是利用U形板手来调节间距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有箱体1,在箱体1内安装有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接的蜗杆2,在一端的蜗杆轴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输入法兰组件4。蜗杆2下方设置有与蜗杆相啮合传动的蜗轮5,蜗轮5两端各连接有一个蜗轮轴承组件3。所述蜗轮轴承组件3包括有轴承盖31,该轴承盖31包括有安装轴承外圈的内圆孔32和与箱体的定位孔6连接的外圆座33,所述内圆孔32与外圆座33的中心点不重合。即为内圆孔与外圆座的中心点有偏心。当箱体两侧轴承盖同时转动时,由于外圆座是活动定位在箱体的定位孔6内,而轴承盖的外圆座中心点的中心位置不动,即外圆座中心为回转中心,由于外圆座中心因与轴承盖的内圆孔中心不同心,在内圆孔转动时,内圆孔的中心就会出现往下移或上抬,从而实现中心距的调节。由于蜗轮是安装在轴承上,从而实现蜗轮的下移或上抬作用,最终使之实现蜗轮与蜗杆的中心距减少,并达到啮合齿侧间隙减少。进一步来说,所述内圆孔32与外圆座33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不同的铅垂线上。更进一步来说,所述经过内圆孔中心点的直线为第一铅垂线H1,经过外圆座中心点的直线为第二铅垂线H2,第一铅垂线H1与第二铅垂线H2之间的距离为偏心距H3;其中左侧的轴承盖上的第一铅垂线H1置于第二铅垂线H2的右侧,右侧的轴承盖上的第一铅垂线H1置于第二铅垂线H2的左侧。当蜗轮、蜗杆啮合齿间有磨损,间隙大了时,按图3、图4的箭头方向转动轴承盖,轴承盖绕着外圆座33的中心点也即回转中心转动,由于内圆孔32的中心与外圆座33的中心不同心,从而将内圆孔32的中心抬高,从而将蜗轮提高,蜗轮中心靠近蜗杆中心,使蜗轮、蜗杆啮合齿侧间隙变小,实现减速机的输出精度。更优的,在轴承盖31上还设有均60度分布的螺丝孔34和弧形条孔36,在螺丝孔34中可安装有螺钉35,在弧形条孔36上设有内六角螺钉37。这样更方便旋转轴承盖,实现间距的调节。螺钉35在减速机需要调节间隙时,才需要将螺钉35拧在螺丝孔34内。本技术在调节时,可以用到一专用调节工具U形板手8,如图所示。当需要调节时,先松开内六角螺钉37和拧上螺钉35(螺钉露出高度约20mm),并在蜗轮输出孔内穿一根直径相当的芯轴9,芯轴两端要各露出蜗轮输出孔端面约30mm,之后将U形板手的两个臂叉入减速机的蜗轮的两侧边,使左、右两的臂撬在两侧轴承盖露出芯轴9端,之后压两侧露出头的螺钉,之后用边推动U形板手,两侧轴承盖在扳手压螺钉推力作用下按图示方向转动,直到撬不动为止,完成间隙调节到合适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在箱体(1)内安装有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接的蜗杆(2),在一端的蜗杆轴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输入法兰组件(4),蜗杆(2)下方设置有与蜗杆相啮合传动的蜗轮(5),蜗轮(5)两端各连接有一个蜗轮轴承组件(3),所述蜗轮轴承组件(3)包括有轴承盖(31),该轴承盖(31)包括有安装轴承外圈的内圆孔(32)和与箱体的定位孔(6)连接的外圆座(33),所述内圆孔(32)与外圆座(33)的中心点不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在箱体(1)内安装有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接的蜗杆(2),在一端的蜗杆轴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输入法兰组件(4),蜗杆(2)下方设置有与蜗杆相啮合传动的蜗轮(5),蜗轮(5)两端各连接有一个蜗轮轴承组件(3),所述蜗轮轴承组件(3)包括有轴承盖(31),该轴承盖(31)包括有安装轴承外圈的内圆孔(32)和与箱体的定位孔(6)连接的外圆座(33),所述内圆孔(32)与外圆座(33)的中心点不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齿侧间隙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孔(32)与外圆座(33)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献亭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迪威变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