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及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3893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动盘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及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该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包括内浇道,所述内浇道包括第一浇道部和第二浇道部;所述第一浇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浇道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浇道部用于改变从所述第一浇道部流出的浇铸液的流向。该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包括所述的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制动盘铸件的清理时间,保证了制动盘铸件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Casting mould of brake disc casting and brake disc cast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brake disc casting, in particular to a casting system of a brake disc casting and a casting die for the brake disc casting. The brake disc cast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internal sprue, the internal sprue runner comprises a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is communica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prue; one end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runner and the second runner department; the second part is used to change the runner outflow from the first runner department the casting liquid flow. The casting mold of the brake disc, including the casting system of the brake disc casting, is included.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saves cleaning time of brake disc castings, ensures the quality of brake disc castings, and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及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
本技术涉及制动盘铸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及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制动盘是广泛用于机动车上重要的制动零件,目前已经替代了原来的刹车毂。在通过浇铸得到制动盘铸件后,需要将内浇道形成的浇铸部分与制动盘铸件分离,但是分离困难且容易在制动盘铸件上留下较多的残余,这增加了对制动盘铸件打磨的强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打磨不良的问题时有发生,导致产品报废,不利于提高制动盘铸件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及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通过浇铸得到制动盘铸件后,需要将内浇道形成的浇铸部分与制动盘铸件的分离较困难,且容易在制动盘铸件上留下较多的残余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包括内浇道,所述内浇道包括第一浇道部和第二浇道部;所述第一浇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浇道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浇道部用于改变从所述第一浇道部流出的浇铸液的流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浇道部与所述第二浇道部呈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内浇道呈弯折状。进一步地,沿第二浇道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浇道部的另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浇道部的截面宽度逐渐变窄。进一步地,还包括横浇道,所述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浇道部的另一端相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直浇道,所述直浇道与所述横浇道相连通,且所述横浇道连通于所述第一浇道部与所述直浇道之间。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包括所述的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进一步地,还包括芯盒和造型模具,所述芯盒用于形成砂芯,所述造型模具用于形成砂型;所述砂芯与所述砂型之间形成型腔;所述内浇道设于所述型腔的边沿,其中,所述第二浇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型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浇道部的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型腔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内浇道的数量为一个。进一步地,所述内浇道的数量为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通过将内浇道分成第一浇道部与第二浇道部后,使第二浇道部与型腔相连通,且第二浇道部能够改变从第一浇道部流出的浇铸液的流向,这样在通过浇铸得到制动盘铸件后,内浇道形成的浇铸部分为弯折状结构;在铸型的落砂与铸件的抛丸过程中,多个制动盘铸件在落砂滚筒中相互碰撞,由于碰撞的作用会使得该弯折状结构较容易与制动盘铸件相分离,在弯折状结构与制动盘分离后,制动盘铸件上便不会有弯折状结构的残余或有少量弯折状结构的残余,不需要或仅需要进行很少的清理,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制动盘铸件的清理时间,保证制动盘铸件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还提供的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包括所述的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该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中,内浇道形成的浇铸部分在铸型的落砂及铸件的抛丸过程中能够与制动盘铸件自动分离,内浇道形成的浇铸部分在铸件上没有或有很少的残留,制动盘铸件上便不会有弯折状结构的残余或有少量弯折状结构的残余,不需要或仅需要进行很少的清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制动盘铸件的清理时间,保证了制动盘铸件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内浇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制动盘铸件与弯折状结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内浇道;101-第一浇道部;102-第二浇道部;103-砂芯;104-砂型;105-型腔;106-制动盘铸件;107-弯折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内浇道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包括内浇道,内浇道包括第一浇道部101和第二浇道部102;第一浇道部101的一端与第二浇道部102的一端相连通;第二浇道部102用于改变从第一浇道部101流出的浇铸液的流向,也就是说,当浇铸液从第一浇道部101流入到第二浇道部102后,浇铸液在第二浇道部102内的流向与浇铸液在第一浇道部101内的流向不同;浇铸液在内浇道中的流向参见图1中的箭头所示。具体而言,浇铸液为铁水;内浇道呈弯折状;浇铸液从横浇道流出后流入第一浇道部101,然后再从第一浇道部101进入第二浇道部102,最后从第二浇道部102流入型腔,浇铸液在型腔内形成制动盘铸件。该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通过将内浇道分成第一浇道部101与第二浇道部102后,使第一浇道部101与横浇道相连通,而第二浇道部102与型腔相连通,且第二浇道部102能够改变从第一浇道部101流出的浇铸液的流向,这样利用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浇铸形成制动盘铸件后,内浇道形成的浇铸部分为弯折状结构;在铸型的落砂与铸件的抛丸过程中,多个制动盘铸件在落砂滚筒中相互碰撞,由于碰撞的作用会使得该弯折状结构较容易与制动盘铸件相分离,在弯折状结构与制动盘分离后,制动盘铸件上便不会有弯折状结构的残余或有少量弯折状结构的残余,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制动盘铸件的清理时间,保证了制动盘铸件的质量及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浇道部101与第二浇道部102呈倾斜设置,这样能够使浇铸液在第一浇道部101内的流向与浇铸液在第二浇道部102内的流向不同;另外第一浇道部101与第二浇道部102呈倾斜设置,还能够使内浇道呈弯折状。参见图1所示,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沿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及制动盘铸件铸造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浇道,所述内浇道包括第一浇道部和第二浇道部;所述第一浇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浇道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浇道部用于改变从所述第一浇道部流出的浇铸液的流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浇道,所述内浇道包括第一浇道部和第二浇道部;所述第一浇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浇道部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浇道部用于改变从所述第一浇道部流出的浇铸液的流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道部与所述第二浇道部呈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内浇道呈弯折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浇道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浇道部的另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浇道部的截面宽度逐渐变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浇道,所述横浇道与所述第一浇道部的另一端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盘铸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浇道,所述直浇道与所述横浇道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光顾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布雷博南京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