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强化脱氮除磷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强化脱氮除磷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我国河流湖泊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如滇池及太湖的时常出现的蓝藻爆发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排入水系的氨氮、磷酸根含量较高,为蓝藻等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传统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A2O(即厌氧-缺氧-好氧)工艺进行同步脱氮除磷。其工作原理是:在厌氧阶段,聚磷菌为优势菌种,在厌氧条件下,将其体内贮藏的聚磷酸盐通过水解以磷酸根的形式释放出来,并利用其产生的能量吸收小分子有机物合成聚-β-羟基丁酸盐;在缺氧阶段,异养型兼性反硝化菌为优势菌种,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回流混合液中的硝态氮还原成N2而释放,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好氧阶段,优先进行有机物的降解,随着有机物的消耗殆尽,自养型好氧硝化菌逐渐占据上风并进行硝化反应,将水中氨氮转化为硝酸根,并通过混合液回流方式回流至缺氧反应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同时,聚磷菌将体内的贮存的聚-β-羟基丁酸盐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过量吸收污水中的磷酸盐,一部分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结晶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和二沉池,厌氧池用于接收待处理的污水,厌氧池与二沉池的底部通过第一管路连通,第一回流泵利用第一管路将二沉池底部的污泥回流至厌氧池;缺氧反应池与好氧反应池的底部通过第二管路连通,第二回流泵利用第二管路将好氧反应池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反应池;结晶反应池内设置导流筒、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搅拌器;结晶反应池连通用于添加化学药剂的加药装置;缺氧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好氧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第一曝气装置和第二曝气装置均连接至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强化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结晶反应池、缺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和二沉池,厌氧池用于接收待处理的污水,厌氧池与二沉池的底部通过第一管路连通,第一回流泵利用第一管路将二沉池底部的污泥回流至厌氧池;缺氧反应池与好氧反应池的底部通过第二管路连通,第二回流泵利用第二管路将好氧反应池的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反应池;结晶反应池内设置导流筒、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搅拌器;结晶反应池连通用于添加化学药剂的加药装置;缺氧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好氧反应池内设置有第二曝气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蕊蕊,胡卜元,郑建伟,缪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贞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