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冠辰专利>正文

一种瓷器胎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271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1:16
一种瓷器胎体,包括底胎,底胎的外表面上固定调色胎层,底胎为泥胎,调色胎层为干粉状颗粒,调色胎层包括1‑2层粉状颗粒。底胎与调色胎层固定具体为:调色胎层粘附在底胎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色胎层非常薄,其颗粒之间的连接也不紧密,且完全依附于底胎,其整体收缩时为均匀收缩,避免了调色胎层拉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瓷器胎体
本技术涉及生产瓷器的胎体。
技术介绍
目前来讲,瓷器是由胎体在炉内高温烧制而成。为了取得较好的颜色,会在底胎外固定调色胎。但是,调色胎与底胎的化学成分不同,其在烧造时,收缩比会不同,这样就会使调色胎层拉裂,影响其调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调色胎层拉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瓷器胎体,其在烧造时,能避免调色胎层拉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瓷器胎体,包括底胎,底胎的外表面上固定调色胎层,底胎为泥胎,调色胎层为干粉状颗粒,调色胎层包括1-2层粉状颗粒。底胎与调色胎层固定具体为:调色胎层粘附在底胎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的调色胎层非常薄,其颗粒之间的连接也不紧密,且完全依附于底胎,其整体收缩时为均匀收缩,避免了调色胎层拉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调色胎层放大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一种瓷器胎体,包括底胎1,底胎1的外表面11上固定调色胎层2。底胎1为泥胎,调色胎层2为干粉状颗粒21,调色胎层2包括1-2层粉状颗粒。附图2中a区为一层,b区为1.5层,c区为两层。底胎1与调色胎层2固定具体为:调色胎层2粘附在底胎1上。其制作原理为:一般来讲,胎体都为胎泥,本申请的调色胎层为干粉,直接洒在底胎的外表面,接触底胎及干粉及其外层的干粉会粘在底胎上,形成一层薄薄的调色胎层2。此时,调色胎层非常薄,其颗粒之间的连接也不紧密,其整体收缩时为均匀收缩,不比胎泥,胎体自身之间的固定紧密,如果收缩比不一样,就会裂开,这样本申请就避免了调色胎层拉裂。
一种瓷器胎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瓷器胎体,包括底胎(1),底胎(1)的外表面(11)上固定调色胎层(2),底胎(1)为泥胎,其特征在于:调色胎层(2)为干粉状颗粒(21), 调色胎层(2)包括1‑2层粉状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瓷器胎体,包括底胎(1),底胎(1)的外表面(11)上固定调色胎层(2),底胎(1)为泥胎,其特征在于:调色胎层(2)为干粉状颗粒(21),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钧刘冠辰张晓菲晋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冠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