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用的盖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258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容器用的盖子,该盖子包括:一具有一顶板及一环形侧壁的盖体,该环形侧壁的一周缘连接该顶板的一表面构成一封闭部,且于该环形侧壁相反于该封闭部的另一周缘构成一开口部;及一环体与该开口部间以一第一切割线相分隔,并以多个连接部连接该盖体,其中该第一切割线的两端以该些连接部相分隔;该盖体或该环体设有多个位于该些连接部一侧的多个第二切割线,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盖子与容器脱离后,依然可与容器维持相连接状态,并且可持续保持打开状态。

Container cov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tainer with a cover, the cover comprises a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op plate and an annular side wall, a surface of a circumference of the annular side wall connecting the roof to form a closed, and on the other edge of the annular side wall opposite to the sealing part of a drive mouth; and a ring body and the opening in a first cutting line is separated, and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ver body, wherein both ends of the first scribe line to the connecting parts are separated; the cover body or the r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parts are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a second cutting line, when the lid and the containe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still connected state and maintain sustainable and open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容器用的盖子相关申请案的交互参照本申请案主张2015年4月2日于中国台湾智慧财产局提出的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104110838号案的优先权,该等申请案的整体内容合并于此参考。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盖子,特别是关于容器开口用的盖子。
技术介绍
一般容器于开启后,盖子即与容器完全分离,故盖子容易被乱置、不慎丢失,或因盖子容易掉落,以致沾满尘垢或弄脏,使盖子必需抛弃,进而使容器无法再使用;同时弃置的盖子与容器,容易污染环境,造成环保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业界开发出某些盖子可在容器开启后,与容器维持相连接,且保持打开状态,以防止盖子遗失或被丢弃。然而,目前上述现有的盖子设计皆较为复杂,通常需设计一个以上的零件或结构,例如,除了一盖子本体结构外,还需设计一复杂的连接结构,连接与容器脱离的盖子,并且还需设计一止挡结构,止挡与容器脱离的盖子干扰容器的开口,使与容器脱离的盖子维持打开状态。而为了制造具有该些结构的盖子,所需的材料及零件数目会增加,所需的工艺也需额外更换不同的生产线设备分别制造该些不同的结构。因此,不仅造成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制造成本的增加,亦导致盖子工艺的流畅性及效率大幅降低,增加工艺时间。有鉴于此,目前亟需一种设计简单及结构简单,使用材料较少、较环保,工艺也较简单,生产效率提高,成本更便宜的盖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用的盖子,特别是,相较于现有的盖子,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盖子通过更简单的设计与结构,使与容器脱离的盖子依然可与容器维持相连接状态,且可持续保持在不遮蔽容器开口、降低自由摆动的打开状态,以防止盖子遗失或被丢弃。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器用的盖子,其包括一具有一顶板及一环形侧壁的盖体,其中该环形侧壁的两相反端相互环接,该环形侧壁的一周缘连接该顶板的一表面构成一封闭部,且于该环形侧壁相反于该封闭部的另一周缘构成一开口部;及一环体,位于该盖体的该开口部,且与该开口部间以一第一切割线相分隔,并以多个连接部连接该盖体,其中该第一切割线的两端以该些连接部相分隔;其中该第一切割线间设有多个连接拴,该连接拴连接该第一切割线两侧的该盖体及该环体,该盖体或该环体并设有多个位于该些连接部一侧的多个第二切割线,该些第二切割线不与该第一切割线重叠,且该些第二切割线的两端与该些第二切割线本身不相连接。于本专利技术中,该第一切割线与该些第二切割线之间构成多个连接部。该些第二切割线之间也构成多个连接部。该些连接部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制,该些连接部的形状取决于位于该些连接部的侧面的该第一切割线与该些第二切割线的形状。该些连接部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制。各该些连接部的间距也无特别限制,除了各该些连接部以部分该些第二切割线相分隔。于本专利技术中,该些第二切割线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制。各该些第二切割线的间距也无特别限制。除了该盖体或该环体可设有多个第二切割线外,该些第二切割线也可由该盖体延伸至该环体或由该环体延伸至该盖体。该些第二切割线虽不与该第一切割线重叠,但该些第二切割线可与部分该第一切割线连接。此外,部分该些第二切割线与该第一切割线可为平行。于本专利技术中,该第一切割线与该些第二切割线并无特别限制,该第一切割线与该些第二切割线较佳可各自为直线、曲线、折线、弧线或其组合,而该些第二切割线更佳可为L形线、S形线、Z形线或其组合,其中,该些第二切割线的转角并无特别限制,该些第二切割线的转角较佳为弧角、倒角(chamferedcorner)或锐角。该第一切割线与该些第二切割线可各自为相同或不相同的线。于本专利技术中,该第一切割线与该些第二切割线围绕部分该环形侧壁或该环体,但不完全环绕该环形侧壁或该环体。该第一切割线与该些第二切割线所环绕的环形侧壁或环体的周长并无特别限制,较佳是该第一切割线所环绕的环形侧壁或环体的周长大于各该些第二切割线所环绕的环形侧壁或环体的周长,其中,该第一切割线较佳是围绕大于3/4环形侧壁或环体,更佳是大于4/5环形侧壁或环体,该些第二切割线较佳是围绕少于3/4环形侧壁或环体,更佳是少于1/2环形侧壁或环体,又更佳是少于1/4环形侧壁或环体,最佳是少于1/5环形侧壁或环体。于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盖子可与任何现有容器一并使用,并无特别限制,只要该盖子可与该容器组合即可。该盖子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制,但该盖子内侧较佳为圆形。该容器的形状也并无特别限制,但该容器的开口较佳为一圆形开口。于本专利技术中,该容器较佳为一圆型瓶或一圆罐。于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盖子的盖体套合于一容器开口上,以控制开闭该容器的开口。具体而言,该盖体内侧设有螺纹,并通过与该容器开口外侧面相对应的一螺纹结构,以转动方式将该盖体自该容器开口旋出,以及将该盖体锁合于该容器开口上。于本专利技术中,当所提供的盖子的盖体锁合于该容器开口上时,该盖体的封闭部将紧抵该容器开口,而该盖体的开口部将朝向于该容器开口并覆套于该容器开口上,使该容器开口形成密闭方面,使容器保持密封。于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盖子的盖体外侧可设有一粗糙部,当欲开启容器时,该粗糙部可利于施力旋转,使该盖体与该环体分离。于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于所提供的盖子的盖体与环体间的该第一切割线可视需求设置多个连接拴,连接该盖体及该环体。该些连接拴的形状、大小、数量以及间距并无特别限制,当该第一切割线的多个连接拴的大小与数量较少及间距较大时,所需使该些连接拴断裂的力较小,可较轻松分离该盖体与该环体,反之,当该第一切割线的多个连接拴的大小与数量较大及间距较小时,所需使该些连接拴断裂的力较大,使分离该盖体及该环体较费力。而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盖子中的第二切割线不具有多个连接拴。于本专利技术中,当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盖子的盖体自容器开口旋出后,该些连接部将连接该盖体与该环体。因该环体套合于该容器开口的一突出部之下,故该环体不会与该容器开口脱离,因此,与容器开口分离的盖体可通过该些连接部与该环体连接,使该盖体依然可与容器维持相连接状态。此外,该些连接部可使该盖体保持打开状态,避免该盖体干扰该容器开口。该些连接部更可减少该盖体自由摆动,当倒出该容器的内容物时,可避免该盖体因自由摆动而碰触其他物件,以及残留于该盖体内侧的内容物将不易被洒出。也因套合于该容器开口上的环体可自由旋转,故该些连接部不易被拉断。于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盖子可由本领域中各种现有材料形成,并无特别限制,其中,该盖子的材料较佳为塑料,例如,聚酯纤维、PET、PE、HDPE、PP、PS、PMMA或PC等。该盖子可由本领域中任何现有工艺方式制得,并无特别限制,其中,该些盖子的工艺方式较佳为射出成型的方式。该第一切割线与该些第二切割线可由任何现有方式形成,并无特别限制,其中,该第一切割线与该些第二切割线较佳是以旋切方式形成,并且较佳以刀具切割方式或激光切割方式形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简单设计与简单结构构成一个即使与容器脱离后依然可持续与容器连接的盖子,且该盖子可维持在不遮蔽容器开口、降低自由摆动的打开状态,以防止盖子遗失或被丢弃所造成的使用不便与环保等问题。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能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易理解,以下将透过部分实施方面,并搭配所附附图,描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容器用的盖子的一具体实施方面的立体示意图。图2A至2G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容器用的盖子的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容器用的盖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用的盖子,包括:一具有一顶板及一环形侧壁的盖体,其中该环形侧壁的两相反端相互环接,该环形侧壁的一周缘连接该顶板的一表面构成一封闭部,且于该环形侧壁相反于该封闭部的另一周缘构成一开口部;及一环体,位于该盖体的该开口部,且与该开口部间以一第一切割线相分隔,并以多个连接部连接该盖体,其中该第一切割线的两端以该些连接部相分隔;其中该第一切割线间设有多个连接拴,该连接拴连接该第一切割线两侧的该盖体及该环体,该盖体或该环体并设有多个位于该些连接部一侧的多个第二切割线,该些第二切割线不与该第一切割线重叠,且该些第二切割线的两端与该些第二切割线本身不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9 US 14/725,2461.一种容器用的盖子,包括:一具有一顶板及一环形侧壁的盖体,其中该环形侧壁的两相反端相互环接,该环形侧壁的一周缘连接该顶板的一表面构成一封闭部,且于该环形侧壁相反于该封闭部的另一周缘构成一开口部;及一环体,位于该盖体的该开口部,且与该开口部间以一第一切割线相分隔,并以多个连接部连接该盖体,其中该第一切割线的两端以该些连接部相分隔;其中该第一切割线间设有多个连接拴,该连接拴连接该第一切割线两侧的该盖体及该环体,该盖体或该环体并设有多个位于该些连接部一侧的多个第二切割线,该些第二切割线不与该第一切割线重叠,且该些第二切割线的两端与该些第二切割线本身不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其中各该些连接部以部分该些第二切割线相分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子,其中该些第二切割线由该盖体延伸至该环体或由该环体延伸至该盖体。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奎尔·迈可
申请(专利权)人:麦奎尔·迈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