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35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干燥部上的树脂污染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一种污染防止剂组合物(1),其被施加至抄纸机的干燥部(D),其由成膜剂、凝胶剂构成,成膜剂为由水、改性硅及乳化剂构成的乳液,凝胶剂为下式(1)所述的化合物。

Pollution prevention agent composi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pollution prevention agent composition tha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resin pollution on the drying part. A pollution preventing agent composition (1),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drying section of paper machine (D), which is composed of film-forming agent, gel composition, film-forming agent for water, modified silicon and emulsifier of emulsion, gel type (1) for the comp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染防止剂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可有效防止干燥部上的树脂污染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技术介绍
抄纸机的抄纸工序一般具有:干网部,其将由纸浆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浆液承载于抄纸用的网(wire)上,使多余的水分自然下落,从而形成湿纸幅;压榨部,其使湿纸幅通过一对压辊之间,间隔毛毡利用压辊进行按压,据此使湿纸幅中的水分转移至毛毡,从而使湿纸幅脱水;干燥部,其使通过压榨部的湿纸幅接触经过加热的烘缸来进行干燥,得到纸张;以及卷轴部,其将纸张卷取于被称作阀柱(spool)的棒状物上。然而,在干燥部有用于加热干燥湿纸幅的烘缸、用于将湿纸幅按压于烘缸的帆布、用于引导帆布的帆布辊、用于调节干燥后的湿纸幅的平滑性和纸厚的压光辊、用于缓慢调节干燥后的湿纸幅的平滑性和纸厚的半干压光辊等装置,存在树脂附着于上述装置的表面的问题。若有树脂附着于上述装置的表面,会污染纸张,从而造成成品率的大幅下降。对此,作为可通过施加至干燥部从而防止树脂污染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已知有硅系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例如,作为硅系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已知有一种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包含具有规定的化学结构式的聚硅氧烷化合物,每一聚硅氧烷化合物分子的氨基改性基的个数为0.5~5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在上述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中,能够防止树脂污染的区域,仅限干燥部中的施加了该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的部位。因此,有必要向干燥部的多个位置施加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对此,已知有一种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包含具有规定的化学结构式的低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以及具有规定的化学结构式的高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低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的25℃的动粘度为10~300mm2/s,高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的25℃的动粘度为40~90000mm2/s,每一低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分子的改性基的个数为0.1~3.0个,每一高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分子的改性基的个数为1.0~10个,低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的聚硅氧烷单元的重复数m与所述高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的聚硅氧烷单元的重复数n满足2m≤n的关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上述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中,在施加了该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的干燥部由高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形成薄膜,并且,低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转移至湿纸幅,被该湿纸幅运送,并再次转移至湿纸幅被引导的下游侧的干燥部,因此,能够在干燥部的较大范围内施加该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从而有效防止树脂污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86862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许第48686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中,尽管能够在干燥部的较大范围内施加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但是尤其是在湿纸幅移动的下游侧的干燥部无法充分防止树脂污染。意即,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中,低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由于分子量较小,一旦转移至湿纸幅,存在渗透至湿纸幅内部的可能。这样,存在即使包含低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的湿纸幅抵接于湿纸幅移动的下游侧的干燥部,仍然无法使足量的低分子聚硅氧烷化合物再次转移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即鉴于上述问题而做,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干燥部的树脂污染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后发现,通过使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包含具有规定结构的凝胶剂,即可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为,一种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被施加至抄纸机的干燥部,其由成膜剂、凝胶剂构成,成膜剂为由水、改性硅及乳化剂构成的乳液,凝胶剂为下式(1)所述的化合物。(化1)[式(1)中,R1各自独立,且为氢原子、羟基、羧基或具有碳数1~3的取代基亦可的烃基,R2各自独立,且为羟基或羧基,R3为氢原子、羟基或羧基,m为1~5的整数,n为0~5的整数。]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n为1~5的整数。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或第2方案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R1各自独立,且为氢原子、羟基或羧基,该R1的至少1个为羟基。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3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R2为羟基。本专利技术的第5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4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改性硅为具有氨基的氨基改性硅,还含有用于中和该氨基改性硅的中和剂,该中和剂为醋酸或乳酸。本专利技术的第6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5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凝胶剂的羟基的个数多于凝胶剂的羧基的个数。本专利技术的第7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凝胶剂为从由葡萄糖酸、苹果酸及柠檬酸构成的群中选出的至少1个。本专利技术的第8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7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改性硅10重量%的凝胶剂的配比为0.1~20重量%。本专利技术的第9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8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施加至干燥部后,其藉由湿纸幅接触该干燥部而发生凝胶化,被转移至该湿纸幅。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不仅含有由乳液构成的成膜剂,还含有具有规定结构的凝胶剂,因此在施加至干燥部并经过加热后再接触温度低于其自身的湿纸幅,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会被冷却,并因凝胶剂发挥作用而发生凝胶化。此处,关于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因凝胶剂而发生凝胶化的原因虽无定论,但可认为是由于使凝胶剂具备容易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结构,以及冷却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以限制凝胶剂分子的自由度,从而实现凝胶化。但原因不限于此。由于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发生凝胶化,因此降低了该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的流动性,从而可以防止渗透至湿纸幅的内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在干燥部中,通过向相对于湿纸幅的移动的最上游侧的干燥部施加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使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从上游侧的干燥部转移至湿纸幅,进而从该湿纸幅再转移至下游侧的干燥部,即可不仅向上游侧的干燥部、而且向下游侧的干燥部也可施加足量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这样,即可在干燥部的较大范围内防止树脂污染。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由于会使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发生凝胶化,因此不会像上述引用文献2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那样,所使用的改性硅等的分子量受到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若n为1~5的整数,即可促进凝胶化。意即,由于必然具有羟基或羧基即R2,因此凝胶剂容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也可促进凝胶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若R1各自独立,且为氢原子、羟基或羧基,该R1的至少1个为羟基,则凝胶剂容易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能够促进凝胶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若R2为羟基,则凝胶剂更加容易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更能促进凝胶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若改性硅为具有氨基的氨基改性硅,还含有用于中和该氨基改性硅的中和剂,则由于改性硅成为被中和了的盐,因此能够提高改性硅本身的极性。据此,改性硅不会从水中分离,能够切实地因凝胶剂而发生凝胶化。此外,通过选择具有羧基或羟基的醋酸或乳酸作为中和剂,还能够与凝胶剂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能够进一步促进凝胶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优选凝胶剂的羟基的个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被施加至抄纸机的干燥部,其由成膜剂、凝胶剂构成,所述成膜剂为由水、改性硅及乳化剂构成的乳液,所述凝胶剂为下式(1)所述的化合物。(化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27 JP 2015-0670261.一种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被施加至抄纸机的干燥部,其由成膜剂、凝胶剂构成,所述成膜剂为由水、改性硅及乳化剂构成的乳液,所述凝胶剂为下式(1)所述的化合物。(化1)[式(1)中,(R1)各自独立,且为氢原子、羟基、羧基或具有碳数1~3的取代基亦可的烃基,(R2)各自独立,且为羟基或羧基,(R3)为氢原子、羟基或羧基,(m)为1~5的整数,(n)为0~5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1~5的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各自独立,且为氢原子、羟基或羧基,该(R1)的至少1个为羟基。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污染防止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谷宏小林大介泽田拓大胡田慎一郎遊佐和之
申请(专利权)人:明答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