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轮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180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轮输送机包括:活动框架、底座、第二马达、升降机构和支撑杆;活动框架一端与底座构成转动连接;第二马达驱使升降机构使活动框架的另一端相对于底座在高度方向上运动;支撑轮可转动固定至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上设有多个调节支撑杆相对于活动框架高度方向位置的安装孔;活动框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多个竖杆;多个相互平行的竖杆固定连接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第一横杆平行于第二横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设有多个调节支撑杆相对于活动框架长度方向位置的固定孔;支撑杆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和安装孔的方式固定至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皮带轮输送机应用范围广,调节方便快捷。

Belt convey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yor belt pulley comprises: a movable frame, a base, a second motor,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supporting rod; one end of the frame and the base of the activitie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motor drive; the other end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relative to the base in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movement; movable frame supporting wheel can rotate one end fixed to the support rod;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djustable supporting rod relative to the mounting hole position of the movable frame height direction; event frame includes a first bar, second bar, third bar and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bars; fixing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bars parallel connected to the first bar, second bar and third bar; the first bar is parallel to the first second bar; the bar and the second ba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djustable support bar relative to the fixed hole frame length direction; the supporting rod through bolts through Fixed holes and mounting holes are fixed to the first bar and the second bar. The belt wheel conveye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wide application range and convenient and quick adjus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带轮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皮带轮输送机。
技术介绍
皮带轮输送机通常包括马达、驱动轮和传送带。马达驱使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运动实现运输物品的功能。现有技术中的皮带轮输送机为定长度的结构,只能实现预定长度的传送带仅能实现特定长度以及特定方位的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预定长度传送带的传动距离且能够调整传输角度的皮带轮输送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皮带轮输送机,包括:第一马达、驱动轮、多个支撑轮和传送带;传送带环绕驱动轮和支撑轮;第一马达驱使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运动;皮带轮输送机还包括活动框架、底座、第二马达、升降机构和支撑杆;活动框架一端与底座构成转动连接;第二马达驱使升降机构使活动框架的另一端相对于底座在高度方向上运动;支撑轮可转动固定至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上设有多个调节支撑杆相对于活动框架高度方向位置的安装孔;活动框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多个竖杆;多个相互平行的竖杆固定连接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第一横杆平行于第二横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上设有多个调节支撑杆相对于活动框架长度方向位置的固定孔;支撑杆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和安装孔的方式固定至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进一步地,皮带轮输送机还包括辅助轮;辅助轮与传送带的外表面相接触使传送带环绕辅助轮成U型缩短传送带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地,第一马达固定至活动框架;第二马达固定至底座。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的齿轮箱、升降板和支撑轴;第二马达驱使输入轴转动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的外周设有外螺纹;升降板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输出轴转动使升降板在高度方向上移动;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升降板和第三横杆。进一步地,支撑轴可动连接至升降板以调整支撑轴相对于升降板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进一步地,第三横杆形成有长条孔;支撑轴的一端通过可在长条孔内滑动的螺栓固定至第三横杆。进一步地,第一横杆的数量为2,两个第一横杆分别设置在传送带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二横杆的数量为2,两个第二横杆分别设置在传送带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三横杆的数量为2,两个第三横杆分别设置在传送带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底座框架、支撑脚和轮子;支撑脚固定至底座框架;轮子转动连接至支撑脚。进一步地,活动框架转动连接至底座框架的一端;第二马达固定至底座框架的另一端。进一步地,两个支撑脚分别设置于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能够通过第二马达驱使升降机构使活动框架相对于底座运动调整传送带的传输角度,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通过第二马达驱使升降机构不需要人工调节进行调节,调节角度过程方便快捷。通过支撑杆于活动框架不同位置的固定调节了支撑轮的位置,使得传送带可以构造成U型从而缩短传送带的总运输长度,使得皮带轮输送机能够在较小运输范围内使用。活动框架通过两个平行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设置多个固定孔可以调节支撑轮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以方便传送带总的传送距离缩短时在不同位置对传送带进行支撑。支撑杆上设有安装孔,可以对支撑杆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调整支撑轮在高度方向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皮带轮输送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皮带轮输送机的传送带构造成U型缩短传送距离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皮带轮输送机减小传送带传输角度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皮带轮输送机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皮带轮输送机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皮带轮输送机100,包括:第一马达10、驱动轮20、多个支撑轮30和传送带40;传送带40环绕驱动轮20和支撑轮30;第一马达10驱使驱动轮20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40运动;皮带轮输送机100还包括活动框架50、底座60、第二马达70、升降机构80和支撑杆41;活动框架50一端与底座60构成转动连接;第二马达70驱使升降机构80使活动框架50的另一端相对于底座60在高度方向上运动;支撑轮30可转动固定至支撑杆41的一端;支撑杆41上设有多个调节支撑杆41相对于活动框架50高度方向位置的安装孔;活动框架50包括第一横杆51、第二横杆52、第三横杆53和多个竖杆54;多个相互平行的竖杆54固定连接第一横杆51、第二横杆52和第三横杆53;第一横杆51平行于第二横杆52;第一横杆51和第二横杆52上设有多个调节支撑杆41相对于活动框架50长度方向位置的固定孔;支撑杆41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和安装孔的方式固定至第一横杆51和第二横杆52。皮带轮输送机100还包括辅助轮90;辅助轮90与传送带40的外表面相接触使传送带40环绕辅助轮90成U型以缩短传送带40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第一马达10固定至活动框架50;第二马达70固定至底座60。升降机构80包括具有输入轴82和输出轴83的齿轮箱81、升降板84和支撑轴85;第二马达70驱使输入轴82转动带动输出轴83转动;输出轴83的外周设有外螺纹;升降板84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输出轴83转动使升降板84在高度方向上移动;支撑轴85的两端分别连接升降板84和第三横杆53。支撑轴85可动连接至升降板84以调整支撑轴85相对于升降板84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第三横杆53形成有长条孔;支撑轴85的一端通过可在长条孔内滑动的螺栓固定至第三横杆53。第一横杆51的数量为2,两个第一横杆51分别设置在传送带4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二横杆52的数量为2,两个第二横杆52分别设置在传送带4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三横杆53的数量为2,两个第三横杆53分别设置在传送带4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底座60包括底座框架61、支撑脚62和轮子63;支撑脚62固定至底座框架61;轮子63转动连接至支撑脚62。活动框架50转动连接至底座框架61的一端;第二马达70固定至底座框架61的另一端。两个支撑脚62分别设置于第一马达10和第二马达70的下方。对第一马达10和第二马达70起到支撑的作用。两个支撑脚62分别设置在底座框架61的两端。第二马达70通过链条驱使输入轴82转动。第一马达10通过链条驱使驱动轮20转动。驱动轮20设置于活动框架50与底座60构成转动连接的一端。参考图4和图5,当需要增大皮带轮输送机100的运输角度时,第二马达70正转带动链条顺时针转动,从而使输入轴82转动带动输出轴83转动。升降板84不能随输出轴83转动,输出轴83与升降板84通过螺纹连接,输出轴83转动时,带动升降板84向上移动,支撑轴85随升降板84一起移动从而增大了皮带轮输送机100的运输角度。当需要减小皮带轮输送机100的运输角度时,第二马达70反转带动链条逆时针转动,从而使输入轴82转动带动输出轴83转动。升降板84不能随输出轴83转动,输出轴83与升降板84通过螺纹连接,输出轴83转动时,带动升降板84向下移动,支撑轴85随升降板84一起移动从而减小了皮带轮输送机100的运输角度。具体而言,支撑轴85相对于升降板84的位置可调,从而增大皮带轮输送机100的运输角度的调整范围。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支撑轴8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至升降板84。用户可以转动支撑轴85从而调整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皮带轮输送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带轮输送机,包括:第一马达、驱动轮、多个支撑轮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环绕所述驱动轮和所述支撑轮;所述第一马达驱使所述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传送带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输送机还包括:活动框架、底座、第二马达、升降机构和支撑杆;所述活动框架一端与所述底座构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马达驱使所述升降机构使所述活动框架的另一端相对于底座在高度方向上运动;所述支撑轮可转动固定至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多个调节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活动框架高度方向位置的安装孔;所述活动框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多个竖杆;多个相互平行的所述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三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平行于所述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多个调节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活动框架长度方向位置的固定孔;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安装孔的方式固定至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轮输送机,包括:第一马达、驱动轮、多个支撑轮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环绕所述驱动轮和所述支撑轮;所述第一马达驱使所述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传送带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输送机还包括:活动框架、底座、第二马达、升降机构和支撑杆;所述活动框架一端与所述底座构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马达驱使所述升降机构使所述活动框架的另一端相对于底座在高度方向上运动;所述支撑轮可转动固定至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多个调节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活动框架高度方向位置的安装孔;所述活动框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多个竖杆;多个相互平行的所述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第三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平行于所述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多个调节所述支撑杆相对于所述活动框架长度方向位置的固定孔;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安装孔的方式固定至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输送机还包括辅助轮;所述辅助轮与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相接触时,所述传送带环绕辅助轮成U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轮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至所述活动框架;所述第二马达固定至所述底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轮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的齿轮箱、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峰单林杨汤冬良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鸿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