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口愈合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709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创口愈合贴,包括:贴面其中间拱起形成吸液腔,该贴面两侧延伸出贴翼,该吸液腔内容纳有吸收棉及干爽棉,其中该吸收棉在吸液后会膨胀伸长,其第一端与该贴面连接,第二端与该干爽棉连接,以产生唧筒效应,该干爽棉封在该吸液腔底部开口处。籍此高效的吸收创口处的积液并存储,并使积液存储介质与创口保持一定的隔离,确保了创口处的持续干爽度,使得患者能够获得干爽舒适的感受,降低患者的痛苦。

A wound healing past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ound healing post, including: the middle arch formed veneer veneer on both sides of the suction chamber, extending with wing, absorbing cotton and cotton containing the dry suction cavity, wherein the absorbent cotton in the liquid after the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the firs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ver,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e dry cotton to produce a dry cotton effect, the seal at the bottom of the suction chamber opening. It effectively absorbs the effusion and stores the wound, and keeps the fluid storing medium from the wound to keep certain isolation. It ensures the continuous dry degree of the wound and enables the patient to get the feeling of dry and comfortable and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口愈合贴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敷材,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吸液能力的创口愈合贴。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选购愈合创口的医用敷材时,更多的会考虑到材质的舒适性问题,相比现有技术的创口敷材,由于只考虑到有效性,安全性问题,因此往往不注意到患者舒适性的需求,从而造成了许多消费者的困扰。其中尤其时在创口有脓/血或其它积液时,现有的医用伤口敷料仅考虑到如何快速吸收积液,以确保伤口不会溃烂,但却没有考虑到最靠近人体创口组织部位的敷料由于储液需要,造成了与人体创口接触处较为湿粘的问题,虽然不至于造成创口细菌感染,或其它严重问题,但却容易让患者感到湿热不适,有时甚至也会引起皮肤易感者的过敏,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口愈合贴,以在吸收创口积液的同时,保持患者创口的干爽度,以提高患者创口的舒适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创口愈合贴,其包括:贴面其中间拱起形成吸液腔,该贴面两侧延伸出贴翼,该吸液腔内容纳有吸收棉及干爽棉,其中该吸收棉在吸液后会膨胀伸长,其第一端与该贴面连接,第二端与该干爽棉连接,以产生唧筒效应,该干爽棉封在该吸液腔底部开口处。优选的,该吸收棉呈均匀间隔排列,以在间隔处形成毛细管并产生毛细效应。优选的,该吸收棉内设有立体孔道,当吸液后会逐步回复孔道形状。优选的,该干爽棉包括:打孔无纺布和PE膜,两者以热封/胶连复合呈一体,其中该PE膜与该吸收棉连接。优选的,该打孔无纺布上孔道为圆柱形,该PE膜的孔道呈圆台形,且该圆台形孔道窄端与该无纺布圆柱形孔道连通。优选的,该打孔无纺布的孔道半径范围为.mm~.mm,该PE膜的孔道宽端半径范围为.mm~.mm,窄端半径范围为.mm~.mm。优选的,该打孔无纺布的孔道半径为.mm,该PE膜的孔道宽端半径范围为.mm,窄端半径范围为.mm。优选的,所述吸收棉为聚乙烯醇材料制成,吸液前呈压缩状。通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创口愈合贴,能够高效的吸收创口处的积液并存储,并使积液存储介质与创口保持一定的隔离,确保了创口处的持续干爽度,使得患者能够获得干爽舒适的感受,降低患者的痛苦。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创口愈合贴普通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创口愈合贴吸液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创口愈合贴的干爽棉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创口愈合贴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创口愈合贴,其包括:贴面1其中间拱起形成吸液腔11,以容纳吸收创口积液的介质,该贴面1两侧延伸出贴翼12以确保该创口愈合贴能够固定在创口周围的皮肤上,并防止该吸液腔11内的物质流出,起到密封作用。其中该吸液腔11内容纳有吸收棉2及干爽棉3,其中该吸收棉2优选为聚乙烯醇材料制成,在未使用状态下呈体积较小的压缩状态,当其在吸液后会逐渐膨胀伸长,其中该吸收棉2内设有立体孔道22,以增强积液吸收能力,且当该吸收棉2逐渐吸液后该立体孔道22会逐步回复孔道原有形状。进一步的该吸收棉2第一端即顶端与该贴面1的吸液腔11顶面连接,该吸收棉2第二端即底端与该干爽棉3的顶面连接,此外该干爽棉3封在该吸液腔11底部开口处。籍此当该创口愈合贴贴在人体创口处时,该干爽棉3将会与人体创口接触,传导积液至该吸收棉2内,而该吸收棉2由于吸收积液后会逐步膨胀伸长,因此带动了该贴面1的拉伸,从而在该吸液腔11内产生唧筒效应,以持续抽吸创口处的积液直至该吸收棉2饱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吸收棉2在持续吸液膨胀拉伸过程中该吸收棉2的中底段和中顶段的有一个吸液的传递过程,而若该过程缓慢,则会增加该吸收棉2底部的积液量,使得体感会较为粘湿不爽,因此为了加强创口处积液的抽吸效率,该吸收棉2优选呈均匀间隔排列状,且该吸收棉2间的间隔距离较窄,以在各吸收棉2间隔处形成毛细管21,籍此产生毛细效应,以从该吸收棉2间的侧壁上直接引导部分积液向上传递,以加速该吸收棉2中顶段的储液速度,以整体提高各该吸收棉2的吸液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创口处的干爽度,该干爽棉3包括:打孔无纺布31和PE膜32,两者以热封/胶连复合呈一体,其中该打孔无纺布31质地较为柔软透气,与创口肉芽接触不会产生敏感反应,舒适性较佳,而该PE膜32则具有较好的韧性,以确保该干爽棉3不被拉扯变形,其中该PE膜32与该吸收棉2连接以固定该干爽棉3。此外为了提高该打孔无纺布31和PE膜32的透气性,并控制积液抽吸强度,防止由于唧筒效应使得该吸收棉2的吸力过大,使得创口较嫩的肉芽产生刺痛感,另一方面也确保了该吸收棉2饱和后,液体渗漏至该干爽棉3时具有缓冲,因此该打孔无纺布31上孔道为圆柱形,该PE膜32的孔道呈圆台形,且该圆台形孔道窄端与该无纺布31圆柱形孔道连通,以确保创口处持续干爽并防止产生刺痛感。进一步的该打孔无纺布31的孔道半径范围优选为0.5mm~1.3mm,该PE膜32的孔道宽端半径范围为1.0mm~1.5mm,窄端半径范围为0.7mm~1.3mm,以较好的实现干爽舒适性及防止刺痛感。进一步的该打孔无纺布31的孔道半径也可以优选为0.8mm,该PE膜32的孔道宽端半径可以优选为1.3mm,窄端半径优选为1.0mm。籍此确保了创口处的持续干爽度。通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创口愈合贴,能够高效的吸收创口处的积液并存储,并使积液存储介质与创口保持一定的隔离,确保了创口处的持续干爽度,使得患者能够获得干爽舒适的感受,降低患者的痛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创口愈合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创口愈合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贴面(1)其中间拱起形成吸液腔(11),所述贴面(1)两侧延伸出贴翼(12),所述吸液腔(11)内容纳有吸收棉(2)及干爽棉(3),其中所述吸收棉(2)在吸液后会膨胀伸长,其第一端与所述贴面(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干爽棉(3)连接,以产生唧筒效应,所述干爽棉(3)封在所述吸液腔(11)底部开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口愈合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贴面(1)其中间拱起形成吸液腔(11),所述贴面(1)两侧延伸出贴翼(12),所述吸液腔(11)内容纳有吸收棉(2)及干爽棉(3),其中所述吸收棉(2)在吸液后会膨胀伸长,其第一端与所述贴面(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干爽棉(3)连接,以产生唧筒效应,所述干爽棉(3)封在所述吸液腔(11)底部开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口愈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棉(2)呈均匀间隔排列,以在间隔处形成毛细管(21)并产生毛细效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口愈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棉(2)内设有立体孔道(22),当吸液后会逐步回复孔道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口愈合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爽棉(3)包括:打孔无纺布(31)和PE膜(32),两者以热封/胶连复合呈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拜瑞曼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