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机组下部分片预制混合塔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469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电机组下部分片预制混合塔架,在塔架下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塔,上部采用钢塔筒。预制分片内壁、纵缝边缘每隔一定距离埋设法兰埋件,并用高强螺栓将相邻两个单元连接,外壁每隔一定距离埋设一道环向凹槽,环向凹槽布置环向预应力索,并用填充材料填充,环向预应力索张拉之后与内壁高强螺栓共同作用将各分片单元连接为整体。下部分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段安装时,通过工装桁架临时固定和调整。工装桁架由立柱、腹杆组成,工装桁架底部设置法兰盘,与基础埋件预埋调节措施对应,顶部设置平台,作为安装阶段作业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抵抗下部较大的荷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抗疲劳寿命好、阻尼比高、耐久性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机组下部分片预制混合塔架
本技术属于风电机组塔架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风电机组下部分片预制混合塔架。
技术介绍
我国低风速资源非常丰富,可利用的低风速资源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的68%,且均接近电网负荷地区,市场前景广阔。气象局最新评估结果,中东部和南部地区风速在5米/秒以上达到经济开发价值的风资源技术可开发量接近900GW。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1亿千瓦风电装机目标中,有2000万千瓦的份额属于低风速风电开发。开发低风速资源的关键是要提高塔架高度、增大叶轮直径,传统全钢塔筒应用于120m及更高塔架具有经济性差、刚度低、塔架振动大、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等缺陷。在塔架下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塔,上部仍采用钢塔筒,可以充分利用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抵抗下部较大的荷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抗疲劳寿命好、阻尼比高、耐久性好等特点;塔架上部采用轻质高强的钢筒,可减小塔架重量,降低吊装要求,提高塔架的安装速度。上部钢塔筒、下部预应力混凝土塔筒此类混合塔架是低风速资源开发的重要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下部分片预制混合塔架。本技术提出的风电机组下部分片预制混合塔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电机组下部分片预制混合塔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电机组下部分片预制混合塔架,所述混合塔架由上部钢筒段(1)、下部分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段(2)和基础(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分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段(2)由钢筋混凝土筒壁(4)、预留孔道(5)和竖向预应力索(6)组成,钢筋混凝土筒壁(4)系分片预制而成,由若干个标准单元(8)和一个门框单元(9)依次连接而成筒状结构,相邻的两个标准单元之间或标准单元与门框单元之间的间隙构成纵缝(7),位于钢筋混凝土筒壁(4)内壁处的纵缝(7)边缘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法兰埋件(10),所述相邻的两个法兰埋件(10)之间通过高强螺栓(11)连接;所述位于钢筋混凝土筒壁(4)外壁上设有若干个环向凹槽(12),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机组下部分片预制混合塔架,所述混合塔架由上部钢筒段(1)、下部分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段(2)和基础(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分片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段(2)由钢筋混凝土筒壁(4)、预留孔道(5)和竖向预应力索(6)组成,钢筋混凝土筒壁(4)系分片预制而成,由若干个标准单元(8)和一个门框单元(9)依次连接而成筒状结构,相邻的两个标准单元之间或标准单元与门框单元之间的间隙构成纵缝(7),位于钢筋混凝土筒壁(4)内壁处的纵缝(7)边缘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法兰埋件(10),所述相邻的两个法兰埋件(10)之间通过高强螺栓(11)连接;所述位于钢筋混凝土筒壁(4)外壁上设有若干个环向凹槽(12),每个环向凹槽(12)上布置有环向预应力索(13),并通过填充材料(14)填充,环向预应力索(13)张拉之后与高强螺栓(11)共同作用,将钢筋混凝土筒壁(4)的标准单元(8)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冬平刘慧群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