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轨道的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390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轨道的操作平台,由钢平台、固定杆件、滑轮组件和轨道装置四部分组成;钢平台,包括钢踏板、侧护栏和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竖直安装在远离建筑的钢踏板一条边沿上,所述承载杆上设置有背钩,所述背钩上拉设有金属安全网,站在操作平台内,施工人员可以走动进行施工操作,不需要安装配重和动力装置,施工人员通过转动手摇轮就可以实现操作平台的高度调节和水平位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平滑轨道的操作平台可以周转、布置灵活、安装简单、结实耐用、稳定性高,其在使用后可大幅度降低高空作业的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轨道的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带轨道的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金属屋面等高空作业经常会用到吊篮等装置,吊篮的优点在于移动方便,操作简单。但缺点就是水平移动性差,需要配重,结构复杂,增加了高空作业的施工难度。如技术申请号201320566782.6公开的吊篮,在传统吊篮的基础上加增了滑轮,实用范围相对宽,但是依旧需要安装动力装置才能保证使用效果。因此,提供一种可周转、布置灵活、安装简单、结实耐用、稳定性高的适用于金属屋面等高空作业的有轨道平滑式可调高度操作平台十分必要,其在使用后可大幅度降低高空作业的施工难度。站在操作平台内,施工人员可以走动进行施工操作,不需要安装配重和动力装置,施工人员手动就可以实现操作平台的高度调节和水平位移,操作简单、搭建方便,在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符合国家对绿色施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轨道的操作平台。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带轨道的操作平台,包括钢平台1、固定杆件2、滑轮组件3和轨道装置4;钢平台1,包括钢踏板101、侧护栏102和承载杆103,所述承载杆103竖直安装在远离建筑的钢踏板101一条边沿上,所述承载杆103上设置有背钩104,所述背钩104上拉设有安全网105;承载杆103内设置有套筒106,承载杆103与套筒106侧壁相应位置上设置有插孔107;所述侧护栏102竖直安装在钢踏板101的另外三条边沿上,贴合所述侧护栏102设置有挡板108;固定杆件2,包括平行设置的水平杆件201和设置于水平杆件201之间的支撑杆202;所述水平杆件201一端与承载杆103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件201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203;水平杆件201下端面设置有轱辘204;轨道装置4,包括槽型轨道401和轨道定位板402;所述轱辘204卡接在槽型轨道401内;所述轨道定位板402的上部与槽型轨道401的下侧面固定连接,轨道定位板402的下部设置有定位孔403;滑轮组件3,包括滑轮301、手摇轮302和钢绞线303,所述滑轮301设置在支撑杆202上,手摇轮302设置在侧护栏102内,钢绞线303穿过滑轮301,一端与套管106上端部连接,另外一端与手摇轮302连接。进一步,所述挡板108为钢板或铁板。进一步,所述固定件203为销栓或者扣件。进一步,所述轨道装置4包括至少三条槽型轨道401。进一步,所述安全网105为钢丝网。进一步,所述插孔107沿承载杆103轴向间隔设置。进一步,所述承载杆103与套筒106之间由销栓固定。进一步,所述侧护栏102包括至少两根竖杆和六根横杆。进一步,所述滑轮301直径为钢绞线303直径的16倍。进一步,所述轨道定位板402对称设置在槽型轨道401的下侧面上,轨道定位板402上至少有两个定位孔40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带平滑轨道的操作平台可以周转、布置灵活、安装简单、结实耐用、稳定性高,其在使用后可大幅度降低高空作业的施工难度。2)站在操作平台内,施工人员可以走动进行施工操作,不需要安装配重和动力装置,施工人员手动就可以实现操作平台的高度调节和水平位移。3)本技术结构巧妙,操作简单、搭建方便,在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可有效解决传统吊篮需要动力装置且不能水平移动的问题,符合国家对绿色施工的要求。4)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金属屋面等高空作业的施工中。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带轨道的操作平台整体示意图;图2是轨道装置示意图;图3是安全网示意图;图4为可调节套管和滑轮组件示意图。附图标记:1-钢平台、101-钢踏板、102-侧护栏、103-承载杆、104-背钩、105-安全网、106-套筒、107-插孔、108-挡板2-固定杆件、201-水平杆件、202-支撑杆、203-固定件、204-轱辘;3-滑轮组件、301-滑轮、302-手摇轮、303-钢绞线4-轨道装置、401-槽型轨道、402-轨道定位板、403-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轨道的操作平台,由钢平台1、固定杆件2、滑轮组件3和轨道装置4四部分组成;钢平台1,包括钢踏板101、侧护栏102和承载杆103,所述承载杆103竖直安装在远离建筑的钢踏板101一条边沿上,所述承载杆103上设置有背钩104,所述背钩104上拉设有金属安全网105(如图3所示,组装带轨道的操作平台时,背钩104必须安装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承载杆103内设置有套筒106,承载杆103与套筒106侧壁相应位置上设置有插孔107,插孔107沿承载杆103轴向间隔设置,承载杆103与套筒106之间由销栓固定。所述侧护栏102竖直安装在钢踏板101的另外三条边沿上,贴合所述侧护栏102设置有挡板108;所述侧护栏102包括至少两根竖杆和六根横杆,挡板108为钢板或铁板,高度在1~1.5m之间,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固定杆件2,包括平行设置的水平杆件201和设置于水平杆件201之间的支撑杆202,水平杆件201和支撑杆202上端面均焊接有挡板108;所述水平杆件201一端与承载杆103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件201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203;水平杆件201下端面设置有轱辘204。如图2所示,轨道装置4,包括至少三条槽型轨道401和若干个轨道定位板402;所述轱辘204卡接在槽型轨道401内,轱辘204通过水平向进入槽型轨道401后,竖直方向不可移动;所述轨道定位板402的上部与槽型轨道401的下侧面固定连接,轨道定位板402对称设置在槽型轨道401的下侧面上,轨道定位板402数量按需设置即可。槽型轨道401通过轨道定位板402可拆卸的安装在金属屋面或钢结构等的龙骨上,通过销栓或者钢筋固定;轨道定位板402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403,定位孔403数量可以灵活调节以适应多种龙骨的形状。槽型轨道401可以直接使用槽钢,槽钢长度为6m,不需要加工,直接使用。由于金属屋面等高空作业一般水平向作业面较长,所以轨道装置4应该包括至少三条槽型轨道401。轨道定位板402按需布置在槽型轨道401下侧面,以保证力学稳定性。如图4所示,滑轮组件3,包括滑轮301、手摇轮302和钢绞线303,所述滑轮301设置在支撑杆202上,手摇轮302设置在侧护栏102内,钢绞线303穿过滑轮301,一端与套管106上端部连接,另外一端与手摇轮302连接。可通过滑轮组件3调节套管106的长度来改变高度以适应所需作业高度。优选地,滑轮301直径为钢绞线303直径的16倍。调整到合适高度后,用销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轨道的操作平台

【技术保护点】
带轨道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平台(1)、固定杆件(2)、滑轮组件(3)和轨道装置(4); 钢平台(1),包括钢踏板(101)、侧护栏(102)和承载杆(103),所述承载杆(103)竖直安装在远离建筑的钢踏板(101)一条边沿上,所述承载杆(103)上设置有背钩(104),所述背钩(104)上拉设有安全网(105);承载杆(103)内设置有套筒(106),承载杆(103)与套筒(106)侧壁相应位置上设置有插孔(107);所述侧护栏(102)竖直安装在钢踏板(101)的另外三条边沿上,贴合所述侧护栏(102)设置有挡板(108);固定杆件(2),包括平行设置的水平杆件(201)和设置于水平杆件(201)之间的支撑杆(202);所述水平杆件(201)一端与承载杆(103)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件(201)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203);水平杆件(201)下端面设置有轱辘(204); 轨道装置(4),包括槽型轨道(401)和轨道定位板(402);所述轱辘(204)卡接在槽型轨道(401)内;所述轨道定位板(402)的上部与槽型轨道(401)的下侧面固定连接,轨道定位板(402)的下部设置有定位孔(403);滑轮组件(3),包括滑轮(301)、手摇轮(302)和钢绞线(303),所述滑轮(301)设置在支撑杆(202)上,手摇轮(302)设置在侧护栏(102)内,钢绞线(303)穿过滑轮(301),一端与套管(106)上端部连接,另外一端与手摇轮(30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轨道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平台(1)、固定杆件(2)、滑轮组件(3)和轨道装置(4);钢平台(1),包括钢踏板(101)、侧护栏(102)和承载杆(103),所述承载杆(103)竖直安装在远离建筑的钢踏板(101)一条边沿上,所述承载杆(103)上设置有背钩(104),所述背钩(104)上拉设有安全网(105);承载杆(103)内设置有套筒(106),承载杆(103)与套筒(106)侧壁相应位置上设置有插孔(107);所述侧护栏(102)竖直安装在钢踏板(101)的另外三条边沿上,贴合所述侧护栏(102)设置有挡板(108);固定杆件(2),包括平行设置的水平杆件(201)和设置于水平杆件(201)之间的支撑杆(202);所述水平杆件(201)一端与承载杆(103)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件(201)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203);水平杆件(201)下端面设置有轱辘(204);轨道装置(4),包括槽型轨道(401)和轨道定位板(402);所述轱辘(204)卡接在槽型轨道(401)内;所述轨道定位板(402)的上部与槽型轨道(401)的下侧面固定连接,轨道定位板(402)的下部设置有定位孔(403);滑轮组件(3),包括滑轮(301)、手摇轮(302)和钢绞线(303),所述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泊君贾文翻司岳鹏马健关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